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高明人大)
“盼了十多年,這條‘斷頭路’終于要打通了。”昨日,高明區人大代表、荷城街道育才社區黨委書記何永泉在調研過程聽到匯報后,內心很是激動。何永泉提到的這條路,是該社區連通江山村、勤學村等城中村以及小區、學校的出行要道——萬成路。
(作為高明區人大代表督辦的“四好農村路”項目,楊更線已建成投用)
過往,萬成路是一條坑洼泥路,給居民出行造成許多不便。群眾正犯愁,好消息來了。今年,高明區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首次推行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區政府10件民生實事首次由區人大代表票決產生,新建、改造一批城市“破損路”“斷頭路”就是其中之一。為督促各部門解決好這些民生實事,今年6~7月,高明區人大常委會組織開展一系列調研活動,聽取部門匯報。
調研期間,人大代表獲悉,萬成路項目全長0.447公里,已于今年3月動工,目前完成總工程量約40%,計劃今年9月底完工;“四好農村路”完成6.8公里改造,今年將超額完成任務;中心城區餐廚垃圾集中處理一體化中心從謀劃、考察、施工到竣工投入運營僅花3個月時間……事實上,多項民生實事項目順利開展的背后,是涵蓋征集、票決、實施,再到監督、測評等一整套完善流程的推動。
據悉,根據上級人大推動縣鄉人大工作實踐創新的相關要求,高明區人大常委會結合全區實際制定了《佛山市高明區人大常委會關于政府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的試行辦法》,明確將民生實事項目的各環節引入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軌道上來,通過合法程序把政府民生實事項目決定權、監督權交到人大代表手中,推動人大監督由“事后跟進”變為“全程參與”。
前期,區政府通過多種形式和渠道,共征集到意見建議113條,經過認真篩選和完善,確定13個項目作為2019年度民生實事候選項目。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期間,代表票決出來的10件政府民生實事項目,則由區政府組織實施。區人大常委會把監督民生實事項目實施列為年度監督工作重點,建立健全監督政府民生實事項目制度,安排區人大常委會相關工作機構定期組織人大代表開展調研、視察等監督活動。
人大對民生實事項目的監督形成一種“閉環”模式:民生實事由人大代表票決產生;年中,人大將聽取和審議區政府實施民生實事項目進展情況報告;年底,則組織人大代表測評會,對民生實事項目實施情況進行滿意度打分,測評結果向全體區人大代表公布,整個監督流程完整有效,保障了民生實事的落地結果。
編輯 | 高明人大
來源 | 佛山日報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