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太后養(yǎng)男寵是常有的事。
馮太后是歷史上有名的太后。她小的時候跟著家人在北魏的宮里。她14歲被封為太后,獻文帝時她是皇太后,孝文帝在位的時候她是太皇太后。馮太后是歷史上出名的政治家。她兩次執(zhí)政期間,推行了一些措施,使得北魏迅速發(fā)展起來。
馮太后有一個很喜歡的男寵叫王叡,他就曾經(jīng)救過馮太后一命。王叡是個武將,長得高大威猛。有一天馮太后和獻文帝等一幫人一起去觀賞老虎,這些老虎都是作為貢品獻給皇帝的,它們可不像現(xiàn)在動物園里關著的那些老虎,那個時候的老虎都是非常兇猛的。
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兒?這么多人去看老虎,偏偏籠子竟然沒關好,然后這幾只老虎看到人就沖了出來,當時在場的人都嚇傻了。這時候就只有王叡沖出來,拿著一根長棍就橫掃這幾只老虎,最后在他的氣勢威懾之下,這幾只老虎又乖乖地回到籠子,馮太后以及獻文帝也都相安無事。
危急關頭,王叡不顧危險上演了一出英雄救美,怪不得馮太后當初會看上他。不過這還不算什么,馮太后還有更厲害的情人,此人叫李沖,是個文臣,他是個非常有見識的人,馮太后一看這人不錯,就將他納入帳中。
然后這個李沖從此就開始一心一意的為馮太后辦事。他就給馮太后提了一個建議,說不要再實行宗主督護制了,改為實行三長制。這里首先解釋一下什么是宗主督護制。
宗主督護制其實是在五胡十六國入主中原后出現(xiàn)的一種制度。因為當時少數(shù)民族進入中原后,中原的老百姓非常害怕被驅趕和屠殺,所以他們就以宗族為單位抱團取暖。
原本是一家5口人生活在一起,現(xiàn)在是一個族50口人,甚至是500口人生活在一起了。這人一多就會有豪強出現(xiàn),然后就由他來擔任宗主,而那些普通的族人就都是是他的百姓、佃客以及下人了。
在北魏政權建立時 ,中原大地上已經(jīng)遍布了這樣一個個地方小集團了,北魏當時沒有辦法改變這種局面,就只能承認。之后政府也只跟這些大大小小的宗主打交道,如果宗主謊報人數(shù),就會導致國家收不上稅。
這種制度還有一個壞處就是形成了割據(jù)勢力,皇帝的統(tǒng)治不能直接給予老百姓,而是給予了中間層,這樣一來就影響到了皇帝的權力。而李沖設立的三長制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它是以五家為一鄰,立鄰長。五鄰為一里,立里長。五里立一黨,為黨長。然后由他們來負責檢查人口,收取賦稅。如果有人刻意隱瞞,可以互相告發(fā),這樣一來國家的統(tǒng)治就從中間層擴展到了最底層,加強了皇帝的直轄力量。
不得不佩服馮太后看人的眼光真的很準,選男寵就像是選拔人才一樣,做馮太后的男寵可不僅僅只是靠一副好皮囊就夠了,還要有一技之長,能夠為馮太后所用。
她的男寵中是要文有文,要武有武,到了后來,甚至連外交官都有了。當時南方有一個政權叫南齊,南齊與北魏這兩個國家之間有時候打仗,有時候通商,一直都有往來。
有一次南齊給北魏派來一個使者,叫劉纘。這個劉纘長得是英俊瀟灑,風流倜儻,馮太后一看又看上了,把劉纘也納入自己的帳中。南齊非常高興,這樣一來,以后有什么難辦的外交糾紛就可以派劉纘去。
南齊覺得他們占了大便宜,可是馮太后是個精明的人,從來就沒有吃過虧,因為如果南齊有什么一舉一動,馮太后也會馬上知曉,劉纘就相當于是個雙面間諜。
馮太后憑借自己的女性魅力, 俘獲了大批精英為他所用,幫助她將權力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由此可見,養(yǎng)男寵也不見得就一定是件壞事。
更多精彩微信搜索微信公眾號:人生佰科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