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心思細膩的人都比較喜歡“花間詞派”,而說到花間詞派,我們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溫庭筠。溫庭筠是“花間詞派”的代表詩人。對于古代的詩人來說,仿佛苦難總是和他們糾纏不休,溫庭筠也一樣,他的一生可以說是非常坎坷。我們都讀過溫庭筠的詩,但是,我們很少人會去了解溫庭筠的生平。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溫庭筠吧。
溫庭筠簡介
溫庭筠(約812-約866),本名岐,藝名庭筠,字飛卿,漢族,太原祁(今天山西省祁縣)人,唐代詩人、詞人。唐初宰相溫彥博后裔。出生于沒落貴族家庭,多次考進士均落榜,一生不得志,行為放浪。他曾任隨縣和方城縣尉,官至國子監助教。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恃才不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監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 其詩辭藻華麗,濃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少數作品對時政有所反應。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有《花間集》遺存。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其詞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詞的文采和聲情。被尊為“花間詞派”之鼻祖。
人物綜述
溫庭筠(約812年-約866年),是唐代詩人,又是花間詞派的重要作家之一。精通音律,詞風濃綺艷麗,語言工煉,格調清俊,他的詩與李商隱齊名,有“溫李”之稱。他當時與李商隱、段成式文筆齊名,號稱“三十六體”。 溫庭筠的先世溫彥博雖是宰相,而溫庭筠是溫彥博的裔孫。可是,到了溫庭筠的時候,其家世已衰微。溫庭筠與令狐绹之子令狐滈友好,經常出入于相府。同時與段成式兩家頗睦,互通詩文,輯為《漢上題襟集》,溫庭筠遂將女兒嫁給了段成式之子段安節。
溫庭筠詩風上承南北朝齊、梁、陳宮體的余風,下啟花間派的艷體,是民間詞轉為文人詞的重要標志。溫庭筠作為詞人的地位很高。他著有《握蘭》、詞集《金荃》二集,均已散亡,現存的《花間集》收集了66闋他的詞作、列為篇首。溫庭筠詞風婉麗、情致含蘊、辭藻濃艷,今存310余首,后世詞人如馮延巳、周邦彥、吳文英等多受他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