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又能想到,就在前幾天,進口游戲版號已經恢復發放,首批30個版號于3月29日獲批,包括5款端游、3款主機游、22款手游。
距離上次審批進口游戲版號的時間為2018年2月11日,一年,就這么過去了。
因為進口游戲恢復審批,中國股市游戲題材也得到了不錯的漲幅,6家獲得游戲版號的A股公司紛紛翻紅。當日,驊威文化(4.90 +10.11%,、天舟文化(5.57 +10.08%、游久游戲(4.92 +10.07%、中青寶(13.34 +9.98%)等上演漲停潮。
進口游戲審批收緊,其實也有道理,17年進口游戲超過467款,有不少都是披著洋人皮進來念經的黑心商人,游戲多則多,好玩的卻沒有幾個,玩來玩去無非就是美術品質和題材的差別,游戲行業變成徹底的題材炒作紅海。
所以此次獲批的進口游戲版號雖然不多,但是進口游戲版號的恢復給整個游戲行業吃了一顆“定心丸”。一方面,行業在一年的管控下恢復有序,另一方面,這也意味著政策層面打開了游戲行業快速發展的發令槍。
在此之前,由于魚龍混雜,中國游戲行業的流量價格持續上行,導致游戲的拉新成本不斷升高;再加上端轉手和頁轉手紅利消失;手游在類型上的創新走入深水區,新游戲創新乏力,整個市場雖然熱鬧,但真正想做游戲,做好游戲的人卻苦不堪言。
隨著18年國家的正式調控,游戲行業除了收緊褲帶過日子外,也走出了自己的特色道路,比如18年游戲出海,就為中國游戲賺足了外匯。逼一逼,才能有進步,總待在舒適區里搗鼓流量生意,難免中國游戲行業失去了發展動力。這么來看,18年國家的嚴格管控,其實對游戲行業也是一件好事。
所以再看看恢復版號審批,下放進口版號的2019年,這一年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將是游戲行業集中度提高、公司持續分化的一年。受益的主要是兩類公司:第一是優質內容開發商,代表是世紀華通、金山軟件、完美世界、游族網絡;第二是具備鮮明特色的垂直開發商和發行商,代表是B站。“內容為王”和“垂直品類為王”的邏輯將同時成立,缺乏特色的公司將舉步維艱。
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隨著監管的持續深入,行業自律的持續調整,可能就不在出現。在良性環境下有序發展的游戲行業,增長迅速,品質驚人。而這一切,與主管部門的嚴格調控脫不開關系。短期看行業增長受到停滯,可放長遠看,這才是真正讓行業持續百年的大計!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