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日報》報道,中國頂級刑偵專家烏國慶同志因病于2019年6月24日6時49分在北京去世,享年83歲。
烏國慶作為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刑偵專家,多年來參與偵破了幾百起在國內外有重大影響力的特大案件和疑難案件,被譽為“中國的福爾摩斯”,被公安部領導評價為“不可多得的人才”。
據公開履歷,烏國慶1936年12月5日出生,蒙古族人,是刑事技術高級工程師,公安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
烏國慶曾歷任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大要案處處長、助理巡視員、巡視員,是公安部首席特邀刑偵專家,國家處置爆炸恐怖襲擊事件咨詢組專家,同時擔任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國刑警學院等高校客座教授。
烏國慶曾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稱號;被公安部授予“全國公安系統一級、二級英雄模范”稱號;被人事部評為“全國優秀專業人才”;多次榮立一、二、三等功,并榮獲公安科學技術突出貢獻提名獎。
此外,他還主持研發了“爆炸現場再現法”,參與編寫了統編教材《刑事偵查學》、《爆炸犯罪對策學》等著作,并承擔了大量授課任務。
“政事兒”注意到,從事刑偵工作五十多年來,烏國慶參加偵破了不少“國字號”大案。比如武漢長江大橋的爆炸案、張君系列持槍搶劫殺人案、周克華案、馬加爵案等。
在偵破周克華案時,烏國慶曾親自到周克華的“住宿”現場偵查,對犯罪分子如何踩點、事先準備、如何作案、選擇何種交通工具逃離現場等,都進行了詳細反復的研究。“研究透徹之后,再考慮對這個案件選擇什么策略、什么方法、什么手段。”
據當時媒體報道,他連周克華走路是“八字腳”等細節都進行了研究。
他在接受采訪時說,對辦過的所有的案件的每一個細節,基本上都在腦子里,但在日常生活中,“我這個人挺馬虎的,家里事不怎么管。”
烏國慶表示生活中和辦案時的狀態不一樣,“辦案吶,他有個責任啊,我們辦案(出錯)的話,就牽涉到(可能)冤枉好人、放走壞人這個問題,破案的話不能再重來,所以我們的責任特別重大。”
1997年退休后,烏國慶仍然奮戰在一線,每年出差都在200天以上。他說:“從穿上警服的那一天起,我的命運就注定和刑偵聯系在了一起。”
“政事兒”注意到,現任公安部刑偵局局長劉忠義,正是烏國慶的愛徒。烏國慶在退休時向公安部領導推薦劉忠義:“公安部尤其需要能夠靜下心來搞案件、有實力的專家,劉忠義就是這樣的人。”
“政事兒”(微信ID:xjbzse)撰稿/許騰飛 校對 何燕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