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首發于“海外24小時”微信公眾號,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最近,一部豆瓣評分8.8分的韓劇《天空之城(SKY CASTLE)》引起了熱議。該劇以黑色幽默的手法,道盡了教育背后的焦慮、矛盾與恐慌。
劇中的天空之城,是韓國首爾的一個高端社區,住在里面的都是萬里挑一的精英階層——不是全國高考狀元就是博士,不是律師就是醫生。他們對孩子的教育都極其重視,竭盡全力只為讓孩子考入最好的大學,以維持他們在韓國上流圈子中的地位和0.1%的精英驕傲。
其中一位母親,為了給孩子請來高考協調專員進行一對一的補習,不惜多次向人下跪,花費上億韓元。錯失“名師”的另一個家庭,決定親自上陣,并專門打造一間全黑的隔音室作為輔導室。還在讀初中的孩子也沒有“幸免”,放學之后還要在補習機構上課,晚上十點才能回家休息,就算是周末和假期也不例外。
有趣的是,”SKY”三個字母恰恰暗指了韓國TOP 3的大學:
首爾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高麗大學(Korea University);
延世大學(Yonsei University)。
對于許多韓國的父母來說,孩子能夠進入韓國的“常青藤”聯盟,就等同于拿到了成功人生的敲門磚。
連所謂“贏在起跑線上”的精英家庭都尚且如此,沒有優渥條件的普通家庭,恐怕更加緊繃著教育這根弦。
雖說這只是一部韓國電視劇,但是在中國,這些情節也并不少見。
中國教育學會發布的報告顯示,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參加課外輔導的中小學生,占在校生總數的70%左右。而騰訊機構發布的《00后研究報告》顯示,00后參加課外補習的時間更是達到了90后的3倍。
如今,各大補習機構可謂是遍地開花。即使有再多無奈的抱怨和憤怒的痛斥,許多家長依舊對培訓班趨之若鶩,害怕孩子會因為一分之差,直接影響往后的人生。
難道“瘋狂補習”真的是一道無解的難題?子女教育難道沒有其他的選擇?
根據中國國際教育網的調查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有將近30萬人在國際學校讀書(含小學、初中、高中)。顯然,不少家長已經開始選擇另一種途徑。
對比與千軍萬馬走過國內中考、高考的獨木橋,在重壓下喘不過氣的單一教育環境,國際學校帶來了更多入讀世界名校的選擇,讓孩子有機會擺脫瘋狂補習的“宿命”。
一方面,無論是傳統國際學校、私立國際學校還是公立高中國際部,學生都不需要參加高考,學習的課程也與國內高中有所不同。國際學校的課程十分多元,主流的A-Level、IB、AP等國際課程都有豐富的選課,像IB的課程則分布在母語、第二語言、人文科學、實驗科學、數學和藝術六大模塊中,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優勢進行選擇。
相比中國學生在高中階段必修的九門學科,國際學校的課程給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選擇空間,而且學習量不會像傳統高中那么大,壓力自然也會減少很多。
另一方面,在普通高中,語數英、政地史、理化生這九門課程幾乎就是學生的全部學習內容,但國際學校還會給學生提供非常多的課外項目,鼓勵參與學生社團、社會活動、志愿服務,培養其團隊協作與實踐動手能力,真正發揮其所長。
不少國際學校還會配備大型圖書館、電子閱覽室、運動館、鋼琴房、樂器室等一流的國際化設施,并聘請專業教師進行指導,有助于學生的全方位多元化發展。而且在此過程中也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尊重其意向和興趣,區別于“填鴨式”的教育。
此外,與“一考定乾坤”的高考有所不同的是,從國際學校升讀國外名校并不是只看考某一次的考試成績,而是綜合考察高中三年的所有成績,能夠避免學生在“臨門一腳”發揮不好的這種意外,自然也會降低學生的心理負擔,使其能夠更加從容地規劃自己的學習方向。
雖然目前許多國際學校都設有“身份”門檻,但諸如加勒比海地區的小國護照項目、歐洲國家的購房移民項目,都可以比較輕松地實現海外身份配置,獲得國際學校的入學資格。
而且歐洲有不少世界著名學府,即便選擇留在當地升學,也比以中國留學生的身份具有更多的申請優勢,可謂是一舉多得。
所以說,又何必像電視劇那樣,只用偏執的教育理念,把孩子逼上窮途末路呢?
【今日討論話題:你會把孩子送到補習班嗎?】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