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
1999年,
北京時間5月8日清晨5點45分,
貝爾格萊德時間5月7日晚11點45分。
數枚北約導彈劃破天空,
直奔位于薩瓦河左岸的
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而來。
一聲巨響,火光沖天,濃煙滾滾,
三名中國同胞倒在血泊里,當場罹難,
另有數十人不同程度受傷。
遇難的3位中國同胞分別是
時年48歲的新華社記者邵云環
31歲的光明日報記者許杏虎
和他28歲的妻子朱穎。
三位烈士,我們從未忘記!
邵云環
1951年6月19日出生于黑龍江省佳木斯市。
1985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90年9月和1999年3月
兩度赴貝爾格萊德擔任記者。
在她工作的地方,空襲幾乎每天都在發生,
邵云環時刻關心的不是自己的安全,
而是擔心稿子發不回來。
作為一名女記者,
面臨生死考驗時仍堅守崗位,
表現出高度的敬業精神和臨危不懼的勇氣。
1999年5月8日,
邵云環不幸以身殉職,
時年48歲。
許杏虎
光明日報駐貝爾格萊德記者。
1990年畢業于
北京外國語學院東歐語系塞爾維亞語專業,
后入光明日報國際部工作。
1993年2月入黨。
1999年5月8日凌晨
在導彈襲擊中不幸遇難,
以身殉職,年僅31歲。
朱穎
1971年11月2日出生,北京人。
1994年1月調入光明日報廣告部工作。
1998年與許杏虎結婚,
婚后不久便隨許杏虎赴貝爾格萊德工作。
1999年5月8日凌晨在導彈襲擊中
不幸被彈片擊中,
以身殉職,年僅28歲。
20年來,每逢清明節和5月7日,
都會有中國人和塞爾維亞人
自發來到被炸中國使館舊址,
悼念當年在轟炸中遇難的中國記者。
當地時間2019年5月7日上午9:00,
中國駐塞爾維亞使館
在駐南聯盟被炸使館舊址前舉行憑吊活動,
使館全體工作人員、中資企業代表、
塞爾維亞政府官員及友好人士近百人出席。
歷史,我們從未忘記
據時任中國駐南聯盟大使潘占林回憶,
當時忽然一聲巨響,
就好像發生了強烈地震,
整個使館辦公樓都搖晃起來。
固定的玻璃窗都被推到房子里,
里里外外的門都被甩到外面,
天花板下墜,墻皮脫落......
當時,北約已對南聯盟執行了長達45天的轟炸,
將南聯盟的基礎設施悉數摧毀,
甚至轟炸平民居住區,
造成大量無辜平民的死亡。
△ 圖為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樓頂被北約導彈擊中后留下的彈洞,這枚導彈洞穿使館建筑頂部,直至地下室。
1999年5月8日上午,
中國政府發表聲明,提出最強烈抗議,
要求北約必須對此承擔全部責任。
時任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王英凡
緊急召見美國駐中國大使尚慕杰,
向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提出最強烈抗議。
而美國的回應
居然是辯稱這次轟炸是一個錯誤,
參與這次錯誤打擊的人認為
被擊中的目標是南聯盟物資供應局。
而事實是,從美國本土起飛的
B–2 轟炸機使用5枚精確制導的重型炸彈,
從不同角度轟炸了中國駐南聯盟使館。
△已成廢墟的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前五星紅旗正在飄揚
勿忘歷史,居安思危
當年,中國民眾激于義憤展開
一系列抗議活動,
其中有一張照片令人印象深刻。
一名青年高舉寫有口號的白紙,
上面兩行大字,
“居安思危,發奮圖強”。
唯有自強不息,才能贏回尊嚴。
20年過去,這句振聾發聵的口號
成為如今中國發展的寫照。
今天是中國駐南使館遭轟炸20周年祭。
時間雖流逝,我們從未忘記。
2009年5月7日,
貝爾格萊德市政府
在使館舊址前豎立紀念碑。
這塊紀念碑上
用塞爾維亞文和中文寫著:
“謹此感謝中華人民共和國
在塞爾維亞共和國人民
最困難的時刻給予的支持和友誼,
并謹此緬懷罹難烈士?!?/span>
2016年,使館舊址上
又立起一塊來自中國的紀念碑。
紀念碑上用中文、塞爾維亞文和英文
三種文字刻著:
緬懷烈士,珍愛和平。
謹以此紀念在北約轟炸
中華人民共和國
駐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大使館中
犧牲的邵云環、許杏虎、朱穎烈士。
今天,緬懷烈士,致敬英雄!
未來,生者接續奮斗!
為了我們的安全和尊嚴!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