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規劃司司長陳亞軍、副司長周南、城鄉融合發展處處長劉春雨介紹了關于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會上,有記者問,在近日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意見》中,提到的承包地、宅基地和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改革,與現行相關的法律法規、規定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應如何解決?劉春雨介紹,《意見》中提出了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若干舉措。
國家發改委規劃司 城鄉融合發展處處長 劉春雨: 第一項舉措,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制度。第二項改革是改革完善農村承包地制度,第三項改革舉措是穩慎改革農村宅基地制度。城里人到農村買宅基地這個口子不能開,嚴格禁止下鄉利用農村宅基地,建設別墅大院和私人會館。
陳亞軍指出,截至2018底,仍有2.26億已成為城鎮常住人口但尚未落戶城市的農業轉移人口,其中65%分布在地級以上的城市。要解決好落戶的問題,需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聯動,需要推動大中小城市放開放寬落戶限制。
國家發改委規劃司司長 陳亞軍: 首先不能搞選擇性的改革,解決農民工的落戶問題首先很明確的是要(堅持)存量優先,帶動增量的原則。第二是放寬落戶不等于放松對房地產的調控。落實好一城一策,防止房價大起大落。第三是消除城市落戶的限制,并不是放棄(對人口的)因城施策。特大城市可以采取積分制等方式來設置階梯式的落戶通道,來調控落戶規模和節奏。
此外,周南也在會上表示,現階段中國發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鄉之間的不平衡。要實現《意見》中提出的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的普惠共享,應增加公共服務在鄉村的供給,增強公共服務在城市、縣城、小城鎮和鄉村之間的同步性。
國家發改委規劃司副司長 周南: 第一個是教育,要建立城鄉教育資源均衡配置的機制。第二個是醫療,要健全鄉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第三個著力點是文化,要健全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第四個方面是完善城鄉統一的社保制度。
責任編輯:李威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