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國成立的慶典上,一排排戰機飛過天安門上空,接受著祖國人民的檢閱。或許沒人想到,其中的許多飛行員竟是由來自日本的教官培養出來的。
這個日本教官名叫林彌一郎,他曾是一名日本空軍飛行員,參加過侵華戰爭,與陳納德的飛虎隊在桂林上空展開過激戰。1944年11月,林彌一郎晉升為少佐。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后,林彌一郎所在的關東軍不愿向蘇軍和中國軍隊投降,于是他帶著三百余人向南逃竄。后來逃至一座大山上被解放軍包圍,解放軍派人上山勸降。林彌一郎深感自己罪孽深重,擔心投降后會遭到中方的嚴懲,但是解放軍的談判代表曉之以情,對他說只要他們投降,解放軍就會把他當朋友,逐漸打消了他的顧慮。
第二天,林彌一郎等人在指定地點向解放軍投降,當時解放軍戰士并沒有拿刺刀對著他們,也沒有強迫他們交出指揮刀,這讓林彌一郎等人深感意外。并且,解放軍照顧日本人愛吃大米的習慣,將米飯都給了這些日本戰俘,而自己則吃高粱米。后來,在一次酒席上,司令員曾克林勸說林彌一郎等人為解放軍效力,還送給他們5頭牛和50只羊,這些日本戰俘對自己受到的優待感動非常意外。另外,東北民主聯軍參謀長伍修權將自己長征時就隨身攜帶的勃朗寧手槍送給了林彌一郎,深受感動的林彌一郎決定幫助解放軍建設空軍。
然而,1946年2月在遼寧通化發生了“通化事件”,萬余名日本戰俘發動武裝暴亂,最后被成功鎮壓。事后,林彌一郎等人受到懷疑,甚至有人強烈要求處決他,后來在日本反戰聯盟負責人前田光繁的反對下才免于一死。當年3月,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成立,林彌一郎擔任主任教官,他用豐富的經驗為解放軍培養了160名飛行員,有23人參加了開國典禮的閱兵,并且還有許多人參加了后來的抗美援朝戰爭。因此,林彌一郎也被譽為新中國空軍之父。
1956年,林彌一郎返回日本,由于他幫助中國建設空軍的行為,在日本國內遭到了許多非議,甚至受到不公平對待。對此,林彌一郎堅持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他毫不后悔。1996年,林彌一郎曾來到中國,參加東北老航校成立50周年的紀念活動。1999年,林彌一郎病逝,享年88歲。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