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的作品很多,但《千與千尋》一定是無數80后、90后甚至00后的童年見證,足足18年,你會為它補上一張電影票嗎?
當我看到新版的主題曲MV的時候,一瞬間就打開了我的童年記憶,而MV的配文是:“遲到18年,好久不見?!?/span>
昨晚電影千與千尋官方微博發布中國版海報,一張海報代表初心成長。
“守”為出發,人生路途漫長,別丟了自己;“望”為成長,神靈相伴,記得不要回頭,一直向前。
小時候看,只會覺得這就是一個普通小孩子去異世界救爸媽的故事,
而現在會發現,它傳遞我們的是
“學會愛,然后長大”。
其實講的就是成長。
成長是一列有去無回的小火車,
所以要一直向前,才能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長大后我發現人生的每個年齡段看,
都會有不一樣的感想
小學時看《千與千尋》:
每次吃飯的時候都很害怕自己會變成豬。
初中時看《千與千尋》:
千尋就是我,我就是千尋。
高中時看《千與千尋》:
白龍和千尋好甜!好想擁有自己的白龍。
大學時看《千與千尋》:
無臉男也很好啊,會一直陪著自己。
作為女主角的千尋,很普通,沒有很漂亮,也沒有很可愛,也沒有超能力,膽子還很小。
對這個看起來不太聰明的千尋,湯婆婆給了這個女孩最精準的形容:
“哦,是個看起來遲鈍,愛撒嬌,愛哭又笨的女孩。”
就是這樣一個小女孩,在和爸媽一起搬家的途中迷路,意外走進了一條隧道,一家三口被帶進一個異世界,從此開啟了這個小女孩的成長之路。
——你不可能永遠被原諒,被包容,你必須昂著頭走進成人世界,不管過程有多艱難。
給您最優惠的價格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