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銀行咋就給他們貸款?也沒見他們拿東西抵押嘞,利息還低!”
5月16日,安徽省壽縣豐莊鎮曹洼村的黨群服務中心內,座無虛席。當天,壽縣農商銀行正在這里舉行“整村授信”啟動儀式。幾位村民圍坐在一起“交頭接耳”,瞅著臺上10名同村農戶獲得低息信用貸款,他們不免有些“眼紅”,“要是銀行也給咱家貸款,蝦塘擴大規模就有指望了”。
實際上,他們的“眼紅”完全沒有必要。今年,壽縣農商銀行在曹洼村開展“整村授信”試點,全村授信總額達到4000萬元。曹洼村1067戶村民,只要沒有征信“污點”,都有資格申請信用貸款。根據用途的不同,貸款額度和利息有所不同。
“2018年下半年,為助力壽縣‘摘帽’,為鄉村振興插上金融‘翅膀’,我們就開始謀劃‘整村授信’工作。”在壽縣農商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王永江看來,無論是脫貧攻堅還是鄉村振興,都離不開產業這一“牛鼻子”,而產業發展需要借力金融。他說,以往的涉農貸款要么需要足額抵押物,要么額度偏低,并不符合農村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
“‘整村授信’通過對村兩委、村集體、村民家底的摸排,給予整個村子一個信用貸款額度。農戶有資金需求時,可以向行里申請貸款,由于前期已經進行過摸排,放款十分及時,并且能夠做到一次授信,多次使用。”王永江告訴人民網安徽頻道記者,之所以選擇曹洼村作為試點,是因為該村村集體和村民負債情況良好,村兩委班子年輕、有想法、有能力,村里的基礎設施完善。更為關鍵的是,曹洼村產業發展如火如荼,村里有30余戶稻蝦混養大戶,面積超過2000畝,另有不少生豬養殖大戶。“在這樣一個村子做試點,既貼合當地需求,又有利于業務的推開。”
記者了解到,“整村授信”支持的農戶,大多是新型農民,他們是鄉村振興的“主力軍”,更能通過自身發展,帶動貧困戶脫貧和鄉村發展。在具體操作方面,“整村授信”模式下的貸款,農戶可以通過手機銀行自主辦理。
“當前,我們發放的貸款額度集中在10萬元以內,后續會根據農戶需求的不同來調整額度。”王永江說,壽縣農商銀行會集中精力做好試點工作,如果效果不錯,一旦時機成熟,將在全縣范圍內進行推廣。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