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過年了,一年一度的大型催婚批斗大會也正式開啟了!
“熱心腸”的七大姑八大姨為了單身的你操碎了心,一見面就教育道:不要再挑了,放低點要求吧,能對你好就不錯了,還要什么房啊車的呀,再折騰你就是高齡產婦了。
這還不止,小妹有個朋友回家過年,每天都被安排相親,放假休息七天,剛好一天一個,相親完了也就可以上班了,
可是相親了無數次,能看上的人幾乎沒有,因為她實在不想為了另外一個人放棄自己原有的生活標準。
中國有五百八十多萬大齡剩女,她們有的受到外貌的限制,有的因為年齡的困惑,又或者是一些不可妥協的因素,無可奈何地加入了剩女大軍。
今天,小妹就向大家安利一部關于婚姻的紀錄片,或許大家看完又會對愛情和婚姻有新的看法——
《談婚論嫁》
這部低成本的紀錄片號稱“央視爸爸官方催婚大全”,這催婚意圖太明顯了好不啦?!
本片記錄了15對男女的真實生活,從相親到閃婚,從異地戀到跨國戀,反映出中國當下的婚姻狀態,展現了普通民眾的生存狀態。
“我不漂亮,但我也有擁有愛情的權利”
余燕,曾經是一名摔跤運動員,長相可愛,性格爽朗,身邊的朋友戀愛的戀愛,嫁的嫁,就剩她至今還單著,成了名副其實的“黃金剩斗士”。
余燕是“非誠勿擾”的“站神”,為心動男嘉賓爆燈無數次,終于換來了一次牽手成功,然而節目結束以后,男生也沒有和她繼續發展下去。
這是余燕最尷尬的問題,大部分男生在見面初期就已經“外貌協會”了,還沒走到深入了解這一步,就再也沒有下一次見面的沖動了。
于是余燕一邊在健身房減肥,高喊“我要嫁高富帥”,一邊在相親路上越挫越勇,尋找不介意她身材的真命天子。
在中國,像余燕這樣的女生比比皆是,她們或多或少被顏值高過一切這樣的價值觀搞得焦頭爛額,不得不修正自己的“缺點”,努力迎合社會。
其實她們沒有太多的要求,只是想談一場簡單走心的戀愛,為什么就這么難?!
“我有料有品,我要找能駕馭我的人”
在剩女的隊伍中,有一類人最讓男生望而卻步的,那就是第三類人“女博士”。
小妹曾經問過一個同學:如果你的女兒能讀到博士后,你會支持嗎?當時那個同學想都沒想就說,先結婚,再讀書!
顯然,大家對女博士給人的刻板印象就是嫁不出去。
就像36歲的博士后孫旸,她生活精致,有著高尚的追求,歲月的積累和沉淀讓她挑選另一半的眼光越來越高。
孫旸也清楚明白阻礙她找不到另一半的人就是她自己,但她就是不肯為任何事任何人妥協。
除了要求另一半有一定的經濟條件,孫旸更看中這個男人是否能給自己安全感。
然而,在與男生的相處過程中,孫旸展現最多的是她性格中強勢的一面,可是她心心念念想找的卻是能駕馭自己的男人。
為了她的婚姻大事,孫旸的父母沒少操心,變著法兒去“關心”她,孫旸曾經有一段時間極度排斥回家,就怕父母追問。
可即便這樣,孫旸也沒有放棄自己對生活的追求,依舊期待緣分的到來。
“我要找到你,不拋棄,不放棄”
與女博士不同的是,女強人控制欲更強,不易相處,性格偏男性化,可她們是職場中的精英,駕馭財富能力強,但在兩性關系中,她們往往處理得很糟糕。
鴻蓮,在一家外企擔任電視劇發行總監,她漂亮、知性、不乏追求者,走到哪都能吸引男人的目光,所以,她永遠是集體相親會的焦點。
跟孫旸不同的是,鴻蓮的不安全感來自于六年前的一段感情經歷,
時間,金錢,感情統統被騙走的那段日子,鴻蓮曾經一度想自我了結。
這是鴻蓮至今對愛情無法敞開心扉的原因之一。
從那以后,鴻蓮似乎把人生的重心都放在工作上,因為努力工作會有回報;而愛情,太多的不定因素,根本無法控制。
可自打父親去世以后,鴻蓮想的最多的是,怎么做才能讓年邁的母親更放心自己,答案不言而喻,那就是結婚。
在老一輩的父母眼里,子女只有成家立業才能讓他們足夠安慰。
可結婚不是隨隨便便過家家,是一輩子的事情,兩個人的結合雖然首要條件是愛,但是在遇到困難時,不拋棄,不放棄彼此才是最重要的,這也是鴻蓮的理想婚姻。
然而茫茫人海,這個人何時才會出現呢?
很多人都說,相愛是很容易的,只要找到對的人,感覺對了,一切都是順其自然的,但是相愛過后,婚姻要考慮的東西就太多了。
養老問題,子女教育,夫妻關系,這都是婚姻生活中必須面對的問題,也讓很多單身男女停滯不前,對婚姻充滿恐懼。
與其讓婚姻變成傳宗接代的工具,還不如對自己的生活負點責。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女性有了新的自我意識覺醒,更愿意過享受型生活,主動放棄戀愛。
她們有自己的內心追求,愛情不再是她們的全部,生活即使沒有愛情,也不會黯然失色。
其實每個人來到世上走一回,都有自己的使命和人生軌跡,只要很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對自己負責,這樣的人生也就沒什么遺憾了。
換句話說,如果你已經堅定了自己單身的念頭,那就不要在意別人說些什么,也不要向現實低頭。
至于那些催婚的七大姑八大姨,你完全可以勇敢地送上四個字——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