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包子!逸車道第三方車輛檢測機構的一名車輛檢測師。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買二手車的時候車商是如何給你們介紹車況的?精品車況、美女一手車?還是···?
相信大家都會有自己不同的經歷,不過今天包子要分享的故事可能會有些出乎大家的意料,一個做了20年二手車的車商至都沒能賣明白車,而且還在用n年前的辦法和套路去賣車!這樣的事你見過嗎?
上午11點左右包子接到了公司派發的檢測訂單,說是要在本地檢測一臺保時捷Panamera,收到訂單之后包子沒敢耽擱,直接拿起手機撥通了客戶的電話↓
客戶:喂,你好!
包子:你好,哥,我是逸車道中立第三方車輛檢測機構的車輛檢測師,您這邊預約了一個今天的保時捷Panamera的檢測訂單,打電話過來是想跟您確認一下訂單信息。
客戶:哦,你好你好。對,我是要檢測一臺保時捷Panamera,不過我這邊的情況有點特殊,我先跟你說一下:我是委托了我們這的兩個車商去幫我買車(意思就是找車、驗車、買車、提車的事客戶已經全權交給了這兩位車商),車現在找到了,不過我現在又有些不太放心,所以這又找了你們這種專業做檢測的過去幫忙一起去看車。
包子:好的,那車子地址在哪了?您發給我,我這邊隨時都可以出發。
客戶:應該就在你們那邊,具體位置我也不清楚,你到時候直接和我之前聯系過來提車的車商吧,他們現在剛坐上飛機,下午七點才能到!
好嘛,大家看明白了嗎?意思就是包子要等到下午七點之后才能知道車子所在的地址。
已經是下班時間了,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包子撥通了客戶給發的車商的電話號碼。說出來你們可能都不信,當包子詢這兩個車商車子的位置的時候他倆竟然告訴包子說他們也不知道!
說真的,聽到這樣的回答之后包子內心是崩潰的,大老遠過來給客戶淘車,然后竟然還不知道車子在哪,你確定這不是在開玩笑嗎?
問到了最后包子聽到電話另一頭還有另外一個(電話另一頭一共三個人)操著本地口音的人說是在一個轉盤附近,具體位置說是等到第二天他們到了之后在給包子發定位,并且保證說會早點過去,同時讓包子也早點準備!
第二點一早,大概9點多的時候包子接到了那兩個車商的電話,問包子到了沒有?(說話的是那個當地口音的第三人)
剛想回答說沒到,但一想,這不對啊?你連位置都沒給我發叫我去哪呢?
你先往轉盤走啊,等我們到了給你發位置,本地口音的人說。
天地良心,世界這么大,轉盤這么多,就算你想讓我往轉盤走也好歹告訴我是哪個轉盤不是?
感覺那人就是在扯皮,最后又等了半個小時左右終于等到了準確的位置,好嘛,出發!
過去的途中包子已經記不清那本地口音的人給包子打過多少次電話了,一直在催包子,但是這能怪包子嗎?如果你們能早些給發位置說不定現在都已經開始檢測了呢。
到達指定的地方之后包子一共見到了三個人,兩個是之前客戶找的車商,而另一個···就是電話里說方言的那個,看著不像是車行的老板,最后經過了解發現這人竟然是這兩個車商另找的中介(通俗點說就是個倒雞毛的)!很難想象,我們這位客戶買車究竟要多花多少無辜的錢。看到包子過來之后那名本地口音的中介說:不是讓你早些過來嗎?怎么現在才過來?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爭執包子沒有回答那人的問題,雖說包子是最后才到的,但是究竟是誰的問題相信他們的心里比誰都清楚!其實到現在包子心里一直都有個疑問,就是他們為什么不能直接管車行老板要到位置然后轉發給包子?莫非這車是剛找到的?
看到包子沒有說話那中介又突然冒出了一句:不用漆膜儀能把車況看明白嗎?
當時包子就想:這人是腦子有點啥問題吧?現實位置確定不下來,埋怨包子到的晚,然后現在整了這么一出。
其實這些到也沒啥,接下來的一句話才是讓包子最震驚的,只聽那中介說:倆車門補漆、一個翼子板補漆,車一直是一個女司機在開,你這直接出報告吧!車況都看完了!
納尼?我這都還沒開始看車呢就讓我出報告?無語中···
繼續說了一堆沒有營養的話之后包子讓他去找一下車子的手續,然后···清凈來之不易啊!
(在此過程中包子一直沒有見車行的老板,一直都是這中介在操作)
行了,趁著這來之不易的安靜我們趕緊把車看一下吧↓
通過車子的名牌可以判斷,這是一臺13年出廠的Panamera,但是具體是什么時候上牌的因為中介還沒把手續拿回來,所以現在還不能確定。
簡單的繞車一周,我們大概能看到車子的右側兩個車門和前邊的兩個翼子板是有后補漆痕跡的,這個和剛才那中介說的差不了太多,只不過他少說了一個。
全車漆面磕碰掉漆、劃痕、凹陷不少,不過對于一輛行駛了7年的車來說外觀有點磕碰、劃痕之類的很正常,我們接著往下看。
對于我們這些長期與二手車打交道的人來說,車子漆面的問題可能一眼就看出來了,但對于客戶來講,最直觀的還是漆膜儀顯示的數值,如果數值偏大,那絕對是后補漆無疑!
和包子之前的判斷結果一樣,車子右側的兩車門和前邊兩個翼子板是有后補漆痕跡的。
漆面剛檢測完,剛過去取手續的那中介也回來了,人還沒到聲音先到:車看到哪了?同時還配合了一些很不中聽的話語。走到跟前看到漆膜儀還在包子手中那中介又說:你們這也太不專業了,這么半天漆面才看完嗎?快點弄,弄完了一會還要提檔呢!
提檔?這邊提檔完成怎么也得兩三天時間吧?你這不到一天就想提檔走人?
這真的是想一套做一套,昨天咋不說今天還要提檔?沒辦法,明天是禮拜六車管所不上班,我們只能盡可能的快點↓
拉開引擎蓋,開始發動機艙檢測↓
先檢測機蓋有沒有問題,經過檢測發現這輛車的機蓋是有拆裝痕跡的。
有意思的事又來了,在檢測過程中我們需要對機艙內部的塑料覆蓋件進行簡單的拆卸。然后那中介一看包子要拆塑料件檢測,不知道是心虛還是咋了,非不讓包子拆,而且嘴上還說著你拆了讓我們咋賣,你這一拆不就成事故車了嗎?我真的不知道這人究竟是怎樣理解事故車的定義的,就是拆卸塑料覆蓋件就會變成事故車嗎?那要照這么說剛才看到機蓋都拆過不比這嚴重多了?
如果所有車商都像這樣收車那二手車這個行業到簡單多了,照這樣理解下去市場上基本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車子都是事故車了。
最后經過反復的商量并且保證說拆完了都會復原之后那人才勉強同意去拆這些,可沒拆兩下那人又突然冒了出來,然后指著包子手中的動作說:你拆那個干啥?車頭部分都沒有事故防火墻位置咋可能會發生事故?
聽了這樣的詢問包子嘆了口氣說:你平時看不看火燒車?車商這才反應過來拆前風擋下飾板的原因。總問一些打臉的問題......
車子保險杠拆裝噴漆。
發動機機腳墊拆卸痕跡,這個屬于易損件。
縱梁等結構件的位置都沒有問題,所以我們現在可以排除車子前頭有大事故的可能。
發動機點火線圈有過拆裝,看這三個螺絲有兩顆螺絲都不一樣,還有一個連螺絲都沒有!看著應該是外面修理廠的杰作。
車輛的油液通過檢測發現除了剎車液以外均需要更換。
打開備箱蓋先檢查備箱蓋螺絲發現是原廠的工藝,說明是沒有問題的,再看整個后備箱發現收拾的挺干凈,這可能會隱藏一些問題,但是對于包子這種專業的檢測人員來說其實并沒有什么影響。面上就沒啥檢測的了,我們要繼續去檢查細節的位置↓
首先尾燈這里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掀開底板檢查電瓶和保險盒未發現水淹火燒的痕跡,從線束和保險盒的情況看后備箱是沒有水泡火燒等問題的,地板角落非常干凈沒看到有泥沙沉積。從后圍板、地板、螺絲、后翼子板內側看,并沒有發現有形變修復的痕跡,說明這臺車的后備箱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打開車門看內飾,能看出內飾有被精心清洗過,很干凈!在進入車前我們先把車門檢查一下↓
四個車門都發現了同樣的拆裝痕跡。與此同時那中介看見包子拿著工具走到每個車門跟前還以為要拆車門,然后又開始說:你們這檢測拆這么多東西,買家要是不買了必須給我個說法,要不然你不可能就這么輕松的走了!
你自己收的車沒問題還怕拆飾板檢測嗎?這個自稱是做了20年汽車生意的中介給包子的感覺是他很害怕檢測,并且他對這臺車的車況非常沒信心。之后他又走到其他車商那邊去聊天,說下次再賣車有檢測的過來必須讓買家交兩萬塊定金,要不然哪怕不賣了也不會讓他們拆這么多東西檢測。
真的是很不愿意跟這種人打交道,賣了二十年車了還是按照早期市場不透明的老套路來,現在的市場這種方法早已經不適用了。而且從這個車商的話語中感覺就是他自己對這臺車的車況也不是特別的清楚(不自信),要不然也不會這么阻攔著我們檢測。
到現在為止包子也算是看明白了,雖然現在看似車行老板將這臺車的交易事宜全都交給了這中介,但實際上中介對車子的情況也不是很了解。
好了我們接著檢測,不能被這人影響到我們檢測!
坐進車內最先看到的是車輛方向盤的位置,原廠選裝的樺木方向盤,這個應該不便宜,檢查后未見異常磨損。
點火啟動后檢查儀表未見異常故障碼,車輛儀表顯示3萬多公里,我相信各位對這個公里數都會存有疑慮,這種車13年到現在才跑3萬多公里太假了吧!別著急,一會電腦檢測出結果。
從這里能夠看到,這車的方向盤之前是有過拆裝的,這是什么情況,難道車子的氣囊曾經動過?現在還不好說。
記得之前那中介說這車之前是一個美女在開,但現在很明顯主駕位玻璃升降器的按鈕上的鍍鉻裝置都被扣掉了,看來這美女的手勁兒挺大啊!
忘記說了,這是車輛右側A柱的位置,檢測發現上邊的內襯存在拆裝并且沒安裝到位。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后來經過查記錄發現車主以前在外面加裝了電子部件,因為車主沒安裝好所以又去4S店重新裝了一下,但4S店同樣也沒給裝到位。
接上電腦檢測出變速箱、電子手剎系統存在故障,讀數據流發現安全氣囊同樣存在故障,還記得檢查方向盤下部時發現的拆裝痕跡嗎?當時包子就懷疑這車的氣囊可能有問題,現在電腦檢測完猜想終于得到了證實!
數據流讀取變速箱里程數為37110公里,因此可證明這臺車是沒有調過表的,怎么樣,是不是很意外?說實話,就連包子自己都有些意外,七年左右的車竟然才跑了4萬不到的里程數···
看到了這兒之后我猜想大家心里肯定都有一個疑問,這臺車看起來好像也沒什么太大的問題啊,那中介為什么還不讓拆這兒、不讓拆那兒,感覺很怕檢測出什么問題似的?
是這樣,其實我們在上邊已經說的很清楚了,這個和包子對接的人只是一個中介,并非是車行的老板,而對于車子的了解他也是模棱兩可或者是根本就不了解,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使得他自己心里對車況并沒有底,所以才會一直在催促檢測想讓包子草草的結束。
其實在現在的二手車市場有很多時候你在網上看到的車源信息都是中介轉發別人的車源信息,而這里邊的套路也是多種多樣,這個到時候可以單獨跟大家聊聊。
OK,看完了這些之后剩下的就只有路試和底盤檢測了,不過此時車子正處于交易階段,賣家并不配合進行路試。說實話,包子認為交易階段不能路試這個理由真的是站不住腳,但人家就是不讓路試咱也沒別的辦法。
商議無果之后只好在附近的修理廠借了個舉升機直接進行車輛底盤的檢測。
底盤升起之后離得老遠就能看到發動機下部護板上沾滿了油漬,很明顯這是由于發動機某個部位漏油導致的,刻不容緩,趕緊過去看看。
看到沒?發動機油底殼漏油漏的非常厲害,另外這油底殼之前其實是有過拆裝的,這一點從上邊的打膠痕跡就可以判斷出來。
還有轉動軸油封位置也有輕微的滲油痕跡,不過這都不是啥大問題。
記得在拆護板的時候還有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兒,不知道中介在擔心什么,總之看到包子在拆護板他直接就問:你這一拆還能裝好嗎?
聽了中介的詢問包子反問道:保養換機油難道不用拆護板換機濾嗎?
這車機濾咋能在下面!機濾是在上面呢,中介說到。
無語了,這連機濾在哪都不知道還在這兒···這是又想自己打臉嗎?最有意思的還是這修理廠的一個員工,可能是想幫一下中介,也迎合著說機濾在發動機上部,但等到包子將底護板拆下里之后修理工也過來湊熱鬧,然后趕忙改口說:不對不對,機濾在這兒了。
聽到聲音包子也回過頭看了一下修理工手指的位置,說出來你們可能都不信,當時在現場包子差點憋不住笑噴了!
你能想象到嗎?這小師傅竟然指著機腳硬說是機濾,可能長的有點像,但大哥咱要是不認識在旁邊看著就行了,非得弄這么一出來丟人現眼?
就這樣,底盤檢測在中介的阻攔下艱難的完成了!!!太難了,中介的大嗓門外加讓人聽得不是特別懂的當地話真的是讓人很煩躁。
之后這中介和外地過來的那倆車商問包子說:車況咋樣,你先給我們說,完了我們和客戶談。
這肯定不行啊,委托我們過來的是客戶又不是他們,所以車況該告知的是客戶而不是他們!之后他們就來勁了說:你不給我們說那客戶那邊咋弄?反正就是一頓胡攪蠻纏,非得讓包子把結果告訴他,大有不告訴他就走不了的意思!與此同時又把檢測時拆卸飾板拉出來說事。這中間多次讓包子去店里坐下來談,但包子為了避嫌并沒有過去,因為包子知道坐下來談就會被抓住把柄,包子表示會如實告知客戶真實車況,并不會故意說好,當然也不會說一些無中生有的問題。
最后包子通過和客戶的交談,客觀的告訴了客戶這臺車的真實車況,在客戶考慮到底要不要此車的這中間的空隙包子根據他們聊天的內容確定了本地口音的那人絕對是個本地中介(倒雞毛的),他們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客戶派委托過來的那兩個車商在網上看到本地口音的中介發布了一個帕美的車源信息,然后就找到他來看車,可誰知道這人并非是車商,而就是一個中介,車源信息也是轉載別人的,所以才有了剛開始一直確定不了車子位置那一出。
另外關于阻攔檢測其實就是因為他自己本身不清楚車況,擔心找出問題,所以才多次阻攔拆飾板驗車。
你們是不是看著有點亂?簡單點就是這臺車在買家和賣家之間中介了兩次!說實話,買二手車最怕就是這種中間人太多,因為每一個中間人都要賺錢,這在無形中增加了買車的費用。
本以為事情結束了包子要離開了,但這個時候那中介又跳出來說:車還沒定下來,你還不能走,拆了這么多東西就想拍拍屁股走人?
問包子要了公司的地址,然后又讓外地過來的那兩個車商過來看著包子。幾分鐘之后中介又出來說:你這給客戶說四個車門都拆過?我也看了這是緊固的痕跡,并不是拆卸,你到底會不會看車?
作為一款熱銷的進口車型來說,你覺得廠家會在出廠的時候把車門螺絲再緊固一遍的幾率有多大?并且螺絲漆面已經破裂!他這肯定是合資車看多了,才會說出這么無知的話,并且還要在這種問題上和我辯解。
到最后應該是車商和客戶溝通好,表示我們可以走了···
講真的,這也許是從業以來包子碰到的最艱難的一次檢測。
OK,以上就是這一次包子要為大家講述的檢測故事,怎么樣,是不是突然感覺二手車市場又黑暗了許多?其實并沒有,只是現在市場上這種倒雞毛中間賺差價的人太多了,自己手上沒車,全靠別人的車源騙錢,唉····
微信搜索官方微信公眾號:逸車道。我是包子,不是你吃的那個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