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主品牌強勢崛起之時,合資品牌便缺失了以往的底氣,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則是起亞。沒有豐田、本田日積月累的口碑,也沒有大眾、別克“高開低走”的勇氣,使其銷量出現滑鐵盧。2016全年累計銷量還在65萬臺左右,而到2019年全年累計銷量已不足29萬臺,三年間蒸發55%。
在今年受疫情影響,5月汽車市場才正式回暖,而起亞終于跟上市場步伐,有了明顯增幅,5月銷量為23535輛,同比增長12.1%。在剛剛過去的6月里再一次實現增長,至22028輛,同比增長20.9%。其中起亞智跑成最大功臣,在6月時大賣9000+臺,同比增長204.6%。
當然,這離不開終端售價的加持,目前智跑低配車型已不足10W,這對于追求性價比的朋友來說非常有吸引力。那它自身實力怎么樣,具體來了解一下。
比起同級之中的國產SUV,智跑的顏值并不算精致,反而是有些粗獷。“虎口型”中網讓前臉增添一份霸氣,兩側大燈造型過于“傳統”,所以讓它看上去并不是很精致。側身與尾部也是比較“傳統”的,并無太多亮點可言。按照目前主流車型的營造標準,智跑屬于中規中矩的耐看型。
內飾氛圍簡約干凈,并無過多啰嗦的設計,值得一提的是在消費者的“吶喊”下,起亞終于在中控臺上方加入了軟質面料,使其看上去有了一定檔次,同時在夏季暴曬時也不會出現濃郁的塑料味。它的長寬高為4460/1850/1695mm,軸距為2640mm,按照目前緊湊級SUV標準,智跑處在中等水平,相比國產CS75p等車型空間還有待提升,不過應對日常家用已足夠。
最低配車型配置的確有些“丐”,包括中控大屏、倒車影像、電子駐車、天窗等均有缺失,不單是智跑幾乎所有車型的最低配都過于簡陋。而中配及以上車型配置絕對夠豐富, 包括座椅加熱、360度環影、遠程啟動等。
動力方面該車搭載2.0L與1.4T兩款發動機,傳動系統匹配6MT、7DCT與6AT。其中2.0L最大功率下的輸出為160ps/193nm;1.4T的最大輸出為140ps/242nm。相比于1.4T動力,2.0L更受用戶歡迎,畢竟10萬級的2.0L車型微乎其微,自吸+AT的組合開起來遠比渦輪+DCT的更加平順、從容。
最后
綜合來看,起亞智跑自身產品的表現中規中矩,個人認為它這一身最大的優點則在于動力系統,渦輪盛行的時代,能夠保持做自吸的越來越少,特別是在緊湊級SUV中。搭2.0L引擎且價格偏低的只有日產逍客,最低配也要15萬左右,而智跑不足10萬元的價格搭2.0L引擎還是會獲得一部分自吸愛好者的認可。再加上起亞此前的風光,能夠扳回一局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不過一時的成功并不能說明什么,下面該怎樣保持,才是起亞目前最應該考慮的事情。
聲明:以上為全文原創,如果您有不同見解可在評論區探討。
您的每一個關注、轉發、點贊都是筆者努力輸出的動力所在,動動小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