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俄羅斯有至少10艘核潛艇完成了北大西洋海底航線的開辟,將核打擊時間縮短到僅剩30秒。隨著波塞冬核魚雷的出現,俄軍對美國本土核打擊的方式又多了一種。該魚雷可安裝在核潛艇上,有核潛艇發射到美國海岸附近,一旦引爆就可摧毀沿海港口和城市。
出品:兵器瞭望臺(第2523期 頭條獨家)
美國《華爾街日報》等媒體近日披露:截止2019年底,至少有10艘俄羅斯核潛艇從北極基地出發,前往北大西洋,并且在北大西洋海底開通了一條通往美國本土新的水下航線,可將核打擊時間縮短到僅剩30秒。這個消息可謂是非常重磅的,可以得出兩個結論:第一,俄羅斯的核潛艇日常巡航正在復蘇,水下作戰力量已經達到可實戰的標準;第二,北大西洋海底在今后會非常熱鬧,這里將有更多的俄羅斯核潛艇出沒,而且還有新的航線可潛伏。
隨著波塞冬核魚雷的出現,俄軍對美國本土核打擊的方式又多了一種。該魚雷可安裝在核潛艇上,有核潛艇發射到美國海岸附近,一旦引爆就可摧毀沿海港口和城市。俄羅斯國防部尚未對這個消息做出回應,但間接指出,俄羅斯的海軍艦艇在海上任何航道上都嚴格按照國際規則執行。這句話當然是正確的,在公海上俄羅斯核潛艇的航行是正常的,并沒有進入他國領海,只不過是美國方面緊張兮兮的。進入2020年,美、俄、英三國核潛艇在北大西洋至巴倫支海的海底活動非常頻繁,接近冷戰時期的對抗烈度,近期美軍艦艇還重返巴倫支海,這是北約向北推進的策略。在2018年,北約實施了代號為三叉戟的大規模演習,這是冷戰結束后規模最大的一次北極演習。面對咄咄逼人的美軍和北約,俄羅斯只能依靠核潛艇與之對抗。
在俄羅斯的武器庫中,常規軍力非常弱小,唯一的一艘航母還在港口內維修,預計2023年才能服役。巡洋艦、驅逐艦已經20多年沒有造了,最新的一艘驅逐艦還是1990年代末的無畏II型恰巴年科海軍上將號,目前只有4000噸級的護衛艦支撐著常規軍力。
核潛艇是俄羅斯唯一的依靠,2019年,俄羅斯885型亞森級核潛艇新西伯利亞號下水,這是885M型核潛艇的第二艘,885型已經開工7艘,滿載排水量達到1.38萬噸,配備了潛射3M54巡航導彈,8座4聯裝一共32枚P-800反艦導彈,射程為300公里,還有鋯石高超音速反艦導彈、波塞冬核動力魚雷,航程達到1萬公里,可對美國海岸實施核打擊。2020年4月,俄羅斯公布了萊卡級新型核潛艇的模型,這暗示俄羅斯正在設計一種全新的攻擊型核潛艇,用來取代阿庫拉級和塞拉級。萊卡級的數據為滿載排水量1.1萬噸,600米最大潛深,這將是遏制美國弗吉尼亞級核潛艇的最佳武器。
俄羅斯海軍的核潛艇一向領先世界,即便是美國海軍也直言不諱,比如美國海軍戰爭學院俄羅斯海事研究所所長邁克-彼得森指出,俄羅斯的核潛艇具備穿越大西洋對美軍艦隊實施打擊的能力,這是全球海軍中最致命的武器。俄羅斯海軍在過去幾個月擴大了核潛艇的巡弋范圍,直接沖出巴倫支海,向北大西洋前進。俄軍在常規水面艦艇無法挑大梁的情況下,核潛艇是個突破口,將對美國航母編隊和美國本土實施強有力的戰略威懾。本文由頭條號兵器瞭望臺獨家發表,謝絕任何形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