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富華南路的欄桿堰綠道
潺潺流水之上,橫架雙色鏤空橋梁和懸空棧道,綠意中暗藏的小迷宮既有生機又有趣意,色彩斑斕的沙灘區讓孩子們流連忘返,老少咸宜的健身器材和運動場更是讓綠道充滿生機……近日,記者從成都高新區公園城市建設局獲悉,這個5月,大源片區再添一條特色綠道——欄桿堰。
作為成都高新區五大特色綠道環之一“鐵像文旅環”的重要節點之一,欄桿堰的建成不僅為大源片區再添一處城市精品藝術綠道工程,而且與鐵像寺、如意橋、大源生態公園、花蔭溝、肖家河等節點銜接,結網成鏈,進一步增強綠道的觀賞功能、交通功能、服務功能,讓更多市民享受“綠色福利”。
這是一條景觀綠道
活力紅+生態綠 線性濱水綠地鏈驚艷亮相
當記者來到天府二街建發鷺洲里路口,只見新建成的欄桿堰綠意盎然、活力十足,讓人印象深刻。由于緊鄰幾個大型小區,欄桿堰人氣極高,老人們悠然信步其間,孩子們在游樂設施上玩得不亦樂乎。“我們小區好多鄰居都在這里散步、遛娃、鍛煉,都覺得太巴適了。”家住建發鷺洲國際的程女士說。
建設方高投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的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大源水系綠地鏈欄桿堰天府二街至天府三街段毗鄰建發鷺洲里,長度約500米,占地面積約為6.5萬平方米。歷經近一年的施工,欄桿堰終于在本月拆掉圍擋,驚艷亮相,收獲了周邊市民的好評。
記者了解到,欄桿堰綠道在景觀上頗有“門道”。在河流兩側綠道的地面上繪制了線性紋路,植物以寬闊草坪為主,輔以喬木和少許灌木,顯得通透清新,加之紫嬌花等粉紫色系觀賞類花卉陪襯,整體視覺效果顯得生機盎然。
值得一提的是,欄桿堰上新建的景觀橋梁連接河渠兩岸,讓人們出行更加便捷。橋梁采用薄鋼片為立柱,背面刷橙色漆與街道呼應,正面的藍色漆又有水系綠地鏈的意味,利用視覺差達到雙色漸變的感覺。河道西側還打造了一條橙紅色濱水廊道,鋼結構護欄尤為醒目,不僅自成一景,還給市民帶來了更豐富的濱水觀賞體驗。
這是一條活力綠道
可進入可游玩 豐富文體活動空間聚人氣
“我們以‘繽紛浪漫的水系綠地,現代時尚的都市游園’為設計主題,將原來閑置的綠地改變為可進入、可游玩的公共開放空間帶,形成豐富的市民活動空間。”設計方四川省建筑設計研究院設計師張一帆告訴記者。
欄桿堰的一大特色,便是作為城區級綠道的人性化服務性。這里設置了便捷的服務設施與市民健身器材,并且強調藝術化與功能并重。記者看到,欄桿堰擁有不少休閑廊架和座椅,為居民營造了社區鄰里交流和文化活動的小空間;專門為兒童打造的“小沙灘”則深得家長和孩子們的喜愛,已成為該片區的“遛娃勝地”;圍繞沙灘修建的彩色馬賽克曲線坐凳,在為家長們提供了休憩場所之余,還極具觀賞性。
在河道另一側,一條健身步道為居民提供了豐富的健身運動場景。數十種運動器材可謂老少咸宜;由灌木營造的小迷宮既增添了綠意,也為孩子們提供了嬉戲的場地;不遠處的籃球場和羽毛球場,滿足了居民平時健身鍛煉的需求,實現綠道文體旅商相互融合的場景。
這是一條銜接綠道
?鐵像文旅環加速貫通 高新綠道已建成285公里
記者從成都高新區公園城市建設局了解到,欄桿堰綠道是成都高新區今年建成的一大標志性城區級綠道工程。作為鐵像文旅環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欄桿堰的建成加速了該環線的貫通,促進了區內綠道體系結網成鏈、加速完善。
總長8.2公里的“鐵像文旅環”串聯起了錦城湖、鐵像寺水街、大源中央公園、花蔭溝等區域,目前,除個別在建段落外,其余已實現基本貫通,成為成都高新區又一特色綠道環線。記者了解到,除了欄桿堰外,成都高新區還開展了該環線肖家河段(錦城湖-天府二街)綠道提升工程,整體促進了該環線交通貫通與品質優化。
今年以來,成都高新區建成各類綠道15公里,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區綠道已建成285公里,其中區域級綠道11公里、城區級綠道111公里、社區級綠道167公里,主要結合轄區內公園綠地、宜居水岸、道路改造黑化等專項工作同步實施。公園城市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高新綠道將緊扣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戰略定位,進一步從提質上下功夫,圍繞創意設計、功能復合、形態呈現和價值實現四個維度加快破題,打造更多高品質、有特色的城市新名片。
(來源:《成都高新》;記者:余書婷;攝影:鄭毅)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