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言,信而有征
個人征信
關于個人征信,你了解多少?
征信花錢能洗白?
小李,32歲,在一個二線小城維修手機,每年收入還算穩定。結婚后,就想貸款買套新房,結果發現自己上了征信“黑名單”,售樓員告知,貸款審批會有問題,這讓急需辦理購房貸款的小李異常惱火。
事情的起因歸咎于三年前,小李在全然不知沒有到場的情況下,被他人冒名并簽字作了借款“擔保”。雖然事后真相大白,經辦銀行也沒有要求小李履行擔保責任,但小李卻因此上了征信“黑名單”。
小李在網上搜索“征信洗白”的信息,發現一個論壇有高人開帖,聲稱認識銀行內部人士,只要提供個人真實信息,就能找技術人員幫忙洗白。小李聯系這位“高人”。
竹籃打水一場空
當小李再次聯系對方的時候,手機號就成了空號,而且更慘的是小李的征信記錄完全沒洗白。
由于小李征信存有不良記錄,貸款申請被拒之門外。小李不再相信網上的騙局,只有奔走銀行交涉要求注銷“不良記錄”。
銀行方告之,要消除征信不良記錄,需要提供充足的證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是對借款合同上小李的簽字、指紋進行司法鑒定,確定其真偽,同時還要求證據形成過程要具有足夠的法律效力。而這個法律效力銀行方給出的建議是要么通過法院訴訟獲取判決書,要么辦理公證確認相關事實。
法院訴訟費時費力,
小李決定依靠公證維權。
公證處受理了小李的公證申請。
首先請小李在公證員面前簽名并捺指印,并將簽名、指印(樣本)及銀行檔案材料中的合同原件(檢材)送至小李和銀行方都認可并指定的鑒定機構進行比對鑒定,兩名公證人員對這個過程進行了保全證據公證。
待鑒定機構出具了鑒定結論,公證處再次對鑒定結果進行公證。
征信中心采信了公證處出具的公證書,很快就為小李注銷了不良記錄,還了小李一個“清白”。小李也順利從銀行辦理了住房貸款,圓了購房夢。
文章來源丨江西公證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