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14年開始,國內SUV汽車市場開始呈現井噴態勢。至今,SUV車型已經做到與轎車市場分庭抗禮,且還保持相對更高的增長速度。
但一個我們更為熟知的SUV品牌握著一手好牌,卻最終淪為了看客——這就是Jeep。
“吉普車”,在汽車剛普及的年代里,這個詞就等同于現在的SUV車型??梢哉f,Jeep從一開始就擁有著得天獨厚的品牌優勢。
在經歷與前任合資的不愉快之后,2010年廣汽菲克正式成立,揭開了Jeep國產的新篇章。
2015年,幾乎是伴隨著國內SUV市場爆發的腳步,首款Jeep國產SUV自由光正式上市。此后的2016年,Jeep更是一口氣發布了自由俠和指南者兩款新車。
主打城市中型SUV的自由光,瞄準新興小型SUV市場的自由俠,以及情懷緊湊型SUV指南者。新的產品矩陣,幫助Jeep在中國市場在2016年獲得了超14萬輛的銷量,2017年更是迅速增長到超22萬輛。
但進入2018年之后,Jeep的蜜月期也就宣告結束。
隨著競爭對手紛紛在SUV市場加碼,最早推出的自由光開始露出疲態。自由俠與指南者雖然拉低了Jeep的售價門檻,但是在品質上也過度消耗了Jeep的品牌情懷。
特別是這兩款車配備的7速雙離合變速箱,在產品力上讓消費者避之不及。特別是自由俠的低開低走,已經傳達出市場對于Jeep“吃相”的不滿。
過度消費情懷的高定價,以及產品力上連續的低口碑。更“作死”的是,這些問題不僅沒有在2018年推出的“特供7座SUV”大指揮官上進行解決,反而是變本加厲的反映出Jeep的自大、傲慢。
或許對Jeep而言,只要自己出一款國產7座SUV,打敗漢蘭達是很輕松的事。27.98-40.98萬的“超自信”定價,在當時就讓我這種旁觀者一臉懵逼。
最終,大指揮官的前景也并沒有讓人“失望”。除了上市第二個月銷量突破2600輛之外,其余單月銷量都很難突破2000。進入2020年以來,更是徘徊在三位數。
全新車型登場,往往意味著廠家發力、品牌向上。但伴隨著大指揮官的落地,Jeep失去了糾正自我的機會,還在深淵中越滑越遠,最終開啟了品牌無休止的下滑通道。
時隔兩年,當新款大指揮官以23.98萬的起售價重新登場的時候。當Jeep附加上置換補貼、免費保養、無憂禮包、超長質保等營銷策略的時候。我恍然大悟,原來Jeep你會營銷啊。
認清市場的定價,抓住老車主的支持,用售后彌補產品力口碑······
Jeep現在做的越全面,就顯得當年越傲慢。相比PSA的“真·不會營銷”,Jeep這種揣著明白裝糊涂的做法,更讓人難以接受。
不過,SUV市場在這幾年也基本完成了主體利益分配,Jeep的亡羊補牢對自身帶來的效果恐怕已經有限,更多的恐怕是給其它品牌樹立一個警鐘。前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就怕后人哀之而不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