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友爆料了一個視頻,看場景是在結婚現場鬧洞房,視頻中數名男子對伴娘進行猥褻↓↓
還有一名男子脫下褲子↓↓
四名伴娘被壓在床上大聲尖叫,掙扎著……
視頻在此↘
順德警方通報:轄區暫未發現存在視頻中的有關情況
以下為通報全文:
5月16日,網傳杏壇發生低俗婚鬧。獲悉情況后,公安部門迅速開展核查。
經初步調查,轄區暫未發現存在視頻中的有關情形,也未接到相關警情。當晚22時30分許,自稱“負責睇戲”并將視頻發布在微信朋友圈的男子李某勝(28歲,杏壇人,微信昵稱:總監攝影師-DV)到公安機關協助調查,其交待視頻是從網絡上獲取的,來源無法查證。
目前,公安部門對李某勝做教育訓誡處理,事件相關情況仍在調查中。
不管視頻中的事件發生在何時、何地,視頻中女孩被多名男子猥褻的畫面還是令人觸目驚心,任何時候,低俗、惡俗的婚鬧現象都是不可取的。
北京威諾(成都)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廖洪濤律師認為:
如情況屬實,視頻中幾名男子的行為已經涉嫌構成猥褻他人。對于情節惡劣的,公安機關可以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對行為人處以拘留。
如果情節更為嚴重的,還可能涉嫌構成犯罪。
對于將涉嫌侵犯他人的視頻發送到網絡,也涉嫌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受害人也可以追究其民事法律責任。
網友評論
@甜喪大叔:打著鬧婚的名義耍流氓,必須嚴懲
@我愛閆大美:新郎新娘都去哪了,人家當你們是朋友才來做伴娘,被人家這么占便宜都不站出來,這種朋友快翻臉吧,要是我早急了
@千黛汐Rebecca:這已經不是簡單的婚鬧了,完全在耍流氓
@李先生的陳先生:這個伴娘也是夠委屈啊!沒結婚的真的是陰影啊
@尼克先生的信箱:這就是犯罪。不能因為婚禮就縱容犯罪
無獨有偶,此前一條“疑似婚鬧伴娘被襲胸猥褻”的視頻在網上傳播。
這條題為“疑似西安某地結婚婚鬧”、時長51秒的視頻顯示,在車內,兩名男子分坐在疑似伴娘身邊,對其襲胸脫衣,疑似伴娘喊叫,甚至咬其中一名男子手臂,均未能阻止兩名男子。兩名男子發出陣陣笑聲,還將疑似伴娘裙子掀開,稱要脫掉其內衣。
網友們一時間群情激奮
紛紛留言表示
不能放過這兩名施暴者
還有網友直接艾特出了當地公安機關
隨后,西安市司法局官方微博@法制西安的關注,稱兩名男子的行為已涉嫌猥褻罪。
我國刑法中早有明確的規定:
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條: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制猥褻他人或者侮辱婦女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眾或者在公共場所當眾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惡劣情節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猥褻兒童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2013年,出現過著名的“泰安伴娘事件”,16歲的高中生小麗(化名)應同學之邀,為同學哥哥趙某的婚禮做伴娘。
小麗回憶,十幾個男青年把她帶到新郎婚房隔壁的一個臥室,并鎖上房門。
之后我被推倒在床上,然后就有人沖上來亂摸,我不停地反抗,其間有人扒我的褲子。
小麗拼命掙扎后,對方稍微收斂了一些。但緊接著她再次被人拉了過去推到床上,身上的衣服隨后被扒光。
“十幾個男的都往我身上壓過來,我根本無力反抗,他們在我身上到處亂摸。”
小麗說,她當時嚇得只知道哭。
該案經陸續公訴,已有6名涉案人員受到法律的嚴懲,均以強制猥褻婦女罪獲刑,被判處一到三年不等的刑期,另有1名涉案人員剛剛落網。
低俗婚鬧的問題早就臭名昭著了。在網上搜索“婚鬧”,就能看到許多被曝光的,低俗不堪的婚鬧現場。
婚鬧本是中國的傳統婚姻習俗,比如人們常說起的鬧洞房就是婚鬧的形式之一。古人鬧洞房,取辟邪驅惡之意,又有融洽新人關系,表達賓客祝福之愿。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鬧洞房、鬧婚禮的招數已是千奇百怪,琳瑯滿目,有的甚至傷風敗俗,嚴重影響社會風氣,千百年的婚俗傳統傳承之今,已被逐漸扭曲。
自媒體時代,媒體、網絡對形式不一的奇葩婚鬧不斷曝光,從鬧新娘到鬧新郎,再到鬧伴娘,有的還鬧起了公公婆婆。從捆綁噴滅火器、扔雞蛋到扒光衣服游街,再到當眾好無遮然地摸胸,不但沒有被叫停,反而還被當眾起哄,甚至愈演愈烈,五花八門的奇葩婚鬧鬧出了不愉快,甚至還鬧出了人命。各種低俗、惡俗的婚鬧現場嚴重敗壞了社會風氣。
結婚本是件幸福的事,婚禮更是見證幸福的儀式,其意義在于獲取社會的承認和祝福,婚禮也是一個人一生中重要的里程碑,屬于生命禮儀的一種。
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國家都有其傳統的婚禮儀式。中國婚禮上,隨處可見的大紅雙喜,便彰顯了結婚之“喜”的非同一般。可變味的婚鬧卻在無形中抹去了“雙喜”的真正含義,扭曲了傳統習俗。
婚鬧是傳統習俗,不應也決不能成為惡俗。鬧一鬧,鬧出氣氛無可厚非,但鬧出“氣憤”,鬧出人命,甚至鬧出一個壞的社會風氣卻不是目的。遏制惡俗婚鬧是時代的需要,更是保護傳統的需要。不僅要靠增強全民素質來提升遵守公序良俗的自覺性,還要靠各級政府部門制定出臺相關制度、法律加以引導,用法紀的尺子規范尺度,讓真正有積極意義的婚俗傳統傳承下去。
來源:共青團中央綜合整理自湖北經視、順德警察、環球時報、紅星新聞、新晚報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