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們
海口又將增加一個休閑好去處啦~
本月底,
位于海甸島的鴨尾溪濕地生態公園示范段
將對外開放
海口今年主城區首個濕地公園正在加快成形,本月底,位于海甸島的鴨尾溪濕地生態公園示范段將對外開放,屆時市民可以享受到水清岸綠景美的高品質濱水公共休閑空間。
海口鴨尾溪濕地生態公園夜景效果圖
海口日報見習記者 陳長宇 翻拍
該示范段位于海甸五中路旁段,西起人民大道,東至海達路,是鴨尾溪濕地生態系統建設項目1號施工段。 10日下午,親水棧道全部完成澆筑,基本成形,棧道旁紅樹林長勢良好,綠意盎然,放眼望去,整個示范段已經露出“真容”。
“以前,鴨尾溪兩邊大部分都是硬質護坡,市民很難近距離感受到親水的樂趣,因此,我們就在河兩岸分別修建了棧道。”葛洲壩海口水治理公司運營部部長甘瓏告訴記者,目前,棧道修建已進入最后的沖刺階段,示范段總長近700米,只待鋪完瀝青就可以投入使用。
從現場施工人員了解到,該項目借鑒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等建設經驗,親水棧道使用的生態透水瀝青鋪裝,契合生態環保工程要求。為了確保安全和景觀,施工方在棧道旁布局微型濕地,廣泛種植大株紅樹林苗,并在水較深處設置防護欄桿,為市民提供更舒心的親水體驗。
“近年來,隨著城市不斷擴張與發展,兩岸居民生活污水排放超出市政管網承載能力,污水溢入鴨尾溪,導致水質變差,河道淤積,這條原本清秀的小溪漸漸變成了一條‘臭水溝’。”鴨尾溪濕地生態系統建設項目負責人張黎明介紹,通過一年多的綜合治理,目前水質主要指標穩定達到地表V類水標準,昔日的“臭水溝”,徹底告別了黑臭水體的行列。
海口鴨尾溪濕地生態公園日景效果圖
海口日報見習記者 陳長宇 翻拍
為了共享優質濱水空間,鴨尾溪濕地生態公園建設方引入慢行系統,在岸邊修建步行道,全部采用透水鋪磚,棧道及構筑物采用架空的模式,棧道在高潮位可以被淹沒,保證雨洪安全與景觀效果,還大力改造鴨尾溪岸坡,恢復生態護岸,大面積種植紅樹林、大葉油草等本地景觀綠植,因地制宜在沿岸布置坐墩等休閑服務設施,方便市民游客來此悠閑娛樂。
同時,為了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氛圍,施工方重塑河道自然蜿蜒的形態,改善水動力條件,豐富生境的多樣性,營造生物棲息空間,提升河道的自凈能力。合理布局建設植草溝、生態濕地、樹島等城市海綿體,有效吸納局部范圍的面源污染,減少入河污染量。據統計,經過海綿化改造后,鴨尾溪新增岸線長約1259米,為鳥類生長提供了多樣的棲息環境。
來源:海口日報
目前10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