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市政府發布氣候型病害預警
4月30日,涿州市農業農村局植保植檢站發出病蟲情報:警惕小麥赤霉病發生流行積極做好小麥中后期病蟲害綜合防控。
小麥赤霉病別名麥穗枯、爛麥頭、紅麥頭,是一種典型的氣候型病害,小麥抽穗至揚花期是赤霉病侵染感病的最適時期,尤其是揚花期小麥最易感病,小麥抽穗揚花期若遇陰雨天氣,日照不足5小時/天,平均溫度15℃以上時,將有大面積發生流行的可能。一旦暴發流行,不但影響小麥產量,其病菌產生的毒素更是嚴重影響小麥產品質量。
一、小麥赤霉病發生預警 。由于我市小麥常年連作及連年秸稈還田,赤霉病病原菌在田間逐年積累增多,再加上我市小麥主推品種對赤霉病抗性較差,因此在氣候條件適宜時利于該病發生流行。我市小麥抽穗揚花期在5月上旬至5月中旬,據氣象部門預報,5月上中旬我市多陰雨天氣,極有利用小麥赤霉病發生流行,廣大農民應引起高度重視。
二、預防小麥赤霉病。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小麥抽穗揚花期一旦遇連陰雨或連續結露等適宜病害流行天氣,立即組織施藥預防,降低赤霉病流行風險。選用氰烯菌酯、戊唑醇、丙硫菌唑、多菌靈等單劑及其復配制劑噴霧,并注重輪換用藥和混合用藥。
三、適時開展小麥中后期病蟲害綜合防控。小麥抽穗揚花期不僅是預防赤霉病關鍵期,也是小麥其它病蟲害的防治關鍵期。此時應以小麥赤霉病預防控制為重點,因地制宜,合理選用和科學混配防控藥劑,兼顧做好吸漿蟲、麥蚜、紋枯病、莖基腐病、白粉病、葉銹病等小麥重大病蟲害防控。同時,注重防病治蟲和控旺防衰相結合,藥肥混用、保粒增重。提倡使用自走式噴桿噴霧機以及植保無人機等高效植保機械開展綠色防控,保證生態安全。
來源:涿州發布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