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味業(603288.SH)市值已經超過恒大和碧桂園,頗受北上資金青睞。
海天味業今日遭遇盤整,截至6月4日尾盤,海天味業一度沖高至104.72元/股后來回落且跌出百元股陣列,報收99.88元/股,下跌-2.94%,仍然獲得北上資金支持,滬股通凈買入海天味業7243萬元。
董監高頻頻減持
不過,隨著海天味業股價沖向高點,主力資金逢高減持的現象開始出現,大批資金開始撤離,同時股價上漲也讓部分海天味業高管選擇高位套現,自2018年以來海天味業多位董監事先后發布個人持股減持計劃。
6月3日,海天味業董事吳振興以成交均價102.117元減持6萬股,共計612.7萬元,變動后持股數為1333.9萬股。
5月31日,海天味業高級管理人員張欣以成交均價100.2元減持2萬股,共計200.4萬元,變動后持股數為903.3萬股。
5月20日,海天味業發布公告,公司監事陳伯林因“家屬誤操作”,在減持公司股份套現1178.47萬元的同時,誤買入公司股票2000股,構成短線操作,公司就此向投資者致歉。
公告稱,陳伯林家屬于當天上午登錄其賬戶,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12.3萬股,成交均價為95.81元/股,成交金額約1178.47萬元;同時誤操作買入公司股票2000股,成交均價為95.48元/股,成交金額約19.1萬元。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自2018年8月22日至2019年6月3日,海天味業董監高減持通過二級市場已經套現8609.4萬元,公司董監高此舉也被市場人士擔心,核心層或許不看好公司后期股價走勢。
市值虛高?
公開資料顯示,海天味業的持股十分集中,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公司控股股東廣東海天集團共計持股15.73億股,持股比例高達58.26%,其中公司董事長龐康,副董事長程雪通過直接或間接持股合計價值高達1047.74億元。
海天味業以醬油業務起家,逐漸向蠔油和醬擴張。自2014年2月登陸A股市場以來,每年業績增長穩健,連續5年營收增長幅度保持兩位數,凈利潤也大都保持在兩位數增長。
海天味業股份雖有調整,但整體呈持續上漲勢頭明顯。近來股價持續上漲于5月30日報收100元/股,正式加盟百元俱樂部后,在隨后的兩個交易日中,國內最大的調味品生產廠家海天味業的股價最高沖到103.43元,創下歷史新高,站穩100元關口,成為兩市第14只股價破百的股票,今日跌出百元股。
隨著股價持續上漲,最近60個交易日內,機構評級對海天味業普遍以增持和買入為主,從今年4月25日至今,共有22家券商和機構對海天味業給出盈利預測,其中有5家機構上調了對海天味業2019年凈利潤的預期,同時有7家機構上調了對海天味業給出的目標價。只有1家機構下調對海天味業2019年凈利潤的預期,同時沒有任何機構下調對海天味業給出的目標價。
“目前,在醬油市場占有率方面,海天大概是18%左右,而第二到第五名加起來的市場占有率僅15%左右。”海天味業董秘張欣表示。
一位持倉海天的公募基金經理路演時表示,調味品行業分散,僅海天一家具有絕對優勢,行業內企業競爭策略并不依靠低價擠壓對手。另外,調味品提價具有傳導性。近兩年類似海天味業、涪陵榨菜,量價齊升,提價貢獻突出。
“各家公司都在結構升級。以海天為例,2013年,海天低端產品占比40%,高端品占比10%。到2018年,高端產品提升至40%,低端產品壓至10%。”上述分析師稱。“有機醬油等高端產品開始興起,并且占據部分市場,這類產品附加值高,是未來消費升級的主流。”
長城食品研究員張宇光表示,2018年調味品行業銷售總額達到3600億元,同比增長10%。今年一季度調味品行業實現持續增長。2018年,海天、中炬、千禾三家企業市占率均有所提升。
“調味品與白酒行業具有類似特性,典型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稀缺的消費品賽道。由于飲食習慣根深蒂固,國內調味品企業憑借產地優勢和品牌積淀形成強大的護城河。外資企業在快消品領域積累的生產和管理、營銷很難在中國調味品產業中復制。”光大證券調味品行業分析師葉倩瑜表示,“調味品行業現在和未來都會是內資為主導的領域。”
最新的財報數據顯示,海天味業的銷售網絡已覆蓋100%地級以上城市,截至今年一季度總數達4989家。
強悍的市場占有率和完善的產品品類給了海天味業業績高速增長的動力,以2018年業績計算,海天味業的靜態市盈率已經高達58倍。
財報數據顯示,去年全年,海天味業實現營業收入170.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6.8%;凈利潤為43.6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3.6%。今年第一季度,海天味業實現營業收入54.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6.95%;凈利潤為14.7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2.81%。
食以味為先,長久以來醬油是中餐調味品中不可或缺的一種佐料,海天味業前身是擁有300多年歷史的佛山古醬園。目前,公司生產的產品涵蓋醬油、蠔油、醬、醋、料酒、調味汁、雞精、雞粉、腐乳等幾大系列百余品種300多規格,年產值過百億元。
海天自上市以來一直保持業績和市值的狂飆式增長,但業績的增速遠遠落后于股價與市值,海天味業也一直面臨著市值虛高的質疑。
目前,海天味業動態市盈率近60倍,而消費食品板塊的龍頭企業伊利股份、貴州茅臺都只有不到30倍的市盈率,可口可樂靜態市盈率也不過33倍。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海天在資本市場表現一直都很搶眼。除自身發展因素外,整個中國餐飲行業的爆發,給海天帶來重大利好。“在未來的2019年調味品業將會持續上揚,我們預判整個餐飲行業,或將突破4.6萬億元。”
(部分內容來源于南方都市報、財經天下周刊、時間財經等)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