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夏天,除了西瓜空調冰可樂,當然是少不了各種冰淇淋啦!
說起冰淇淋,可能大家都覺得是來自西方的舶來品,可是你們知不知道,早在唐代,人們的生活中就出現了冰淇淋的影子。只不過,它的名字叫做酥山。
唐代章懷太子墓壁畫里,右邊侍女所捧的便是酥山
中國人吃奶油、乳酪的歷史,其實比我們想象的要早很多。魏文帝的文集中載錄了鐘繇的書信,其中就提到賞賜“甘酪及櫻桃”。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游牧民族相繼入主中原,給漢人的生活帶來很大變化,食用奶制品一度非常流行。
如今北方的奶制品,圖片來源于網絡
后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就曾詳盡記述如何做酪和酥,先把牛奶反復煮,撈取上層固態物經過加工即為酥(有點類似于我們今天的奶油和黃油),酥中心不凝固的就是醍醐。
這種喜食奶制品的傳統,唐代依然延續。小編在上個月的一篇推文中就介紹了唐代人所吃的乳酪(點擊可查看:櫻桃+糖漿or奶酪?唐代長安人春天最喜愛的甜點),今天我們說的酥山中的酥,則是另一種奶制品了。
酥的妙處,除了營養豐富,更在于滋味滑潤細膩,吃起來異常可口。文人們常常拿酥的質地、色澤等等來打比喻說事,如韓愈的“天街小雨潤如酥”,后來陸游的“紅酥手,黃藤酒”...
酥在唐代的吃法多種多樣,可以加到茶水里(聽起來很像酥油茶),還可以加入到糕餅中,制成可口的點心。不過最著名的,就是酥山啦。
唐代文人王泠然的《蘇合山賦》寫道,“雖珍膳芳鮮,而蘇山奇絕”,在琳瑯滿目的美食珍饈中,最讓人稱奇叫絕的就是“蘇山”,即“酥山”,古人常將酥寫成“蘇”。他還介紹了這種“酥山”的制作工藝:
味兼金房之蜜,勢盡美人之情。素手淋瀝而象起,玄冬涸沍而體成。足同夫霜結露凝,不異乎水積冰生。盤根趾于一器,擬崖萼于四明。
作為原料的酥應該加了蜂蜜或糖,使之甜美可口。先是把酥加熱到松軟近乎融化,然后由女子拿在手里,向盤子一類的器皿上滴淋,一邊淋一邊做出山巒的造型,然后放到冰窖里冷凍。
經冷凍的酥山如同霜雪冰晶,牢牢地凍黏在了盤子上。冰峰雪嶂,如同玉鏡臺,極為奇麗。
只能找來類似的冰淇淋圖片以示大意....
而且在端上來之前,還插上了人工做的彩樹、紅花作為裝飾,“豈若茲山俎豆之間,裝彩樹而形綺,雜紅花而色斑”。這酥山并不堅硬,筷子一夾就起,涼涼的甜酥入口即化,口感也非常之美妙,“隨玉箸而必進,非固非絺;觸皓齒而便消,是津是潤。”
五代和凝的一首《春光好》道出了享用酥山的時令:
紗窗暖,畫屏閑。亸云鬟。睡起四肢無力,半春間。
玉指剪裁羅勝,金盤點綴酥山。窺宋深心無限事,小眉彎。
這是一個春已過半的時節。天暖日長,詞中的美人滿腹心事,用輕羅剪出各式彩花,裝飾盛在金盤中的酥山。顯然是因為在當日中午或晚上就要有一次重要的宴會,而這座酥山正是宴席上的一道佳味。也許是心上人也會來赴宴,所以她意緒深深,愁意漸上眉梢。
摩羯紋金花銀盤遼代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所藏
圖片采自《美成在久》28期文章
南宋螭首金杯與金盤 貴州省博物館藏
圖片采自《美成在久》28期文章
所以,當時的人們大概是在隆冬時節制作酥山,如《東京夢華錄》中就記載,北宋汴京的夜市,在冬月賣有“滴酥”。然后盡量把它長時間保存,待到天暖時節再拿出來吃。在當時一份酥山出現在宴會上是極其體面的事情。
除了白色的“酥山”,后來還出現了“貴妃紅”或“眉黛青”染出來的紅色或綠色的“酥山”。
今天的紅豆抹茶冰沙,有紅有綠(圖片源自網絡)
和凝的另一首《宮詞》寫道,“誰人筑損珊瑚架,子細看時認瀝蘇(酥)。”宮人們忙著布置消夏的陳設,給整座宮殿的地面都鋪上華美的斑竹席,裝飾殿堂的繪畫也改成了畫院新創作出來的荷花題材,還有一座紅色“珊瑚架”造型的酥山,可供清涼消夏。
酥山在唐代出土的墓葬壁畫中也多有出現:
食案當中是一盤酥山(長安南里王村唐墓壁畫)
此幅《宴飲圖》,正是表現人們在郊外野餐的情景。長案上陳設著杯盤等物,在最中間的一只圓盤內,高高佇立著一種體積頗為碩大的、山巒形的食物。從造型、體積和擺放在中間最顯眼位置上來看,這應該是表現了千年前的流行美食——酥山。
在唐章懷太子墓中,前甬道東壁的侍女形象行列里,一位穿男裝的小侍女用雙手捧著一只圓盤,盤中有兩組近似山石造型的物品,每組“山石”上都插著一小簇花草。這應該也是酥山,其上還有插飾的、由女性們精心剪出的彩花羅勝。
從記載來看,酥山全部以酥(奶油、黃油)做成,還要經過冷凍,加上王泠然描寫的酥山的細膩口感,吃過冰淇淋的想必一定很熟悉。而用小巧精致的彩樹、花勝裝飾,更讓人想起我們小時候見過的插著小傘一類裝飾品的冰淇淋。
帶小傘裝飾的冰淇淋,圖片來源于網絡
現在有一種說法,如今歐洲人大吃特吃的冰淇淋原本是中國人發明的,是馬可波羅把它的做法帶回了歐洲。不過這已純屬臆測,沒有任何根據了。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早在馬可·波羅來到中國之前的幾個世紀,中國人就已經在享用冷凍奶油甜點了。
到了馬可·波羅游歷之際,這種甜點對元朝人也毫不陌生。如元人貢師泰的《寄顏經略羊酥》就寫道“三山五月尚清寒,新滴羊酥凍玉盤。何物風流何可稱,兔毫花淪小龍團。”對如何享受這樣的美味,貢師泰很有美食家的眼光,在他看來,唯有用最好的小龍團茶在兔毫盞中點出好茶水,才與吃酥山相配。
宋代建窯黑釉兔毫盞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想象一下,在14世紀,一位中國的士大夫一邊品啜新茶,一邊吃著香甜的冷凍奶油點心。這是什么神仙日子啊!而一位英國紳士要這樣享受人生,還得再等上好幾個世紀呢。
簡奧斯丁式的傳統英國下午茶,圖片來源于網絡
其實小編覺得,英國下午茶必備的司康餅上抹的clotted cream,做法和口感就很像酥,說起來應該是凝脂奶油,香味濃郁,超級美味:
而用這種clotted cream做成的冰淇淋(比如下圖這款),淋成山形,冷凍一下,估計也能模仿出酥山。
小編的唯一最愛冰淇淋,每吃一口就感覺在天堂
有機會的小伙伴可以嘗試一下,說不定get的就是古代有閑階級同款冰淇淋哦
《美成在久》2019年新刊
聽說:“美的人都在讀美成在久哦!”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購買新刊。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