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2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組織(CITES)發布了第33號締約方通知:
CITES第18屆締約方大會原定于今年5月23日至6月3日在斯里蘭卡召開,但因當地恐怖襲擊原因已經被推遲,將于2019年8月17日至28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
CITES 2019年第33號通知原文
2019年4月21日,斯里蘭卡復活節期間發生震驚世界的恐怖爆炸襲擊事件,八起連環爆炸造成了253人死亡、超過500人受傷,并且局勢在之后依然處于不穩定狀態。
CITES秘書處在與常務委員會和聯合國安全安保部協商后,決定將第18屆締約方會議推遲至2019年8月17日至28日,舉辦地改為瑞士日內瓦。
瑞士日內瓦會展中心
根據此前CITES組織向媒體公布的建議提案。
第18屆CITES締約方大會將審議包括57項涉及瀕危貿易管制物種的提案,以及140份關于貿易管制新措施、新政策的文件。
將染料紫檀(Pterocarpus tinctorius)列入CITES附錄II。并不附帶注釋,包含了該樹種所有易于識別的部分和衍生物。
紅木樹種,均是生長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的優質顯心材硬木,生長周期漫長,一經砍伐在原生環境中便難以復生,在大量砍伐消耗之下,自然難以為繼。國禮頭把交椅賞析!-->推薦點擊
在中國紅木市場真正開始發展的這十幾年來,紅木樹種不斷被增列為瀕危保護物種,幾乎成了每一屆國際瀕危大會的常態。
在2016年9月24日的第17屆CITES締約方大會上,紅木國標中的全部15種【黃檀屬】樹種(包括香枝木類、紅酸枝類、黑酸枝類),以及【紫檀屬-花梨木類】中的刺猬紫檀,被CITES組織列為國際二級瀕危保護物種。
加上陸續被列入國際瀕危管制的檀香紫檀(俗稱小葉紫檀)等紅木樹種,29種國標紅木樹種中,被瀕危管制和國內保護的已達19種。
紅木國標5屬8類29種紅木保護管制示意圖
事實上,不僅僅是國標《紅木》樹種,包括一些 紅木替代用材也同樣因不可持續而被列入涉危管制。
巴西花梨木 作為紅木替代用材,它的三個樹種也均已被列入國際二級瀕危(德米古夷蘇木、佩萊格里尼古夷蘇木、特斯曼古夷蘇木)。
血檀(染料紫檀)作為一種優質紅木用材,近年來,由于中國市場需求旺盛,染料紫檀的貿易體量巨大(包括合法貿易及非法走私),使該物種的生存面臨嚴峻挑戰,引起了國際上對該物種可持續性問題的關注,因此出現了要求將染料紫檀列入附錄II的提案,并將在大會上進行審議。
歷史上,涉及到增加管制物種的提案,在CITES大會上審議時基本都會通過。
將染料紫檀列入附錄II的提案在CITES大會審議中被通過應該毫無懸念。
染料紫檀列入瀕危管制后,必然會對供應帶來一定影響,但到底會造成多大沖擊,目前尚未可知,只能屏聲靜候。
最后,一些關于血檀的科普文章附上,供諸位新木友參考,或能少走彎路:
產于贊比亞的血檀,因料質酷似小葉紫檀而聞名,在進入國內的早期,曾被一些不良商家冒充為小葉紫檀。
2013年之后,因冒充而鬧出多起轟動全行業的官司、糾紛事件后,小葉紫檀市場人心惶惶。
一時間,只要提到小葉紫檀,業內人的第一反應是先打個問號:是血檀還是小葉紫檀?
面對消費者的小葉紫檀商家更苦不堪言,哪怕細說鑒別方法、拍著胸脯保真、承諾假一賠命,很多人還是望而卻步,就算買了的人也是惴惴不安。
若不是歷史上一貫的“木中之王”聲望加持,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在那波“假紫檀”事件發酵沖擊之下,小葉紫檀市場差不多就得告一段落了。
隨著'假紫檀'鑒別方法(氣味)的廣泛傳播,以及血檀原料規模化進入國內,血檀也從“假紫檀”的冒牌、替身,轉為“血檀”的真身、正角。
因為與小葉紫檀相似的聲名在外,也成了紅木市場上的黑馬,甚至已被一些紅木產地作為主力用材,紛紛建起了“血檀館”。
但是,現在 越來越多的商家在抱怨“假血檀”。
1、贊比亞北部料。
2、贊比亞料。
3、剛果料。
剛果料也有密度高油性好的,有些同徑級的剛果料和贊比亞料很難區分。
4、坦桑尼亞料。也就是現在“正宗血檀”商家們所抱怨的“假血檀”。
雖然現在被叫成了“假血檀”,但實際上它反而是血檀中“資歷”最老的:在2006年就進到了中國市場,是這幾個血檀產地中最早的一個。恭王府壽字紋圈椅賞析!-->推薦點擊
坦桑尼亞血檀
不過坦桑尼亞血檀的油性、密度基本都不太理想,大部分顏色偏淺近粉紅色(有些是深紅),材質和小葉紫檀相差甚遠,所以也沒人把它和小葉紫檀掛鉤。
當然,它也沒有引起市場對“血檀”的關注,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僅是河北大城一帶紅木市場的區域用材。
雖然坦桑尼亞血檀冒充不了小葉紫檀,但因為贊比亞血檀讓“血檀”的材質名聲鵲起,現在血檀已自立門戶,而坦桑尼亞血檀確實也是血檀,并且原料價格便宜,還都是大板,所以就有了現在的越來越多的“假血檀”一說。
從油性密度可以媲美小葉紫檀的贊比亞料、剛果料,到油性密度極差的坦桑尼亞大板料,都是同一個樹種,學名都叫染料紫檀。
染料紫檀最早見于韋爾維茨1859年所著的《安哥拉植物發生地理記錄》,后來,植物學家們陸續發現了巨果類型(pterocarpusholtzii)、降香類型(pterocarpuskaessneri)、大葉類型(pterocarpusmacrophyllus)、金毛類型(pterocarpuschrysothrix)等多個變種。
所以,大家都叫血檀并不是沒有科學依據的“碰瓷”、“山寨”、“假冒”:
哪怕材質和價格都相差極大,但拿去做植物學鑒定的結果都是【染料紫檀】。
坦桑尼亞血檀
在同一個市場上,面對價格低出一截的坦桑血檀,正宗血檀商家的競爭壓力可想而知,除了抱怨“假血檀”,還得想方設法的做科普,更得“自證清白”:
問起原因,這些老板們也都是同一句話:
沒辦法,上了漆就和假血檀沒辦法區分了。
對消費者來說,除了追問產地(曾在6家賣血檀家具的店里問是哪個產地的,得到的答案都是贊比亞,其中有3家的料非常輕),更重要還是多關注它的密度和料質如何。
贊比亞血檀
并且,匆忙奔波的消費者,又有幾人會駐足耐心聽你細細解釋?面對茫茫市場,往往是有口莫辯,深嘆無能為力。
世間萬物,皆有輪回,周而復始,無窮無盡。
* 文章來源物道,侵權請告知!任何涉及版權權益問題請事先留言或加好友告知,我們第一時間說明或刪除并賠付版權費!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