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垃圾分類要怎么做?聽聽相關職能部門的說法……
近段時間來
垃圾分類持續“霸屏”成為全國各地的熱門詞匯
繼上海實施史上最嚴厲的垃圾分類措施后
廣州也全面啟動城鄉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如何更好更有效地推進我市的垃圾分類工作
記者走訪了汕頭市各相關職能部門
加快設施配套和終端處理項目建設
市環衛局表示,因為目前全市垃圾分類總體規劃尚未出臺,街道一級有關垃圾分類桶等設施暫時無法根據相關指引進行配套。而相關的垃圾分類終端處理項目還在加快建設。如餐廚垃圾處理設施位于雷打石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內,日處理規模10噸,近日將投入試運行。可回收物分揀中心位于大學路的余泥渣土管理所臨時驗車場內,目前已啟動建設,預計7月中下旬建成投入使用。隨著這些設施的建成運營,將可以大大加快垃圾分類步伐。
▲垃圾進入環衛轉運處理系統進行處理
據悉,對于有害垃圾的處理,屆時將單獨收運至分揀中心進行臨時存放,待積累至一定量后,交由有資質的機構進行無害化處置。其他垃圾依舊進入現有的環衛轉運處理系統,通過焚燒或衛生填埋方式進行處理。
除此之外,我市首個大件垃圾粉碎處理點位于金平區金砂街道大窖社區,目前正進行設備調試,將于近期投入試運行;龍湖區也已另設一處大件垃圾粉碎處理點,目前已完成政府采購工作,待項目用地相關前期工作完成后,即可進入施工階段。
▲在雷打石環保電廠五樓的垃圾焚燒車間,工作人員正隔著透明玻璃窗操作著垃圾抓斗,將發酵后的垃圾從垃圾儲貯坑送入焚燒爐進行焚燒。
盡快建立垃圾分類處理全鏈條運作模式
垃圾分類需要每個公民積極參與,更需通過建章立制把垃圾分類工作落實到所有責任主體。近期,市創文辦已部署并推動全市各居民社區實行垃圾分類投放、收集,并要求市城管、環衛部門應加快垃圾分類運輸和處理。
對此,市創文辦有關負責同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垃圾分類運輸和處理非常重要,是垃圾分類的終極目的。要實現垃圾分類,必須建立起一個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的全鏈條運作模式。目前,我市這一全鏈條運作模式尚未建立起來,必須加大投入,建立完善垃圾分類全鏈條配套設施。因為,垃圾分類處理是一個系統工程,上游的垃圾分類,中游的垃圾運輸和下游的垃圾處理三者環環相扣,垃圾分類回收要與末端處理和資源利用相銜接,分得精細、合理,才能實現廢棄物的有效處理和資源的回收利用。因而,必須采取強制手段從源頭上保證垃圾分類,為資源回收利用和再生領域創造條件。
▲志愿者走進社區宣傳垃圾分類
同時,必須加強宣傳引導,著力提升市民群眾對垃圾分類工作的知曉率、參與率和精投率;盡快組織編制汕頭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實施方案,明確生活垃圾分類標準、目標任務、配套政策、具體措施等,并因地制宜,結合實際優化完善,把工作做細做實,持續推進,進一步提升我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水平。
據了解,市城管局將在今年底出臺針對性強、操作性強的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實施方案。市環衛局將著手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立法工作,爭取將其列入我市2020年立法計劃。與此同時,將按國家、省要求,謀劃第二批試點實施范圍,研究制定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3年行動計劃,進一步明確路線圖、時間表,尤其明確市、區兩級和各職能部門的職責分工,減少推諉,增強合力。
▲可投放廚余垃圾的二分類箱
▲智能四分類可回收箱
加強宣傳推廣實現資源回收利用
垃圾分類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垃圾后續處理中的環境污染,使垃圾得到資源化有效利用,最終是有利于提升社會文明程度。
那么如何深化垃圾分類,實現垃圾源頭減量、資源回收利用,讓垃圾分類成為市民的自覺行動,共同破解“垃圾圍城”問題?市環衛局有關負責人認為,要加大生活垃圾分類的宣傳力度,普及生活垃圾分類的知識和再生資源回收推廣利用,以首批試點為基礎,逐步將垃圾分類宣傳向全市鋪開。
市城管局負責指導協調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澄海區、潮陽區、潮南區、南澳縣等區縣的垃圾分類工作。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分批次對全市鎮(街)和村(居)工作人員進行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專題培訓,重點學習生活垃圾分類相關法規、標準,借鑒先進地區的工作經驗,較好地掌握垃圾分類、資源再生利用及垃圾處理設施運營管理的知識。
▲金平區龍華社區內的電池燈管回收箱、有害垃圾回收箱和獎品兌換柜。
金平區環衛局金砂隊隊長代玉柱認為,垃圾分類要從小區試點入手,由點及面逐步鋪開。加大宣傳力度,逐步推廣,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可先選定一些人力物力較充足的物業小區,讓業主主動將垃圾投放到分類垃圾桶,每天設置3個垃圾投放時段,安排專業人員在垃圾收集點進行垃圾分類指導和服務。
來源:汕頭日報微信公眾號
記者:李德鵬、陳欣琪
編輯:曉旻、文琛
版權聲明:版權歸汕頭經濟特區報社所有,未經許可,嚴禁擅自轉載、復制、改編本社記者新聞作品,違者將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