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ysiwy"><noscript id="ysiwy"></noscript></button>
    <input id="ysiwy"></input>
  • <input id="ysiwy"></input>
  • <del id="ysiwy"></del>
    <s id="ysiwy"><kbd id="ysiwy"></kbd></s>
    <del id="ysiwy"></del>
      • 表兄弟之間的反目成仇 - 聊聊一戰前英德的競爭與心結

        編輯:伊爾女性網2020-07-29 09:13:10 關鍵字:英國,一戰,德國,南非,英德,威廉二世,布匿戰爭,機關槍,愛德華七世,羅馬,海軍,丹麥,喬治五世 (英國),經濟,美好,一直在身邊,哥本哈根,Twitter

        表兄弟之間的反目成仇 - 聊聊一戰前英德的競爭與心結

        文/老C


        1、

        1837年,維多利亞登上英國女王之位,1901年去世,在位64年。維多利亞時代也被稱為英國的全盛的黃金時代。

        維多利亞的長女嫁給了普魯士國王,德意志皇帝弗里德里希三世,女王的第一個外孫就是一戰期間的德國皇帝威廉二世。

        維多利亞的長子,是后來的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而女王的第一個孫子,就是一戰期間的英國國王喬治五世。

        從維多利亞到現在的英國王室,本來叫做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House of Saxe-Coburg and Gotha)。這是一個源自德國的家族,一戰時因為反德情緒,才從德國姓哥達(Gotha)改為英國姓氏溫莎(Windsor)。

        然而,血緣的緊密關系,并沒能阻擋英國和德國兩個國家,在二十世紀的頭十四年,走向相互忌憚、仇恨、敵對,并最終走向戰爭。

        2、

        1875年,英國生產了世界47%的生鐵,和38%的鋼,英國的生鐵和鋼產量與德國相比,有兩倍左右的優勢。然而僅僅11年后,1886年,美國的鋼產量超過了英國。18年后的1893年,德國的鋼產量也超過了英國。1900年德國鋼產量達到了662萬噸,英國498萬噸。一戰前的1913年,德國鋼產量達到了1894萬噸,英國只有779萬噸。德國是英國的2.4倍。

        英國人對當時德國工業增長的更直觀體驗,來自于大規模替代英國本土和海外產品的德國出口品。1890年到1913年間,英國對德出口翻了一番——但還是只相當于英國自德進口(在此期間翻了兩番)價值的一半。1896年的一本暢銷書《德國制造》警告英國人,“一個龐大的商貿國家正在以我國的繁榮為代價迅速崛起,并與我國爭奪世界貿易霸主的地位。”

        經濟上優勢的喪失,和世界霸權被挑戰的危機感,讓英國和英國人產生了對德國莫名其妙的恨。仇德情緒(Germanophobia)在英國蔓延。在普法戰爭剛結束的1871年,一名英國作家就撰寫了一部小說,描寫想象中的德國入侵英國。

        1897年,英國報紙發表了下面的言論:“如果德國明天消失了,世界上所有的英國人都會變得更富有一些。國家之間曾為了一個城市或繼承權而進行幾年的戰爭。它們難道不會為每年數億英鎊的貿易而開戰嗎?德國艦隊的擴充只會使英國對它們的打擊更為沉重,他們的艦只將很快沉入海底,或者被拖到英國海港。”

        英國媒體《星期六評論》宣稱:”如果英國希望保持自己的盎格魯撒克遜民族優越性,威脅英國的民族需要被消滅掉”;“做好與德國開戰的準備,因為德國必須被毀滅。“(&#34;be ready to fight Germany, as Germania delenda est&#34; )參見&lt;race,nation,history, anglo-german thought in victorian era &gt; by oded. Y. Steinberg

        最后一句話來源于古羅馬時代。羅馬元老院議員老加圖曾以大使團隊一員的身份拜訪過迦太基,回國之后此人在每次演講的結尾均會明確喊出“delenda est Carthago!”,即“迦太基必須毀滅!”。通過三次布匿戰爭,羅馬毀滅了迦太基,全部迦太基人變成了羅馬的奴隸,城市被徹底平毀。

        目前,也就是推特上有些人叫囂幾句”中國必須被毀滅。“,美國主流媒體還沒有這么叫囂。但如果未來有一天,我們在美國媒體上看到“中國必須被毀滅”這樣的言論,我也不會感到多么驚奇。


        如果霸主遇到了挫折,反而會使其更加仇視打壓競爭者。

        1895年,英國殖民地南非礦業公司的高級職員詹森博士(Dr. Jameson)帶領500名南非公司的警察及幾挺機關槍,企圖遠征德蘭士瓦,推翻德蘭士瓦的保羅·克留格爾政權。1896年1月2日,詹森武裝在庫格斯多普被南非警察部隊包圍,除134人被擊斃外,其余的人,包括詹森在內全部被俘虜。詹森遠征之后,德皇威廉二世向德蘭士瓦總統保羅·克留格爾拍發了一封著名的電報,表示祝賀,該電報惡化了英德關系。

        1899年10月,德蘭士瓦和英國之間的布爾戰爭(第二次布爾戰爭)爆發。英國被布爾人的游擊戰搞的焦頭爛額。到1902年5月為止,英軍已經在南非靡耗兩億兩千萬英鎊軍費(當時一艘無畏艦的造價也就是200-300萬英鎊),投入接近50萬軍隊,戰死兩萬多人。布爾人的作戰能力也在迅速下降,兵力從最高時期的88000人減少到22000人。

        德皇的祝賀電報,德國對深陷布爾戰爭中英國的幸災樂禍的情緒,以及英國在經濟上進一步落后于德國,讓英國的仇德情緒甚囂塵上。英國國內主戰派主張主張突然襲擊的方式殲滅德國海軍。1905年,英國政府公開經過德國:“一旦爆發對德國的戰爭,皇家海軍會在對手從報紙上讀到宣戰消息之前就首先出擊!

        突然襲擊,不宣而戰是從私掠船時代起英國海軍的傳統。1807年,英國不宣而戰,用突襲的方式摧毀了中立國丹麥的海軍,并炮轟哥本哈根,殺死超過2000名市民。英國的媒體把對中立國的突然襲擊,說成自衛行為(&#34;a bare act of self-preservation&#34;)。英國的議員稱,對丹麥的襲擊是正當的,因為英國認為丹麥可能有和英國敵對的想法。對英國來說,”莫須有“三個字就足以發動一場戰爭。

        對英國先發制人攻擊的恐懼,讓德國意識到,必須建立一個強大的海軍,讓英國行事有所顧慮。德皇威廉二世表示:“面對(英國)這樣的利己主義,除了支持自己要求的實力外,什么都沒有用。“

        3、

        1898年的美西戰爭,再次證明了,在擴張主義的強國面前,弱國不堪一擊。對處心積慮要通過戰爭獲益的強國,找個開戰的借口,是很容易找到的。美西戰爭美國找的理由是西班牙鎮壓古巴人,以及一個至今都在迷霧之中的緬因號事件。

        關于美西戰爭,可以看看前文。

        《扒扒美國史,看看美國是如何對付敵人的》


        英國陸軍在布爾戰爭的的糟糕表現,英國經濟的頹勢,也增加了德國挑戰英國的信心。

        然而,在這個時候,英國這個老牌國家用極高超的外交手腕,扭轉了頹勢。

        拿破侖戰爭后,英國的歐洲政策本來是維持歐洲均勢,但不和歐洲國家結盟的。1848年,巴麥尊說的:”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Lord Palmerston, &#34;We have no eternal allies, and we have no perpetual enemies. Our interests are eternal and perpetual.&#34; )正是英國政策的體現。那個歐洲國家冒頭要當世界老二,英國就打誰。

        1848年革命后俄國勢力擴張,自居“歐洲憲兵”。英國就很快通過克里米亞戰爭,聯合法國把俄國打回原形。

        在布爾戰爭之后,英國意識到自己實力的衰退,迅速放棄不結盟政策,開始在世界范圍內結盟。1902年首先達成了英日同盟,隨后1904年發生了日俄戰爭。英國一方面削弱了俄國,另一方面通過日本,阻擋了俄國在亞洲的擴張,讓俄國重新把擴張重點放回到歐洲,特別是巴爾干半島和奧斯曼帝國,從而加大了俄國和德奧的矛盾。

        1903年,英王訪問法國,和法國達成關于殖民地劃分的秘密協議。英國就以承認法國對摩洛哥的占領,來換取法國對英國占領埃及的承認,解決了法紹達沖突后英法的矛盾。同時,英國把德國有重大利益的摩洛哥許諾給法國,進一步擴大了法國和德國的矛盾。

        英國把本來不屬于自己的利益許諾給他國,自己毫發無損,卻贏得了同盟,還挑撥離間了其他國家之間的關系。(把俄國在中國東北的利益許給日本,把德國在摩洛哥的利益許諾給法國)。 英國確實是外交領域的絕頂高手,不愧是歐洲的攪屎棍。

        外交領域,美國是英國的好學生,我們想想今天在中國周邊,南海,中印邊界發生的事情,我們應該也有所體會吧。

        4、

        摩洛哥危機是一戰前的重大外交事件,資料很多。本文篇幅原因就不再贅述了。摩洛哥危機最終結果是德國的外交慘敗。法國要求控制獨占摩洛哥,德國希望摩洛哥維持獨立,列強利益均沾。德國本來認為他提出的利益均沾方案應該能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然而,在英國的巧妙的外交手腕和利益交換下,最終事與愿違。

        1906年阿爾赫希拉斯會議,在包括美國、意大利和俄國在內的13個與會國中,只有奧匈帝國和摩洛哥支持德國。結果德國被迫做出讓步。《議定書》盡管形式上規定承認摩洛哥“獨立”,但是卻規定摩洛哥重要城市和所有港口的警察由西班牙和法國共管,這意味著法國還是在事實上控制了摩洛哥。

        阿爾赫希拉斯會議是德國外交的重大失敗,同為三國同盟成員意大利的背叛,以及俄國和美國對英法的支持,都讓德國感受到孤立和沮喪。這次會議中,奧匈是唯一支持德國的歐洲強國,德國和未來的豬隊友奧匈的綁定進一步加強。

        同時,法國也看到了多國協約的力量,英、法、俄在這次會議后走得更近了。德國取代了被克里米亞戰爭和日俄戰爭嚴重削弱的俄國,成為英國最大的對手。

        1907年1月1日,克勞備忘錄,這個和喬治凱南八千字電文經常相提并論的文件,被提交給英國國會。這個備忘錄奠定了英國其后對德國遏制政策的總體基調。備忘錄認為,德國對世界大國地位的追求導致了德國和英國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即使德國沒有挑戰英國的想法,英國也不能信任德國,不能冒險放任德國的發展,英國必須用強硬政策遏制德國的擴張,包括宣傳上丑化,軍事上包圍,外交上孤立,經濟上打擊。

        1907年8月,俄國加入英法協約。英法俄協約國體系最終形成。

        即使一個新興大國沒有挑戰霸主的想法,霸主也無法信任實力快速上升的新興大國,遏制打壓是霸主的唯一選擇。沒有造反的想法,但有造反的能力,這就是干掉你的理由。

        劉慈欣在《三體》系列中,在猜疑鏈和技術爆炸的假設下,宇宙有如黑暗森林。地球上國與國之間,也是這樣。

        面對英國的包圍和打壓,德國的應對是強硬抵抗和打破英國的包圍。

        德國首相比洛1906年11月14日在帝國國會發表演講:“一項旨在包圍德國、在德國周圍形成由大國組成的包圍圈,以便孤立和癱瘓德國的政策對于歐洲的和平將是災難性的。形成這樣的包圍圈不可能不對德國產生壓力,而壓力必然引起反彈。這種施壓和抗壓的結果最終將產生爆炸性結果。”

        德國也沒什么選擇,只能以強硬對抗強硬,用打破對抗包圍。

        于是德國加快了海軍建設。德國的海軍建設的根本目的是防御性的。不是建設一個世界最強的海軍,而是一支英國無法輕易擊敗的“存在艦隊”。用海軍讓英國不敢輕易進攻德國。

        英德海軍競賽就此開始。英國要求按照“兩艦對一艦”的速度建造主力艦。

        德國其實不希望與英國對抗。為了緩和英德關系,威廉二世接受了英國記者的采訪,試圖解釋德國不打算挑戰英國。但他不知道,記者的筆是多么可怕。

        威廉二世在采訪中反復強調自己是英國的朋友,自己希望和英國保持友好關系。但同時,他抱怨了英國對德國的敵意。這個采訪最終的效果是一場災難。

        威廉二世在采訪中表達了三個論點。

        第一個論點是:展望未來,德國艦隊純粹是用于保護商船隊,而不是為了挑戰大英帝國而存在的。在英國記者的筆下,這一點被描寫為德國皇帝的欺騙和說謊;

        第二個論點是:回顧歷史,在布爾戰爭期間德國對英國是友好的,法國和俄國曾經煽動德國干預第二次布爾戰爭;但是德國拒絕了,沒有參加法國等國家組織的“反英大合唱”,威廉二世還親自向他的外祖母維多利亞女王提出了如何打敗布爾人的建議,并被英軍統帥羅伯茨元帥所采納。英國人認為,這是德國皇帝侮辱英國人的智商;

        第三個論點是:威廉二世本人是喜歡英國人的,德國也無意挑戰英國。可英國人卻對德國充滿猜疑,就如同“三月里的野免那樣瘋狂”。這一句話本來是情緒化的抱怨,英國人認為這是德國皇帝對英國人民公開的侮辱。(You English are mad, mad, mad as March hares. What has come over you that you are so completely given over to suspicions quite unworthy of a great nation?)

        其實,威廉二世說的都是真心話。但在英國媒體的筆下,這些話都是德國皇帝對英國的欺騙和侮辱。英國媒體把德國描繪成英國最邪惡的敵人。

        今天,我們看中美關系,其實也有類似的感覺。中國沒有挑戰美國的意思,中國也不想組建反美聯盟,中國人本來也不討厭美國。

        但是,在美國媒體的筆下,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把一切都解釋成中國的欺騙和陰謀。


        5、

        二十世紀初的大英帝國,和2020年的美國,有很多類似之處。

        他們都是同時代人類文明的頂峰。都是前所未有的日不落世界帝國。他們的海軍航行在全球五大洋,他們的殖民地(軍事基地)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他們的時代,一個是Pax Britannica (不列顛治下的和平), 一個是Pax Americana(美國治下的和平)。他們都曾經是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主要推手。他們都有普世主義的使命感和強烈的優越感,都認為自己的國家是與眾不同的例外之國。他們認為自己理所當然的世界統治者,可以插手世界各國的事務

        同時,他們也面臨一樣的問題。經濟霸權的削弱,產業空心化和金融化,制造業被競爭對手超過。十九世紀還沒有GDP這個概念,各國經濟的比較,是用主要工業品產量對比。論制造業,中國也已經超過了美國。

        如前篇文章所描述的,世界霸主一旦吸上了不勞而獲的鴉片,戒毒很難。


        《全球化和自由貿易是英國霸權衰落的原因嗎?- 聊聊1870-1914年的英國》

        強大的敵人可以振奮國民,制造一個強大敵人就是他們戒毒的辦法。

        他們都需要敵人,需要戰爭,在戰勝了法國這個宿敵之后,整個十九世紀,英國都在尋找敵人。光是欺負欺負落后國家,擴大擴大殖民地并不能滿足他們。最終,德國被鎖定成為英國不共戴天的敵人。

        而在美國打贏冷戰后,中國也被鎖定成為美國下一個敵人。

        在尋找敵人的這段時間,兩個國家都遭遇了嚴重的挫折。英國是布爾戰爭,美國是Covid-19疫情。挫折打擊了兩個國家不可一世的優越感,削弱了讓他們自認高人一等的價值觀。他們需要重新樹立自信。制造一個敵人,再打敗敵人,是他們重建自信的方法。

        布爾戰爭后,英國上下對德國的敵意不共戴天。“每個屬于和不屬于外交部的人說的話都會讓人覺得似乎我們在世界上只有一個敵人,那就是德國。”

        Covid-19后,美國對中國的敵意,也是每個人都看得到的。這種敵意,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下,深入到了美國的每一個人。

        英國和美國這兩個國家都通過虛構事實來給敵人潑臟水。

        1901年10月25日,殖民大臣張伯倫在愛丁堡發表演講,為英軍在南非對布爾人犯下的那些令人發指的暴行辯護,他以造謠的方法稱1870年的普法戰爭中普魯士軍隊對法國平民的戰爭罪行要比英國對布爾人干的嚴重得多。張伯倫“虛構事實”撥臟水的做法激起了德國各界的公憤,于是英德兩國媒體開始了激烈的罵戰。

        這場由于張伯倫虛構事實引發的罵戰中,英國報紙當時所普遍宣揚的結論是:德國的回擊表達的“不是一時的情緒,而是一種根深蒂固的無法改變的對大英帝國的普遍敵意”。至于事實真相如何,并沒有任何英國人關心。(參見 Fragile Rise: Grand Strategy and the Fate of Imperial Germany, 1871–1914)

        今天關于Covid-19,中美兩國之間的罵戰,和當年英德兩國,如出一轍。中國覺得,美國媒體的報道完全罔顧事實。而美國人,根本不關心什么是事實。中國對自己的辯護,全部被解釋為中國對美國的欺騙和陰謀。

        6、

        在1911年,第二次摩洛哥危機中,德國遭受了更大的恥辱。法國公然撕毀了《阿爾赫希拉斯總議定書》和《馬德里條約》向摩洛哥派出了軍隊占領了菲斯和摩洛哥的其它城市。德國提出了抗議,并派出軍艦進入摩洛哥的港口。但是,在英國和法國的戰爭威脅下,威廉二世和德國政府退縮了。


        1911年11月4日,德國終于同法國簽訂了顏面掃地的法德摩洛哥問題協定:兩國同意確保摩洛哥主權獨立的1906年《阿爾赫希拉斯總議定書》作廢。德國承認摩洛哥成為法國的保護國。

        這一事件在德國的結果則是觸發了公眾憤怒和狂熱。憤怒的民眾將法、德的摩洛哥協定視為堪與普魯士1850年在奧爾米茨條約中向奧地利屈服那樣的國恥。在這種全國性的情緒下,德國已經很難再繼續向英法讓步了。

        看似擁有至高權力的威廉二世和德國政府,在公眾的壓力之下,遵守了對盟友奧匈帝國的承諾,走向了最終的戰爭。

        后面的歷史,就是一戰了。

        塞爾維亞極端主義者的刺殺德國豬隊友奧匈帝國的費迪南王儲,把歐洲卷入了一場前所未有的世界大戰。


        7、

        如果我們回頭看,德國其實沒有必要在1914年去開始這場戰爭。

        德國的經濟實力和增長潛力,在1913年,已經遠遠超過了英國。英德的造艦競賽,把英國拖得精疲力盡,德國其實卻還是有所余力。德國在1870-1913年的經濟增長速度,比英國快得多。43年中,德國經濟增長了4.6倍,英國只增長了1.3倍。

        德國打輸了兩次世界大戰,城市被打成廢墟,支付了巨額賠款,國家分裂了44年,但今天德國的GDP仍然比英國高很多。如果沒有兩次大戰,德國和英國的差距會更大。

        在1910年,德國軍費與國民收入的比例,不比英國高;德國軍隊總數與人口的比例,和英國基本處于同一水平線。

        英國雖然可以從全球殖民地中獲取利潤,但同時英國維持全球殖民地的統治成本也是非常昂貴的。隨著民族主義和民族解放運動的興起,英國未來會越來越難以維持全球殖民體系。

        如果沒有一戰這場全面戰爭。而是英國和德國兩個國家,像美蘇一樣,去打一場40年的冷戰。英國大概率是失敗者,也難以維持自己的殖民帝國。

        德國一戰前的外交,是完全失敗。不但沒有爭取到有價值的盟友,反而被一個豬隊友,拖進了全面戰爭之中。

        奧匈在塞爾維亞的利益,對德國本來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德國被奧匈拖入一戰,最終英德兩敗俱傷,讓美國登上了霸主的寶座。

        有人說,中國在世界上沒有盟友。其實,有時,沒有盟友比有更好一點。做為挑戰霸權的老二,孤獨有時是你的宿命。




        如果我們看今天的中美關系,更接近一戰前歐洲大國爭霸而不是美蘇冷戰。

        蘇聯并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美國的挑戰者。不像德國在一戰前經濟上超越了英國,蘇聯在經濟上,從來沒有能夠威脅美國的強大。

        一戰前的英德,更接近今天的美中。

        看看當時英國和德國之間的歷史,會讓我們對今天的世界有更多的認識。

        世界將回到大國爭霸時代,必須遏制中國,是美國目前的共識。我們不能抱有幻想了。

        我們也不必抱什么幻想。在美國的反華情緒面前,我們的解釋和溝通很難讓美國理解中國。美國會持續的挑釁,各種極端的手法會一而再再而三。

        中美關系不可能回到過去。美國不會放任我們的發展。要做好美國采用一切不可想象手段打壓中國的準備。

        這種打壓和遏制,會比當年英國遏制德國更強硬。畢竟,英國和德國都是白種人,兩國國王是表兄弟。

        即使是美蘇,也是西方大家庭的內部斗爭。

        而我們和美國,在文化、政體、人種、意識形態上都是不同的。



        然而,被打壓并不意味這我們就要用極端手段去解決問題。

        我們要吸取德國當年的教訓,我們要對自己國家的未來要有必勝的信心。

        這種必勝信心指:中國一定可以通過和平的競爭超越美國。


        我們不是二戰前的日本,時間站在我們一邊,不需要孤注一擲,不需要靠戰爭解決問題。

        我們要建立起一支足夠防御國土的強大軍力,但要有定力,不能像德國一樣,被意外事件拖入到戰爭中。

        全球霸權是雙刃劍。美國和英國一樣,維持全球霸權這個巨大的負擔,以及帝國內部的各種矛盾,最終會拖垮美國自己。

        我們只要耐心一點,熬下去,扛住了,就會看到勝利的一天。

        ”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 --- 《九陽真經》


        內功練好,比什么都重要。


        注:因為本文是歷史主題,文章中參考了歷史書籍和網絡中的一戰前歷史的相關文章和圖片。

        這個從歷史看今天的大國博弈,有時間會再寫幾篇。目前計劃的幾個題目:

        古巴導彈危機中的三國博弈

        從麥金德理論看海洋國家與陸權國家的百年爭斗。以及邊緣國家的尷尬處境

        另外,會單獨寫一篇政治經濟學的美國學派,這個鮮為國人所知,卻主導了美國南北戰爭直到二戰宏觀經濟政策,把美國帶上巔峰的經濟學派。

        相關文章
        6月中國廠商出海收入30強榜單公布:騰訊排名下滑 掌趣科技、易幻網絡跌出榜單

        6月中國廠商出海收入30強榜單公布:騰訊排名下滑 掌趣科技、易幻網絡跌出榜單

        中國網科技7月30日訊(記者 李婷)市場研究機構App Annie近日發布2020年6月中國廠商出海收入30強榜單,FunPlus(趣加)取代[詳情]

        凱迪拉克怎么了?

        凱迪拉克怎么了?

        題圖:GM authority隨著 2020 年新冠疫情逐步趨穩,很多事已經沒法再讓疫情背鍋了。先是跌入谷底,再是觸底回升,上半年國內汽[詳情]

        運載火箭可用固體燃料 美再為韓國研制彈道導彈“松綁”

        運載火箭可用固體燃料 美再為韓國研制彈道導彈“松綁”

        據韓聯社首爾7月28日報道,韓國7月28日宣布,根據與美國達成的新導彈指南,該國已能研發使用固體推進劑的火箭。他在新聞發布[詳情]

        意大利餐廳服務員確診 追蹤發現某些顧客留假信息

        意大利餐廳服務員確診 追蹤發現某些顧客留假信息

        歐聯網7月30日電,據歐聯通訊社報道,意大利坎帕尼亞大區衛生部門28日通報,當日該地區新增確診病例29例,那不勒斯省維科·埃[詳情]

        元晟溱:柯潔很有才能 他與李世石風格相似卻不同

        元晟溱:柯潔很有才能 他與李世石風格相似卻不同

        韓國棋手元晟溱九段  據韓國烏鷺網報道,韓國棋手元晟溱在10多歲的時候就已經達到了世界超一流棋手的水平。在20歲中期[詳情]

        contact us

        Copyright     201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欧美日韩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欧美综合一区二区,欧美黑人巨大3dvideo,亚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button id="ysiwy"><noscript id="ysiwy"></noscript></button>
          <input id="ysiwy"></input>
        • <input id="ysiwy"></input>
        • <del id="ysiwy"></del>
          <s id="ysiwy"><kbd id="ysiwy"></kbd></s>
          <del id="ysiwy"></del>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专区| 日本伊人色综合网|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jizz免费在线影视观看网站| 高清亚洲综合色成在线播放放|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久片段| 妞干网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98福利播放视频免费| 亚洲av无码片在线播放| 99re热久久资源最新获取| 精品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麻豆| 乱岳合集500篇| 黄在线观看www免费看| 欧美日韩在大午夜爽爽影院| 好吊妞在线观看|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dvd|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一区| 成人国产在线24小时播放视频| 樱桃视频影院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一级毛片一级毛片aa| gogo全球大胆专业女高清视频| 玩肥熟老妇BBW视频| 婷婷综合五月天| 人人鲁人人莫人人爱精品| 91一区二区三区| 本道久久综合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污视频| 五月天丁香久久| 被催眠暴jian的冷艳美mtxt下载 | av色综合网站| 欧美肥臀bbwbbwbbw|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一品| 97国产在线播放| 我两腿被同学摸的直流水| 国产123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第2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