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市2019年上半年度平均人均收入。來源于中國統計局
9省區上半年度平均人均收入超全國性水準
居民人均收入,指居民可用以最后消費開支和存款的總數,即居民可用以自由支配的收益,既包含現錢收益,也包含物品收益。
中國統計局資料顯示,上半年度,全國性居民平均人均收入15294元,比去年當期名義提高8.8%,扣減價錢要素,實際上提高6.5%。
新聞記者整理發覺,上海市、北京市、浙江省、天津市、江蘇省、廣東省、福建省、遼寧省、山東省上半年度居民平均人均收入超出了全國性平均收入。
京滬上半年度平均人均收入超3萬余元
在31個省市中,上海市、北京市上半年度平均人均收入名列前茅。

在其中,上海市、北京市居民平均人均收入各自超過35294元、33860元,擊破3萬余元大關,是上半年度全國性僅有的居民平均人均收入“3萬余元具樂部”成員。
位列前三名的浙江省,上半年度居民平均人均收入26356元,與前幾名差別很大。
除此之外,天津市、江蘇省、廣東省的上半年度居民平均人均收入超出2萬余元,跟浙江省相同同屬“2萬余元具樂部”成員。
工資薪金所得收益是人均收入來源于的大頭
依照收益的來源于,人均收入包含工資薪金所得收益、運營凈利潤、資產凈利潤和遷移凈利潤。
中國統計局資料顯示,上半年度,全國性居民平均工資薪金所得收益8793元,提高8.7%,占人均收入的比例為57.5%;平均運營凈利潤2467元,提高8.9%,占人均收入的比例為16.1%;平均資產凈利潤1321元,提高13.2%,占人均收入的比例為8.6%;平均遷移凈利潤2715元,提高6.8%,占人均收入的比例為17.7%。
中國統計局居民調研辦公室主任王有捐表達,關鍵是全國各地相繼貫徹行政機關機關人員標準工資規范調節現行政策,鄉村轉型發展發展戰略執行和產業扶貧推動鄉村當地就業率,鄉村出外務工者人力資本人次和月均收益提高迅速,推動城鎮居民工資薪金所得收益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