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八九十年代,韓國經濟飛速發展,GDP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成為現在的工業化強國。也正是在快速工業化的階段,韓國的空氣質量也持續惡化,根據2017年2月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韓國是經合組織中空氣質量第二差的發達國家。
而韓國媒體和民眾認為,國內的霧霾主要來自鄰國的風,而不是該國工業區和發電廠排放的污染氣體。此前,一些韓國民間團體還就霧霾問題向韓國法院起訴韓國和中國,要求賠償每個韓國人300萬韓元。但實際上,韓國公共媒體研究所研究員李庚樂博士指出,造成韓國霧霾的因素中,源自中國的因素僅占30-40%,剩下的都是國內產生的霧霾。
韓國的垃圾處理亂象
據塑料和橡膠機械制造商協會稱,2015年韓國人均塑料消耗量約為132千克,超過美國和中國。此外,據2016年的一份政府報告,韓國是全球最大的一次性塑料產品消費國,每人每年98.2公斤。
那么韓國規模巨大的垃圾都去哪兒了呢?由于韓國政府只處理固定數量的垃圾,因此在往年韓國會出口大量廢料到中國和東南亞國家。但從2018年起,中國宣布不再進口4大類共24種洋垃圾,從韓國到中國的塑料廢物出口下降超過90%,回收價格也持續下跌,回收品黑市也應運而生,以低于市場價格的價格收購大量垃圾,并且非法堆放并焚燒。
據CNN報道,韓國慶尚北道義成郡的垃圾堆從去年12月就開始燃燒垃圾,燃燒產生的灰燼嚴重影響了當地居民的生活。更糟糕的是,盡管燒了好幾個月,但想要把該垃圾山所有的垃圾都燒掉需要5年的時間。
目前,韓國有120萬噸非法棄置的垃圾,填埋造成的土壤、地表水污染,以及焚燒造成的空氣污染都使韓國民眾苦不堪言。
解決辦法收效甚微
為了減少回收站處理垃圾的壓力,從去年8月起,韓國開始禁止所有咖啡館使用塑料杯,認為塑料杯只能在外賣派送時使用,店內顧客必須使用非塑料杯,而違規的咖啡企業將被處以200萬韓元的罰款。另外,韓國還鼓勵企業使用紙袋和紙盒,而違反規定的企業將面臨30萬韓元的罰款。
除了減少國內可回收垃圾數量外,和大多數發達國家一樣,韓國也向東南亞國家出手了。2017年,韓國向菲律賓出口了4397噸塑料廢物,到了2018年,這個數量增長了一倍多,截至2018年9月,韓國已經向菲律賓出口了11588噸塑料。
不過菲律賓并不是一味接受全部的垃圾,根據《生態固體廢物管理法》和《有毒物質及有害廢物和核廢物控制法》規定,菲方對有毒有害廢物進行管制,禁止進口國外相關垃圾。
而一些韓國企業并有把這當回事,將含有聚苯乙烯的泡沫塑料、紡織品、電子廢物、噴霧罐和其他化妝品標記為“塑料合成薄片”,運往菲律賓。這令菲律賓非常不滿,今年1月棉蘭老島港口的51箱垃圾均被退回韓國。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是韓國,類似的事加拿大企業也做了。2013-2014 年間,一家位于渥太華的公司將103 個集裝箱約2500噸生活垃圾標記為“可回收塑料”運往菲律賓。直到目前,仍有77個裝滿垃圾的集裝箱停靠在馬尼拉的港口。
雖然菲律賓強烈要求加拿大運回垃圾,但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表示,這些垃圾來自私營企業而非政府,運回垃圾“理論上”是可能的,但必須解決“法律障礙和限制”。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