人說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曾有和尚窮與富,都欲南海求真經(jīng)。窮者持缽去已來,富者至今未成行。
經(jīng)杭州到舟山,再來到沈家門坐海輪到普陀山。曾以為可以有車從杭州直到沈家門,不要走跨海大橋到寧波。在跨海大橋上好緊張。
一路上都是烤魚片的味道,海風(fēng)里帶著海腥味,一聞到就餓了。到普陀山已上下午三時了。
第一天:【隱秀寺】【普濟寺】【觀日閣】【山中幽蘭花】
見眾人都從右走,問路,是否還有其他的路上山,說:“有的,兩邊都可以,右邊是坐車上山”。
此山不高,從左走。路靜。樹蔭涼。一路上的疲憊正好在此換換氣。走不遠,是一座寺,寺前有棵大香樟,這便是隱秀講院。里面安安靜靜的,一個僧者隨著錄音帶跟著念經(jīng)。普陀山的寺院管理和九華山完全不同,幾乎看不見和尚,都是只有一個在記錄一些功德,隨緣的事。香的流通也是工作人員統(tǒng)一管理。
見一老者,問路,他卻是一口的舟山話,很難聽懂,大意是想看完此山,幾天幾夜也看不完的,列數(shù)一些大的廟宇,問我們是從哪里來的,回答:“從九華山來的”。 離開隱秀寺后,一直在山林中走,見路上的植物也有不同,山上柏樹正成果時。這里的溫度高些,夾竹桃花開得好。
很快就到了海邊,岸上就是普濟寺。寺后有一條老街,此街名香華街。玩時了解了這里的住宿情況,便去了觀日閣、法雨寺、仙人井等處。難得見到了蘭花。隱在巖石的縫隙里,發(fā)著幽幽的香。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難在山上見到蘭花了。
第二天:【紫竹林】【不肯去觀音院】【南海觀音】【觀音跳】
這里的風(fēng)景是最好的。觀海。聽濤。參悟。
普陀山一島風(fēng)情在可此可一覽。東海日出可觀。在此,見海中舟,如一葉,漂漂蕩蕩。而海中小島,卻也如一只固定的船。常有人舍身縱海,拋開世間的一切塵念。
舍身一跳,也要有勇氣。但我想,既然能舍,生活就變得“簡單”了。不要或少要就是了。
寺廟中那些文字真是高深,悟不透,若是能悟得,便是心智開了,一個聰明的智者一定沒有太多的煩惱。
眾生苦煩多,一見眾人表情便知,活得太累。
望著觀音菩薩,太慈太悲望著眾生,眾生苦,極苦。
晚上,住普濟寺。聽暮鼓晨鐘。
第三天:
【寶陀講寺】【萬佛塔】【玉石牌坊】
網(wǎng)上介紹的圖片中有一個就是這牌坊,但眼見時還是被其雕花嚇著了。且不說寶陀講寺里的那些玉石欄桿,只說這玉坊這樣石地好、雕工好,真是天花亂墜。
我三次去普陀山,粗略整理了這一篇,希望對鋪普陀山三日的游客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