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五部委聯合發文,全面鼓勵醫生開診所,并且宣布將在10個城市開展試點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點擊藍字查看詳情:開診所新規
政策無疑是振奮人心的,但就現階段而言,診所在中國醫療體系里依然微不足道。而縱觀英國、德國、法國、日本,大部分的門診都是在診所完成。
尤其是我們的鄰國日本,醫生私人診所更是遍地開花。根據2015年日本官方統計資料顯示,全日本擁有8480家醫院、100995家診所、68737家口腔診所、58326家藥房。這一情況,與我國大相徑庭。
那么,日本為什么會有這么多醫生開診所,在日本開一家診所,流程又是怎樣的,跟國內的醫生開診所又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呢?
在日本,私人診所遍地可見,甚至比便利店(7-11,Lawson,Family Mart)還多。
為什么日本的私人診所這么多,因為日本有錢人多?當然不是!
◆ ◆ ◆ ◆
醫保體系較為完善
Medical care
◆ ◆ ◆ ◆
在日本的診所看病(不包括美容整形診所,日本的美容整形外科絕大部分是完全自費,因為它不屬于普通疾病的治療范疇)都可以使用大醫院就診時使用的醫療保險,也就是患者根據年齡和背景的不同,只需要負擔0-30%的費用(通常醫保負擔30% ,高齡患者負擔10-20%,生活保護以及單親媽媽大部分治療都是零負擔,另外兒童就診也有費用上限,大概也就是人民幣幾十塊錢),并且很多社會上的保險也可以和一般的醫保重復使用。
另外,正骨院在日本也是屬于醫療機構,也是可以使用醫療保險的。
◆ ◆ ◆ ◆
醫療機構分工明確
Medical care
◆ ◆ ◆ ◆
在這里所說的診所,其實只是廣義的診所,更確切的說是診所和醫院的統稱。
如下圖所示,日本把醫院和診療所的稱呼按照下列功能分別開來,從上到下包括法律規定、醫師的最低配置、通常的稱呼、一般特點以及全國數量等。
其中醫師資格考試當中最常出現的指標就是床位的不同,醫院是20張床位以上,而診療所是19張床位以下。
據了解,日本的大醫院,特別是大學醫院不接受直接來醫院就診的患者,只接收有介紹信的患者,通常需要下一級的醫院開出介紹信(這里的介紹信不是七八十年代咱們父輩結婚用的介紹信,而是證明在小醫院或診所就診過的文件)。什么情況下才會開介紹信?當患者病情較為嚴重,下級診所或醫院無法進行診斷及治療時,下級醫院的醫生都會把自己的判斷和請求寫成信件,然后通過醫院的秘書寄給指定大醫院的秘書,然后預定患者到大醫院就診的時間。
這樣做雖然不能讓患者及時就診,但是對患者的分流以及醫院的規范化診療大有裨益。這也是私人診所對社會整體醫療秩序的貢獻之一。
第一個藍框里的白字意思是:平時就診的醫生(診所),這里的診所正是本文的核心內容。
第二個藍框不用說大家也能看懂,而第三個藍框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三甲醫院級別的醫院。
以上圖片簡單形象地說明了日本的醫療機構工作流程,這些機構也構成了日本整個社會的醫療網絡,由此可見,診所才是日本醫療體系舉足輕重的第一關卡。
上文所提及的介紹信樣本
◆ ◆ ◆ ◆
就醫環境好
Medical care
◆ ◆ ◆ ◆
日本整體的衛生環境很好,而私人診所的環境會更好,而且更人性化。這也是患者愿意去私人診所就診的重要原因。
但是,這里的環境好并不是指高級、奢華。一般而言,診所的診療費用和一般醫院的費用相差無幾。
另外,很有意思的是,日本很多診所都在各種大廈里面的某一層,或是某個商場的某個角落,就像國內盛行的“醫療商場”。這種模式最大的好處就是比單獨門面的診所租金低,其次是患者在就診或者等候間隙可以在附近逛商場消磨時間,第三個好處是商場人流量大,對于患者來說,逛街間隙就可以抽空看病。
那么,私人診所是不是想開就能開?在哪兒都能開嗎?
首先,在日本想開個診所并不是很復雜,銀行的貸款足夠讓醫生擁有一個小診所。而貸款的額度基本上是個人存款的10倍左右,這也就決定了自己開設診所的投入和規模,畢竟存款還需要用于生活,并不能全都用在經營上面。
其次,醫生一定要有技術,沒有一定影響力,沒有一技之長,人家憑什么找你看病?人家又憑什么堅持找你看病?診所的經營需要持之以恒,也就意味著患者人群要保持在一個穩定的狀態,可以說如果自己開了診所,那患者真就成了衣食父母,因此私人診所的醫務人員以及前臺的工作人員服務態度都是超級“亞撒西”(親切、溫柔)。
再次,診所位置的選擇非常重要,這其實和做生意是一樣的,在名氣還沒有大起來之前,沒有人會有勇氣在一個人口不多、診所又聚集的地區開設診所的。因此,明智的人都會開始選擇在人口相對較多、而診所相對較少的地區選址,也就是人均診所數量較少的地方。
最后一點是前期調研,那這個功課誰來做呢?自己嗎?不,這一點必須要給日本的相關部門點個贊。日本醫師會每年都會統計各種有必要、甚至是沒必要的數據:這個地區有多少內科診所、骨科診所、牙科診所等,然后今年和去年比這個地區少了幾家診所,多了幾家醫院等等,為開診所的醫生提供了較為完備的市場數據。
這些數據細致程度到變態,也是日本的醫生可以放心大膽地以此為依據開設診所的原因。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有真正需要診所和醫生的地區。
那么,日本到底什么樣的人會選擇自己開診所呢?
綜上,日本診所之所以能這么普遍,原因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類人:
1、家族企業,從祖上就一直經營診所,代代相傳的那種診所。
2、自打學醫開始就想著自主創業,極其有夢想、放蕩不羈愛自由那種人。
3、經過在大學醫院的努力之后,放眼看不到未來,但是自己又感覺懷才不遇的那種人。
4、看準一個商機,放棄現有的一切直接下海那種人。
總之,無論什么原因,日本從一開始就十分鼓勵醫生開設醫療機構。而在過去的十年,由于個人診所的數量和規模發展到了日本歷史的高峰狀態,加之醫護人員的短缺,目前開診所的速度已經逐漸放緩,但是仍然有很多醫生在考慮開一家屬于自己的診所,并且想盡辦法創新營業模式。
來源:醫學界、網絡公開資料,筑醫臺資訊精編出品。
End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