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長沙6月20日電 “有色金屬之鄉”湖南郴州,迎來了綠色礦山“樣板間”。“第四屆中國膏體充填采礦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郴州桂陽召開的湖南黃金寶山礦業現場觀摩會上,國際領先的高濃度全尾砂膏體充填裝備及技術,在湖南首次建成和應用。這意味著,湖南礦山綠色安全高效開采建設邁入新階段。
寶山礦業為我國大型Ⅱ類礦山企業,是湖南省主要的鉛鋅原料生產基地。在其礦區內,還建有“國家礦山公園”科普基地,是一座風景美麗的綠色礦山。不過,美麗礦山也有“難言之隱”。隨著開采的推進,礦區尾礦庫尾砂“庫存”漸滿,亟需“清庫存”;礦石以鉛鋅為主,但金、銀等“附屬”金屬較多。礦石品位高,伴隨帶來了周邊圍巖較不穩固的特性,易于導致采空區坍塌等問題。原有的人工廢石非膠結充填法,從安全、環保、效率等方面,均不適應現有生產。
為提高充填效率,更綠色安全的開采,延長礦山服務年限,2013年中南大學在《高效多功能組合充填工藝技術研究報告》中提出,建議采用高濃度全尾砂膠結充填系統和工藝,提高充填質量,降低礦石損失率和貧化率。最終,投資3000多萬的全尾砂膏體充填項目啟動,由擁有該充填工藝五大核心裝備及核心技術的飛翼股份有限公司實施。
據悉,飛翼股份是我國礦山綠色開采行業的龍頭企業,自主研發了高濃度全尾砂膏體充填中的尾砂濃密、攪拌制備、充填泵送、管路及閥組、中央集中控制系等5大子系統,從源頭解決了各子系統間不兼容難題,實現了系統集中、高效和管理便利性,和系統運行可靠性。截至目前,該充填技術及成套裝備,已在中國黃金、中國五礦、湖南黃金、老撾鉀礦等100多個國內外不同地質條件下的金屬礦、化工礦和煤礦企業應用。
“項目正式啟動后,礦區一廢兩治將獲得更大進步。”寶山礦業副總經理龔勇兵說。在克服今年南方雨季雨量特別多等困難下,飛翼股份按時完成了充填裝備的落地和建設,設計充填能力達每小時80立方米。龔勇兵介紹,采用該工藝后,可將尾礦庫中40%的尾砂回填,有望將礦山服務年限增大一倍。同時,隨著這套先進充填工藝和裝備制造的越來越成熟,建設成本比過去降低了40%,運營成本減少了三分之一以上,也讓這種充填中的“貴族”,能被大部分礦區“消費”,對綠色礦山建設的推廣有更積極的促進。“以每小時充80立方計算,將2000立方尾砂回填,采用原有方法需1個月,現在只需25個小時左右。原充填方式需30-40個人工,現在僅需12人,且僅2-3人下井工作即可。高濃度膏體的充填,不僅讓充填后的采空區很‘結實’,還不會因雨水沖刷、滲透土地,而帶出尾砂中的重金屬,無充填后的二次污染風險,是真正綠色安全高效環保的開采方式。”龔勇兵說。(駱國平 俞慧友)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