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今日印度7月23日報道,近日,印度雜志《原子科學家公報》對印度的核力量進行全面地分析。該雜志指出,在最新的局勢之下,印度的核戰略已經進行了根本性的改變,從巴基斯坦轉移到了中國。
美國核問題專家克里斯滕森表示,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印度的核戰略在傳統上一直都是側重于對巴方向。但在2017年之后,印度核戰略就悄然發生了轉變,這表明,印度正越來越重視與亞歐大陸上的其他軍事大國的戰略競爭關系。印度以亞歐大陸上的其他軍事大國為中心的核戰略,也將對印巴關系產生影響。
據印媒報道,2018年11月,印度總理莫迪宣布印度國產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殲敵者"完成了首次威懾巡邏。此后,印度宣布,其所謂的"三位一體核威懾體系"正式成型。外界有分析人士認為,盡管印度的三位一體核威懾體系仍顯粗糙,但是印度的核武實力已不容小覷。
印度一直以"南亞霸主"的地位自居,不斷挑釁周邊國家。盡管印度在邊境沖突中敗多勝少,但印度的態度卻始終非常強硬。為壯大其軍事力量,印度不顧國內疫情的嚴峻和窮苦大眾的死活,狠砸重金從國外購買了大批先進武器。
就空軍力量而言,印度空軍所裝備"美洲虎"戰斗轟炸機和幻影-2000H兩款戰機,都能攜帶核炸彈執行空基核威懾任務。有消息稱,法國即將交付印度的"陣風"戰機,也具備空基核威懾能力,因此印度會可能加大對"陣風"的采購力度。
印度的陸上軍力也同樣不容小覷。目前,印度最先進的"烈火-5"型"洲際"彈道導彈已經發展得較為成熟。該彈最大射程或超過5000公里,能夠涵蓋印度主要假想敵的大部分重點城市。有消息稱,印度更先進的下一代"烈火-6"也在加緊研發中。
印度的海基核威懾力量是其三位一體核威懾體系中最為薄弱的。印度海軍目前最先進的K-4潛射彈道導彈迄今為止已進行過6次試射,成敗參半。K-4最大射程約為3500公里,雖然不及烈火-5,但也能對印度周邊的國家構成極大的威脅。
此外,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還計劃研究一款射程遠達5000公里的新一代潛射彈道導彈。一旦研制成功,印度的海基核威懾力量就能覆蓋大半個印太地區。
文/薏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