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激發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創新創造熱情,引導青年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效工作,北京林業大學組織評選2018年度優秀科技人才和科研先進管理人員及先進集體。園林學院孫明老師榮獲北京林業大學2018年科技之星榮譽稱號;李方正老師榮獲北京林業大學第七屆優秀青年科技論文獎一等獎,殷煒達、孫麗丹、孫明、張云路四位老師榮獲二等獎;宋文老師榮獲科技管理先進工作者;園林學院榮獲北京林業大學科技管理先進集體。
孫明
個人簡介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教授,博導,美國佐治亞大學 訪問學者。
先后主持參與完成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10余項;發表論文40余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8項,獲得國家植物品種授權23項,副主編著作2部;參與制定相關標準4項;2011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2013年獲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2012年獲家騏云龍青年教師教學優秀獎,2013年獲得北京市“青年英才計劃”支持,2016年美國佐治亞大學留學訪問一年。
研究方向
園林植物資源與育種
參評論文
過表達‘西伯利亞’百合的LiDXS 和 LiDXR基因使得煙草花中萜類含量增加
百合是著名的切花,釋放大量的揮發性有機物化合物,主要是單萜類化合物,如月桂烯羅勒烯和芳樟醇。為了了解百合花香單萜合成的分子機制,我們以濃香型百合‘西伯利亞’為材料,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獲得MEP途徑中的兩個關鍵酶基因, LiDXS和LiDXR。實時熒光定量顯示, LiDXS和LiDXR基因的表達水平與單萜類化合物的釋放在不同花器官和不同開花階段呈正相關,表明這兩個基因可能在單萜合成過程中起關鍵作用。亞細胞定位結果表明LiDXS和LiDXR定位在葉綠體中。LiDXS和LiDXR轉基因株系的花中比轉空載的煙草的花中二萜--香紫蘇醇的釋放量增加。同時,在LiDXR轉基因株系中,單萜--芳樟醇和倍半萜--石竹烯的釋放量增加,而在LiDXS轉基因的一個株系中石竹烯的釋放量增加,表明這兩個基因在轉基因煙草的花香物質合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總之,最終結果表明, LiDXR基因可以促進百合‘西伯利亞’中的單萜生物合成;但是LiDXS在單萜生物合成中的作用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李方正
個人簡介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國家林草局美麗鄉村與鄉村振興創新聯盟副秘書長,《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審稿人、《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審稿人、《北京林業大學學報》《中國園林》、《風景園林》審稿人。
研究方向
生態系統服務評估與應用;風景園林與健康
參評論文
中國經濟發展是否改善了城市綠化?289個城市的空間回歸模型分析
論文摘要
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展,中國各城市的綠化呈現出了顯著的差異。然而,有關中國城市綠化空間分異的研究卻相對較少,而且對于影響中國城市綠化的主要因素也還沒有一致的結論。本研究根據中國2014年的289個城市的污染物排放清單數據,利用莫蘭指數(Global and local Moran's I)計算和分析城市綠地率、城市綠地覆蓋率以及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的空間分異格局和其他空間相關特征。然后使用最小二乘法、空間誤差模型、空間自回歸和地理加權回歸來量化中國經濟對城市綠化的影響和空間變化。上述結果可以看出:(1)在六個變量中,人均GDP對兩個綠化指數均有正相關性,而城市化率、第二產業、城市土地面積和人口密度對城市綠地率和人均公共綠地面積有著相反的顯著性。(2)綜合各種模型后,人均GDP、人口密度和城市土地面積對城市綠地率的影響相似。(3)與城市綠地率的估計值相比,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的參數顯示出了更為顯著的結果,表明經濟因素與人均綠地面積之間的關系更為密切。(4)有關經濟因素對兩個綠化指標的影響,其中城市綠地率受所有因素的影響,而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受人均GDP的影響。(5)GWR模型表明:第一,城市綠地率與西北部地區的城市社會經濟因素密切相關。城市化率的空間分布表明對東北地區城市的負面影響相對較大,而對西部地區的影響較小。第二產業比例對中部地區和長江流域,特別是甘肅、寧夏、陜西和四川等省的城市綠地率有正向的影響。第二,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在南部沿海地區和中國北部中部,特別是內蒙古、廣東、廣西、寧夏和陜西省人均GDP和社會經濟因素與人均公共綠地面積之間的相關性相對較高。表明城市化對于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的影響與城市綠地率剛好相反,而且這個影響對內蒙古、新疆和甘肅等地較大,而對云南等卻幾乎不受影響。人均GDP在中國中部城市的影響相對較大,人口密度呈現出相似的空間格局。
本文通訊作者 李雄教授
殷煒達
個人簡介
新領域創成研究科博士畢業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副教授、日本建筑學會會員 、《Internatioan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雜志審稿人。發表SCI論文5篇,國內規劃設計類核心期刊論文10余篇。
研究方向
城市生態規劃設計,區域綠地系統規劃,景觀生態設計等
參評論文
景觀連通性作為綠色空間的工具對北京市海淀區綠地的評價與優化
論文摘要
城市建設的需求給生物多樣性保護帶來了越來越大的壓力。在我國,由于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景觀破碎化對生態系統造成了巨大的破壞。本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區為研究區,通過形態空間格局分析(MSPA)、連通概率分析(PC)和最小成本路徑分析,區分了景觀連通性維持的重要斑塊和走廊。我們從現有的景觀建模后研究了兩個參數:阻力值和距離閾值。提出了一種多物種生態網絡識別的范式,為景觀建模和綠地規劃提供依據。
孫麗丹
個人簡介
教授,主要從事梅花種質資源挖掘與育種、木本植物復雜性狀遺傳機理解析等研究。
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國家自然基金面上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和北京林業大學青年教師科學研究中長期等研究課題,參與國家863計劃、科技支撐計劃、林業公益性行業專項等8項研究課題。發表SCI文章20篇,其中第一作者和共同第一作者有15篇,IF>5論文9篇,IF>10論文4篇,影響因子共為108.31,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項和梅花新品種保護1個,參與制定林業行業標準2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等10項國家級、省部級和校級學術獎勵。在構建梅花全基因組精細圖譜、梅花全基因組關聯分析、定位異時性基因統計模型和木本植物復雜性狀系統定位等方面取得創新性研究成果。
研究方向
花卉種質資源與育種,梅花基因組學與分子遺傳學研究
參評論文
HpQTL:計算異型葉遺傳構成的幾何形態測量平臺
論文摘要
異型葉,即植物中葉片的形態變化,是應對環境變化的一種反應。但是,異型葉植物受基因控制的程度,以及每個潛在基因如何對異型葉植物的變異產生影響知之甚少。本研究描述了一個幾何形態計量學模型,該模型能夠對植物異型葉進行量化,并通過在遺傳圖譜和關聯分析中應用該模型,構建一個基于R的計算平臺,即為HpQTL。HpQTL可以在整個基因組中定位介導異型葉變異的特定數量性狀位點。利用計算機模擬,驗證HpQTL的統計特性。通過對梅花異型葉的數據分析,證實它的生物學相關性。HpQTL不僅為異葉植物及其遺傳結構的定量分析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也為全基因組關聯分析提供新的途徑,為剖析植物發育和進化的程序性調控奠定基礎。
張云路
個人簡介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學術部副部長、中國林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園林》審稿人、《風景園林》審稿人、《西南林業大學學報》審稿人。
研究方向
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城鄉綠地系統規劃、鄉村人居環境
參評論文
基于城市綠地系統優化的綠地雨洪管理規劃研究——以通遼市為例
論文摘要
綠地作為城市空間中調蓄雨洪的重要載體,在我國海綿城市建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當前海綿綠地建設多是宏觀概念提出或微觀局部技術改造,缺少城市綠地系統角度對于城市綠地雨洪管理功能的體系研究。在基于城市綠地系統優化下開展城市綠地雨洪管理功能的專項探索,以通遼市為例提出綠地雨洪管理規劃原則、內容和方法,從城市綠地系統角度探索城市雨洪管理功能指引。既能夠科學理性地呼應當前海綿城市建設的熱潮,也為優化我國城市綠地系統規劃以應對城市新問題提供一定的參考。
本文通訊作者 李雄教授
本次評選旨在交流科技創新進展,激勵原始創新,總結凝練科研成果,提升科學研究水平,樹立科研典型,激發青年科技工作者科研熱情,構建潛心研究的科研氛圍。通過評選使一批能夠扎實科研、潛心研究、并取得一定科技成果的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脫穎而出,與此同時也肯定了我院科研管理工作成績。學院的科研工作離不開全院師生的共同努力,再次恭喜獲獎的5位教師,愿我院科研領域師生在2019年再創佳績。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