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垃圾分類“新時尚”走進“新農村”
文:姚雨晴喻海媚
圖:朱偉宏李攀
上海正在進行的強制垃圾分類,引發了全民關注“垃圾分類”熱潮。在這股熱潮中,7月5日,旌德縣住建局團支部走進了廟首鎮練山村,與團縣委、廟首鎮團委共同開展了“垃圾分類”的學習交流活動。活動通過垃圾分類“新時尚”的熱潮,讓縣鎮村青年們更好地走進“新農村”,讓美麗鄉村建設的理念走近了大家,多一點環保知識、增加一些綠色行動。同時,也給青年朋友搭建了可以互相展示與學習的平臺。
活動伊始,現場響起的走紅網絡的《上海灘》版“垃圾分類”歌,通過魔性又好記的歌詞旋律,讓大家一下子進入了垃圾分類的世界。
活動中,大家學習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和上海垃圾分類中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濕垃圾、干垃圾“四分法”的具體區分方法以及及安徽生活垃圾分類方法,并且將兩者進行橫向對比,分析不同之處。并通過解讀《宣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送審稿)的若干重要條例,進一步加深大家對垃圾分類這項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活動以廟首鎮練山村現行做法為例,展示了練山村每家每戶編號配備的“可腐爛”、“不可腐爛”垃圾桶。通過展示,大家了解到了這種形式的垃圾分類不僅方便村民領會,也推進了農村垃圾更好地做好源頭處理,對當下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活動中還發放了垃圾分類、五清一改、環保綠色貼士等有關宣傳單頁。
活動中,大家還談到了力所能及的環保小事,通過從“衣食住行”中舉例子的方式,讓“環境是大事,扔垃圾是小事,大事要從小事做起”的環保理念更加生動可感,引人思考,并現場舉辦了知識有獎競答和智力游戲。知識競答分別評出了一二三等獎并進行了頒獎,獎品分別是可降解垃圾袋、環保餐盒、餐具及環保袋等,旨將環保進行到底。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