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宏觀經濟形式不佳,疊加原生反替代,以及進口低價貨源沖擊,上半年再生聚酯產品成交重心全線下滑。展望下半年,貿易問題不確定性仍存,需求端向好預期不強,而禁廢時代,再生瓶片供應大幅放量的概率不大,再生化纖廠家運營壓力凸顯。價格方面看,年初高點將是下半年行情的阻力點位,突破需外圍更多利好提振。
回顧篇:
1、 價格同環比雙降
上半年再生聚酯市場行情不佳,主流產品同環比皆出現雙降。年初市場價格處于年內高點,3月出現一輪下跌,而5月的第二輪下跌幅度更大,6月下半月市場出現反彈行情。整體而言,上半年再生聚酯產品經歷兩跌一漲,成交重心下滑。
2019年上半年再生聚酯產業鏈主流產品價格變化對比表
再生聚酯主流產品下跌幅度參差不齊,再生普纖及再生PET跌幅均超10%。再生長絲作為產量最小且波動最頻繁的品種,市場價格變化不大。值得注意的是年初再生普纖價格明顯高于再生長絲,至二季度末,再生長絲價格反超再生普纖。
2、與新料價差降至低點
2019年上半年聚酯切片與再生瓶片的平均價差在246元/噸,其中1月份市場價格倒掛較為明顯,5月中下旬也出現短時間倒掛的情況。6月下半月新料大幅上漲帶動再生瓶片行情上揚,二者價差也不斷擴大至年內高點。禁廢以后,聚酯切片與再生瓶片進入低價差時期,合理價差降至500-600元/噸。上半年二者平均價差相對低位,低價差時期,部分再生化纖企業購進聚酯切片配合生產。
圖3
2019年上半年滌綸短纖與仿大化的平均價差在412元/噸,價差低點在200元/噸,此時下游對再生產品的采購情緒明顯降低,新料的反替代得以體現。相比其他品種,再生普纖與滌綸短纖的替代關系最為直接,數量最大。再生普纖成為跌幅最大的再生品種,與滌綸短纖的壓制也有一定關系。
3、利潤下滑 原料優于化纖
圖4
從利潤方面來看,上半年主流產品平均利潤同比皆有下滑。原料再生PET尚可保持盈利狀態,化纖品目全部陷入虧損局面。再生長絲利潤最差,上半年理論虧損393元/噸,其次是再生普纖,以往盈利最好的再生中空也陷入虧損。禁廢時代,再生PET供應一直保持相對緊張的狀態,廠家話語權有所加重,實際盈利尚可。而再生化纖市場要面臨需求、原料以及新料的多重壓力,盈利狀況難以理想。
圖5
1-5月其他初級形狀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新料+回料)累計進口30.35萬噸,同比增加105.30%。以顆粒及凈片為主要的形態,再生PET進口數量增幅明顯,但相比之前廢碎料200多萬噸的進口,目前數量基數較低,進口貨源對國內市場影響不大。
圖6
1-5月未梳聚酯短纖(新料+回料)累計進口8.69萬噸,同比增加20.98%。相比原料再生PET,再生化纖的進口增幅較緩。其中再生中空進口增速稍快,特別是東南亞貨源。一季度末,部分進口再生化纖價格低于國產800-1000元/噸,對國產貨源的沖擊以及市場心態的影響較大。但從數量上看,實質進口總量并不多。
展望篇:
外圍及相關產品:減產國減產繼續,加之夏季出行高峰帶動下美國原油庫存有望持續降低,而美國原油產量在短期內很難出現大幅增加,7月油價將會逐步回暖。當前PTA現貨市場供應緊張,加之后續存在福化檢修計劃,PTA仍將保持強勢。目前再生聚酯產品與原生聚酯保持偏高價差水平,三季度新料將對回料推動力加強。
政策面:生活源及工業源廢塑料已被全面禁止進口,但仍有一些不法分子心存僥幸,在利益的驅使下,進行違法走私活動,年內海關核查力度不斷加碼,著力打擊走私活動,將洋垃圾拒之門外。包括再生顆粒以及凈片的進口都處于嚴查狀態,下半年基調不改,再生PET進口難以井噴。另外,國內的環保督查持續,不合規的小微型清洗廠仍將被不斷整改升級。
供需基本面:供不應求背景下,即便是進入夏季供應旺季,瓶片放量空間依舊不大。加之,進口數量有限,預計7-8月再生瓶片供應稍有增多,但四季度緊張局面或有加劇。今年終端紡織企業成本及銷售壓力凸顯,下半年貿易爭端仍存變數, 短單、小單占比擴大,需求端難明顯的向好預期。
綜合看來,從新料目前情況看,成本端偏強,這與2018年夏季行情有些許類似,但力度及幅度難及去年。7-8月是紡織行業傳統淡季,加之限電等因素影響,終端市場開工或有下滑趨勢,需求難以持續跟進的情況下,市場將逐漸回歸基本面。年初高點將是下半年行情的阻力點位,突破需外圍更多利好提振。
文|張揚
來源|卓創資訊
卓創塑料
解析產業動態
點擊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