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的食品就不是食品。
▼
2019年6月7日,我們將慶祝首個“世界食品安全日”。安全的食品對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兩個主要目標至關重要,即零饑餓以及良好的健康與福祉。
為什么食品安全對你很重要?
不安全的食品可導致從腹瀉到癌癥等200多種健康問題,給人類健康和經濟造成重大損失。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因食用被細菌、病毒、寄生蟲或化學物質污染的食品而患病的人數超過6億,致死的人數為42萬。其中5歲以下兒童就占了40%,造成每年12.5萬孩子死亡。
每年全球有70萬人死于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相關感染。改進食品和農業領域的衛生操作,有助于減少食品鏈和環境中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的發生和擴散。
從經濟損失的角度來看,世界銀行的數據表明,僅對中低收入經濟體,每年不安全食品造成的生產力損失就達到約950億美元。不安全食品還限制了貿易發展。
沒有食品安全就沒有食品保障
不安全的食品就不是食品。當所有人在任何時候都能夠實際獲取且在經濟上有能力負擔能夠滿足其積極健康生活所需要的飲食時,食品保障才得以實現。食品保障包括四大要素:充足的、可及的、可用的、穩定的。食品安全對食品保障至關重要。
食品安全是從生產到消費的共同責任
食品安全是每個人的責任。對食品安全來說,食品供應鏈所有參與者的廣泛合作和貢獻及良好的管理和規章制度都至關重要。
投資可持續的食品安全體系可造福人民
在食品安全能夠有保障的前提下,人們才能夠攝取所需的營養,從而促進人類的長期發展。食品安全還能夠推動經濟發展和減貧,尤其是在農村地區。
投資消費者食品安全教育能夠有望減少食源性疾病,使每一塊錢的投資獲得高達十倍的回報。
實行“同一個健康”方針,改進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不止針對餐桌的食物,更與整個環境體系息息相關。動物和環境健康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不少病原體能夠通過直接接觸或通過食品、水或環境由動物傳播給人類,從而影響用公眾健康和社會經濟福祉。
食品法典標準有助于保護健康和促進貿易
食品法典委員會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共同管理,負責制定基于科學依據的食品標準、指南和行為守則,確保各國通過解決污染物、衛生操作、標簽、添加劑、檢驗和認證、營養以及 獸藥和殺蟲劑殘留問題,達到食品安全和質量要求。
我們能夠做些什么?
1. 安全保障
政府必須確保所有人都能獲取安全和營養的食品。政策制定者可促進建立可持續的農業和食品體系,推動公眾健康、動物健康和農業等部門開展跨部門合作。
2. 安全種植
農業部門和食品生產者需采取良好做法。必須采取合適的耕作方法,以確保當前全球安全食品供應充足,同時減緩對未來的氣候變化和環境的影響。
3. 安全存儲
經營者必須保證食品安全。預防性控制措施可以解決大多數食品安全問題。從加工到零售,各個環節的所有經營者都必須確保遵守“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HACCP)”等體系要求。HACCP體系能夠識別、評估和控制從初級生產到最終消費階段的所有環節存在的嚴重食品安全隱患。
4. 安全檢查
所有消費者都有獲取安全、健康和營養食品的權利。應賦權消費者,使其及時獲取相關營養和疾病風險信息,助其自行選擇健康食品,并支持建立事關地球未來發展的可持續食品安全體系。
5. 團結協作,促進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必須在多層面攜手合作,既包括政府內部跨部門合作,也包括應對食源性疾病暴發時進行跨國合作。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