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的發展,生活垃圾產量激增,垃圾處理形勢日益嚴峻。
為積極響應市政府做好垃圾分類宣傳的號召,進一步鼓勵同學們學以致用,培養同學們爭做文明學生、創建衛生班級的主人翁意識,我校開展班級分類垃圾桶設計活動。
評選要求
1、外觀簡潔大方,易于清潔;
2、使用方便,垃圾桶高度、投入口高度、容量符合使用者要求;
3、確保擺放時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4、融入人性化設計理念;
5、與班級環境融合,符合垃圾分類主題。
經緯學子們踴躍報名、積極參與,繪制了一份份令人驚喜的分類垃圾桶設計圖。
經過老師們的討論與評定,最終評選出兩份最佳創意獎和八份優秀設計獎,具體結果如下:
小學部獲獎作品
最佳創意獎
五(3)班 廖晨銳、吳奕曉、韓博文
設計意圖
為適應新的垃圾分類要求,我們設計出一種更方便智能的新型垃圾桶,用于存放各種垃圾。我們發現目前在很多小區為了存放分類垃圾,會在垃圾房放置多個各種顏色的垃圾桶,這樣占據空間較大,且老年人不容易分辨。
我們設計的垃圾桶是圓柱型,高度1.2米,直徑0.6米,被分成了五個部分(見下圖),分別是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干垃圾和濕垃圾,圓桶可以轉動。我們在可回收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的桶內裝上隔板,隔板上裝有壓力傳感器,待隔板上的垃圾達到一定重量時,兩旁的擠壓板會對垃圾進行擠壓,壓縮,節省空間。儲存干垃圾的垃圾桶,垃圾經過壓縮后會被焚燒,點火源可以使用電子打火,燃燒的同時也可以發電。儲存濕垃圾的垃圾桶,桶內裝有廚余垃圾收集器,這個機器可將廚余垃圾粉碎,再在下面的溫爐內進行發酵,根據生物發電原理,產生電力,驅動廚余垃圾收集器的運轉和溫爐的加熱。儲存有害垃圾的垃圾桶,有害垃圾會被提煉出有毒物質,再進行焚燒發電。提出的有害物質大多是可燃的,可以作為助燃劑使用。在圓桶的中心,是煙頭收集器,煙頭扔進去后,會被泡在水中,泡出的水澆灌在植物上可防蚜蟲。圓桶的下方,有一個抽屜,用來收集塑料袋,收集到的塑料袋會進行專業處理,產出新的塑料袋。
圓桶的外桶壁上安裝語音模塊和紅外人體探測模塊。當檢測到有人靠近時,語音模塊會說:“請問您要丟什么垃圾?”圓桶會根據人的回答,把相應的投放口轉到人面前,自動打開上蓋,垃圾投入后,自動關閉。這種語音提醒功能可以方便老年人和視力障礙人士使用。
藍色代表可回收物;
紅色代表有害垃圾;
棕色代表濕垃圾;
黑色代表干垃圾;
黃色代表煙頭投放區;
綠色的方框是抽屜,專門收集塑料袋。
設計效果圖
優秀設計獎
三(3)班 沈樂瑜
設計效果圖
優秀設計獎
三(3)班 朱子騫
設計效果圖
優秀設計獎
四(5)班 趙紫涵
設計效果圖
優秀設計獎
五(4)班 史宇軒
設計效果圖
中學部獲獎作品
最佳創意獎
六(3)班 劉元純
設計意圖
現如今,如何更好地進行垃圾分類已經成為環保業的頭等大事。
現實生活中,人們垃圾分類的意識十分淡薄,此款分類垃圾桶正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設計,采用了“智能垃圾分類技術”,可以通過頂部的“掃描識別系統”確認垃圾種類,然后開啟相應垃圾類別的處理窗口,投放完畢后,窗口會自動關閉。
設計效果圖
優秀設計獎
六(6)班 邵雨熙
設計效果圖
優秀設計獎
七(3)班 侯澤元
設計效果圖
優秀設計獎
七(4)班 蔣雅西
設計效果圖
優秀設計獎
八(3)班 楊鐘詩
設計效果圖
在本次班級分類垃圾桶設計活動中,同學們開動腦筋、發揮創意,不僅將垃圾分類意識從思想化為行動,更積極實行推廣班級垃圾分類,增強了衛生班級主人翁意識。
推進綠色校園建設,從你我身邊做起!
來源:上師大附屬經緯實驗學校
您看此文用·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