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德云社相聲演員吳帥突發腦溢血,家屬眾籌百萬,遭網友質疑。剛剛,德云社發布聲明稱 ,吳帥妻子發起的“水滴籌”眾籌是私人行為,家屬稱對于之前受捐的款項,會按照規則由平臺直接劃入醫院賬戶,用于后續治療,并將公開相關花費明細。
德云社和郭德綱本人將繼續向其提供一定程度的經濟援助。
以下是聲明全文:
關于吳帥(藝名:吳鶴臣)病情及
若干問題的聲明
吳帥(藝名:吳鶴臣)系我公司簽約演員。2019年4月8日凌晨,其在租住處突發疾病后被送至天壇醫院搶救,經醫護人員全力救治現病情已趨于穩定。吳帥具有北京醫保,其醫保卡現在天壇醫院住院處留用。作為其經紀公司,我公司已開展內部募捐活動,且我公司及郭老師本人也將繼續向其提供一定程度的經濟援助,以期能夠對吳帥的后續治療起到一定程度的幫助。
之前吳帥之妻發起的“水滴籌”眾籌系其私人行為,經我公司與其溝通,家屬表示其對于現行醫療保險的相關政策了解不足,但現在其已經進一步了解了相關政策的內容,并對后續治療抱有信心。
對于吳帥之前受捐的款項,家屬表示將按照平臺規則由平臺方直接劃入醫院賬戶,用于吳帥后續的治療,且相關花費的明細將由家屬自行公開。
在此,我公司對于關心、幫助、捐助吳帥的人們表示最深切的感謝!愿我們大家的力量能夠幫助他渡過難關!
北京德云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2019年5月4日
吳帥是現德云社的演員,藝名吳鶴臣,北京人,1985年生, 2009年拜師。
4月8日,吳帥突發腦出血,目前已經住院一月。其家人在眾籌平臺發起眾籌,最高金額100萬元。
在熱心網友幫忙捐款、轉發的同時,也有網友提出質疑,稱吳鶴臣家里在北京有兩套房、一輛車,大病也有醫保,怎么會需要眾籌100萬?
對此,吳鶴臣的妻子@張泓藝昨日發微博回應稱,100萬是眾籌的上限額度,截至5月3日晚已經籌到148184元,籌集費用暫時夠用,水滴籌已經關閉。
網友質疑的兩套房子都是公租房,一套在父母名下,一套在爺爺名下,爺爺已經過世,兩套房子均無法出售。
車為婚前購置,家中有癱瘓病人,日常出行很是麻煩,何況家中還有兩個老人,從昌平南口到天壇醫院六十公里,車不能賣。自己并不存在騙捐、逼捐的行為。
今天上午,當地居委會也證實,眾籌人發布的情況屬實,社區也動員募捐了1萬多元。
據吳鶴臣父母所在社區居委會主任表示,吳鶴臣父母月收入不高,父親5000多元、母親2000多元,且吳父于2016年1月患腦梗,現為肢體重度殘疾。
據吳母透露,吳鶴臣本人月平均收入僅6000元,上月收入不足2000元,而家中的15萬元積蓄也已經全數用于本次治療。
相關評論:
原標題:馬上評|名人該不該眾籌?信息透明才能避免互相猜忌
最近,德云社成員、郭德綱弟子吳鶴臣突發腦出血,他的家人在網上眾籌100萬巨款。然而,很快有網友發現,吳鶴臣父母名下有兩套房,家中有一輛汽車,還有醫保。此消息一出,立刻在輿論場中引起軒然大波。
根據吳鶴臣妻子的說法,從發起眾籌到關閉捐款通道,在非常短的時間內,一共籌到了148184元。這不是一個小數目。顯然,這與吳鶴臣本身所具有的名人光環不無關系。不少網友之所以捐出善款,也是不希望這位演員從此告別舞臺。
可問題也就出在這里。同樣是尋助,名人發起的眾籌更容易得到高關注度,從而變相壓縮了普通人的發聲通道。在面對疾病、意外等災難時,誰更容易得到幫助?答案是不言自明的。平心而論,吳鶴臣離所謂“大咖”還有一定距離。試想,如果發起眾籌的是一位人氣爆棚的小鮮肉或小花旦,結果會是怎樣?而如果發起眾籌的是一位默默無聞的普通人,結果又會是怎樣?
在事件發酵后,德云社方面發布聲明,稱眾籌是吳家私人行為,郭德綱和眾師兄弟會向吳鶴臣提供一定程度的經濟援助。光是這一項,就已經是普通人不敢奢望的雪中送炭。要知道,名人本就擁有更多可以獲得幫助的渠道,在這一情況下,還要在平臺上擠占公共資源,是否合適?進而言之,名人該不該公開發起眾籌?如果要發起眾籌,是否能用更合理的方式?
事件發酵之后,吳鶴臣的妻子感到很委屈。一來,吳鶴臣的病情確實比較危重,急需大筆治療費用。二來,在她看來,捐款純屬自愿,并無強迫之意。從媒體披露的信息來看,為救治吳鶴臣,其家人也確實遇到了不小的經濟困難。所以,她在網上發文,表示“公道自在人心”。
但網友們更委屈。在吳鶴臣家人發出的求助帖下方的補充信息中,赫然寫著家里“無房產”,這一情況顯然與現實不符。捐款本屬善舉,誰都不希望自己的愛心被玷污。所以,網友們提出質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何況,既然吳鶴臣是名人,其家人就更有理由在尋求幫助之前,坦誠地說明真相。占據了更多資源,也就應該承擔更多責任和義務。這個道理,吳鶴臣的家人應該懂得。在信息不斷披露之后,吳鶴臣的妻子才試圖亡羊補牢,只會讓自己陷入被動。
眾籌平臺也覺得委屈。4日,該平臺表示,有房有車也可以發起籌款,而吳鶴臣家人勾選“貧困戶”是發起人誤操作。有房有車也可以眾籌,從道理上來說無可厚非。讓眾籌平臺一一審核求助者的所有信息,確實也是勉為其難。
但別忘了,吳鶴臣是一位名人,而不是一個無人知曉其來歷的普通人。如果連一位名人的基本財產情況也無法得到核實,那么眾籌平臺的條件審核,是不是太過敷衍?比方說,吳鶴臣家人表示,其在德云社呆了10年,工資是6000塊。向德云社核實一下該情況,并不困難。若眾籌平臺總是習慣性地兩手一攤,那么在今后的無數求助案例中,公眾憑什么投上一張信任票?
其實,眾人的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搶救一位年輕相聲演員的鮮活生命。但本應彰顯溫情的善舉,為何會淪落為一場各方之間的互相猜忌?說到底,這仍然關乎社會運行中的公平、正義原則。無論是知名演員還是平頭百姓,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獲得幫助的平等機會。(澎湃評論員 李勤余)
來源:中國普法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