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隆重舉行2019年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
6月28日上午,學校2019年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科爾沁體育中心籃球館隆重舉行。校黨委書記劉志彧,校黨委副書記、校長陳永勝,校黨委副書記李文閣,校黨委委員、副校長巴根那、陳鳳玉、任軍、修長百,校黨委委員、辦公室主任王百濤、人事處處長莫日根巴圖參加典禮。學校研究生導師、各相關職能部門和各學院領導、學工辦主任、團總支書記、畢業班班主任和畢業生代表,部分校友和家長代表與畢業生們歡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榮耀時刻,分享他們的成功喜悅。畢業典禮由校黨委副書記李文閣主持。
學位授予儀式現場,處處彰顯著母校對畢業學子的依依惜別之情,館內懸掛著寫有各學院名稱的條幅,大學生藝術團的同學們現場演唱了歌曲《明天會更好》和《我們都是追夢人》,5325名2019屆畢業生將從這里出發,開啟他們的新征程。
雄壯的音樂聲響起,全體師生起立高唱國歌,儀式正式開始,任軍副校長宣讀博士、碩士研究生、本專科生畢業決定及研究生、本科生授予學位決定。陳鳳玉副校長宣讀表彰決定。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陳永勝教授為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代表、本科生代表和留學生代表頒發學位證書并授予學位。校領導為獲獎單位和個人頒發證書、獎金和獎牌。
教師代表農學院碩士生導師,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得者李志剛教授,服務育人代表后勤處物業管理中心海靜,校友代表我校1979屆醫學系畢業生、海軍總院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婦產生殖專家、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名譽副院長王藹明教授,家長代表體育學院2015級體育教育1班郭栩寧同學的父親、神華準能集團安檢員郭罡,畢業研究生代表蒙醫藥學院中藥學專業2016級博士畢業生哈斯,畢業本科生代表生命科學學院2015級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姚可欣,在校學生代表馬克思主義學院2016級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唐偉旭先后發言。
在同學們熱烈的歡呼聲中,陳永勝校長以《揚帆啟航 圓夢2049》為題為全體畢業生上了大學最后一課。
陳永勝校長代表學校全體師生、海內外校友,向2019屆畢業生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優秀畢業生獲得者、到基層就業的畢業生表示深深的敬意,向默默付出的老師們、家長們表示誠摯的感謝。
對即將揚帆啟航的2019屆畢業生,陳校長向同學們表白:“有這樣的民大學生,我很自豪,就像愛的魔力轉圈圈,想你們想到心花怒放黑夜白天!”陳校長語重心長地叮囑同學們:不怕路遠,就怕志短;不怕步緩,就怕停滯;不怕對手強,就怕自己顫。希望同學們樹立明確的人生目標,做出清晰的職業規劃,積極參與到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去,圓夢2049;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發揚 “蒙古馬精神”,找準定位,腳踏實地,在自己人生的軌道上堅韌前行彰顯人生價值;希望同學們時刻都要有憂患意識,讓自己變得真正強大起來。
2019屆畢業生即將從民大的學子變成母校的校友,離校之際,陳永勝校長向畢業生代表贈送了刻有學生姓名和學號的水晶印章,寄托了母校對畢業生們的不舍、牽掛與期盼。劉志彧書記和陳永勝校長接受了畢業生代表向學校贈送領航舵,祝福母校各族師生在“新時代”潮流中千帆競技,百舸爭流,順達萬里,領航揚帆再起航。
全體畢業生在原校學生會執行主席,機械工程學院2015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張廣奇同學領誓下,進行了集體宣誓,誓詞由外國語學院2015級俄語班汪佳玉同學創作,同學們表達了對母校、老師、同學、父母的感恩和服務社會的決心。
校歌聲中,2019年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圓滿結束。
2019年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持續了整整一天,畢業典禮結束后,陳永勝校長依以往慣例,持續近5個小時為所有畢業留學生、研究生和本科生撥穗正冠,授予學位。
食堂的師傅們用一周的時間包了幾萬個餃子,為每位畢業生在學校食堂準備了壯行餃子,用“上車餃子”的習俗為畢業生送行。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畢業典禮現場
大學生藝術團的同學們現場演唱歌曲《明天會更好》和《我們都是追夢人》
陳永勝校長講話
李文閣副書記主持典禮
任軍副校長宣讀博士、碩士研究生、本專科生畢業決定及研究生、本科生授予學位決定
陳鳳玉副校長宣讀表彰決定
教師代表 農學院教授 碩士生導師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得者 李志剛老師發言
服務育人代表 后勤處物業管理中心 海靜發言
校友代表 1979屆醫學系畢業生 海軍總院主任醫師 博士生導師 婦產生殖專家 王藹明教授發言
家長代表 體育學院2015級體育教育1班郭栩寧同學的父親 神華準能集團安檢員 郭罡發言
畢業研究生代表 蒙醫藥學院中藥學專業博士畢業生 哈斯同學發言
畢業本科生代表 生命科學學院2015級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 姚可欣同學發言
在校學生代表 馬克思主義學院2016級思想政治教育專業 唐偉旭同學發言
為博士研究生授予學位
為碩士研究生代表授予學位
為本專科畢業生代表頒發畢業證書
為本科生代表授予學位
為留學生授予碩士學位
為留學生授予學士學位
為博士、碩士研究生優秀學位論文獲得者代表頒發榮譽證書
為考取博士研究生的同學頒發獎金
為自治區優秀畢業生代表頒發榮譽證書
為模范班集體、模范班主任頒發獎牌、證書
為畢業班誠信考試班集體頒發獎牌
為考研先進班集體和考研先進班主任頒發獎牌和榮譽證書
為考研優秀宿舍頒發獎牌
互贈畢業紀念品
原校學生會執行主席,機械工程學院2015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張廣奇同學為全體畢業生宣誓領誓
集體宣誓
集體宣誓
齊唱校歌
學校召開黨委中心組(擴大)學習會
6月26日下午,學校在霍林河校區勵志樓213會議室召開黨委中心組(擴大)學習會,校黨委中心組成員,各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學習會。會議由校黨委書記劉志彧主持。
會上,傳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體育大學2016級研究生冠軍班全體學生的回信、中共中央發出關于印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的通知精神、李紀恒書記在自治區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2019年第5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等中央和自治區相關文件精神。
會議強調,各級黨組織要把《綱要》納入學習計劃,作出周密安排,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會議指出,要通過廣泛的學習宣傳闡釋工作,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會議強調,要知行合一、學以致用,大力弘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切實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做好本職工作、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會場
劉志彧書記講話
會場
我校校園組女子足球隊在自治區“主席杯”校園足球四級聯賽大學本科組比賽中奪得冠軍
6月23日,2019年內蒙古自治區“主席杯”校園足球四級聯賽大學本科組比賽圓滿結束,我校校園組女子足球隊以五戰全勝的戰績獲得冠軍。
本次比賽由大學體育教學部黨總支書記、主任包呼和任領隊,王齊格其、于洋擔任教練員。
本次比賽于6月18日在內蒙古師范大學鴻德學院拉開帷幕,進行了6天的激烈角逐,此次奪冠是我校校園組女子足球隊時隔三年的再次奪冠。在備賽期間,隊員們在學校和大學體育教學部的大力支持下,專程前往廣西省北海市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封閉式集訓。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頒獎現場
合影留念
合影留念
自治區人大執法調研組到我校調研
6月24日下午,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委員孫惠民一行到我校就貫徹落實《內蒙古自治區民族教育條例》進行執法調研。劉志彧書記、陳永勝校長、任軍副校長等黨政領導參加座談會。
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科教文衛副主任徐雪峰首先介紹了執法調研的目的和要求。陳永勝校長緊密圍繞執行落實《民族教育條例》具體情況做了詳細匯報。經過六十多年的努力,我校的民族高等教育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專科教育、成人教育為一體,多層次、多形式的民族高等教育體系,培養了一批又一批蒙漢兼通的少數民族應用型、創新型、復合型高素質人才,并形成了民族高等教育鮮明的辦學特色。孫惠民常委對我校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指出,多年來,民族大學積極培養蒙漢雙語人才,為自治區特別是自治區東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貢獻,希望學校繼承光榮傳統,結合地方特點、民族特色,進一步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模范執行《民族教育條例》,為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再做新貢獻。
校黨委委員王百濤、巴圖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調研會。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會場
孫惠民常委講話
劉志彧書記講話
陳永勝校長講話
學校召開新疆和田地區學生實習與就業專場宣講會
為進一步拓展師范類學生實習與就業空間,6月25日下午,學校在西拉木倫校區音樂廳與和田地區教育部門聯合舉辦和田地區師范類學生實習與就業宣講會。校黨委委員、副校長任軍,和田地區縣市專項招錄組成員,教務處、就業處全體人員以及相關學院師生代表400余人參加宣講會。宣講會由學生就業指導處處長周峰主持。
會上,和田教育局、洛浦教育局以及和田縣市各專項招錄組代表人員分別發言,介紹了新疆和田地區專項招錄的條件、政策及相關待遇等問題。
我校在和田就業的畢業生查靈敏介紹了在和田工作、生活情況,化學化工學院院長白鎖柱介紹了到和田地區考察的見聞及感受。
任軍副校長講話,他說新疆是民族地區跟我們內蒙古有很多相似之處,新疆地大物博、民族團結、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經濟繁榮,是祖國大家庭一員。當前,新疆地區教育人才缺口非常大,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新疆的教育事業,號召內地高校向新疆輸送人才支援新疆的教育事業。今天的會議是學校與新疆和田簽訂合作協議的具體落實,也是學校支持習近平總書記治疆方略的實際行動。他向畢業生提出三點希望:一是要把握機遇,謀劃好人生職業規劃,在即將畢業步入社會的關鍵節點上,做出正確的選擇。二是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向家人說清楚新疆的實際情況,解除家長的誤解和顧慮,要積極爭取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三是作為青年大學生要有家國情懷,把個人的人生價值與國家和人民的命運結合起來,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到社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譜寫精彩人生篇章。
宣講會上,招錄組播放了和田招錄宣傳片,宣講會后,學校召開了各學院與和田地區招錄組的對接會并于26日上午,在大學生事務中心二樓舉辦了專場招聘會。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宣講現場
任軍副校長講話
周峰處長主持宣講會
化學化工學院院長白鎖柱介紹到和田地區考察的見聞及感受
我校在和田就業的畢業生查靈敏介紹在和田工作生活情況
宣講現場
宣講現場
宣講現場
宣講現場
宣講現場
宣講現場
宣講現場
宣講現場
我校舉辦“愛祖國 擔大任 做新人”歌唱比賽
6月24日晚,我校“愛祖國 擔大任 做新人”歌唱比賽決賽在霍林河校區禮堂成功舉辦。本次比賽由內蒙古民族大學學生工作處主辦,“民大之聲”校園廣播站承辦。比賽評委由音樂學院聲樂教研室主任包曉紅、學工辦主任龐志華,資助管理中心主任昝桂麗、校團委素質拓展部部長斯欽畢力格,學生處思想教育科海日悍老師擔任。學生處副處長衣海會、學生處思想教育科科長徐曉影、學生軍事理論教研室主任尹科偉觀看了比賽。
本場比賽共有15支各學院代表隊入圍,他們以合唱、獨唱、歌伴舞等多種形式為全場觀眾呈現了一場異彩紛呈的音樂盛宴。從對蒙醫蒙藥文化的禮贊,到對自治區蓬勃發展的祝愿,從對牧民質樸愛國的歌頌,到對民族復興的贊詠,民大學子用青春的歌喉唱響祖國與時代的華章,用奔流的愛國熱情許下砥礪奮進的誓言。最終,由護理學院選送的歌曲《不忘初心》一舉奪魁;音樂學院、旅游與航空服務學院獲得二等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醫學院、教育科學學院獲得三等獎;傳媒學院、蒙醫藥學院等9個學院獲得優秀獎。整場晚會氣氛熱烈,高漲的愛國熱情伴著歌聲久久回蕩在禮堂。
本次比賽于五月初開始,歷經學院初賽、校級復賽、校級決賽三個賽程。在為期近兩個月的賽程中,各學院精心組織,涌現出一批展現我校學子風采,譜寫新時代大學生愛國愛黨情懷的優秀歌唱作品。比賽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加強了各族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加強了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唱響了中國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民族團結好的時代主旋律。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比賽現場
蒙古學學院學生演唱現場
教育科學學院學生演唱現場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學生演唱現場
政法與歷史學院學生演唱現場
數學學院學生演唱現場
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生演唱現場
旅游與航空服務學院學生演唱現場
美術學院學生演唱現場
傳媒學院學生演唱現場
農學院學生演唱現場
蒙醫藥學院學生演唱現場
護理學院學生演唱現場
醫學院學生演唱現場
體育學院學生演唱現場
音樂學院學生演唱現場
音樂學院包曉紅老師點評比賽
為獲得優秀獎的學院頒獎
為獲得一等獎的學院頒獎
為獲得二等獎的學院頒獎
為獲得三等獎的學院頒獎
合影留念
6月25日上午,學校在霍林河校區111會議室舉辦了2019年輔導員培訓。原自治區高校工委高校思政與學工部部長、內蒙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常柱作了題為《關于高校意識形態的形式、任務及對策研究》的專題講座。全校本科生、研究生輔導員參加了本次培訓。
培訓中,常柱對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現狀進行了梳理,對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事例進行了科學的分析和生動的講解,強調了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并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和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普遍規律,提出了高校意識形態工作所面臨的的具體任務,提供了解決對策和工作方法。
本次培訓是繼《守衛無邪校園—如何做好高校反邪教工作》、《大學生心理危機識別與干預》、《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扎實推進我校意識形態工作》、《網絡輿情的預防與應對》、《新形勢下如何做好高校學生公寓教育管理服務工作》后的第六次專題講座。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培訓現場
培訓現場
培訓現場
我校第四屆“籃球寶貝”啦啦操大賽圓滿落幕
6月22日上午,由校團委、大學體育教學部聯合舉辦的“舞動靚青春 筑夢新時代”——內蒙古民族大學第四屆“籃球寶貝”啦啦操大賽在科爾沁體育中心籃球館圓滿落幕。校團委、各學院團總支書記及學生代表1700余人觀看了比賽。 此次比賽由體育學院健美操專業課教師、副教授周云杰,大學體育教學部瑜伽選修課、中級啦啦操裁判員王樞,大學體育教學部啦啦操選修課教師丁秀娟,音樂學院舞蹈教師劉洋,校團委組宣部部長屠麗妍擔任評委。
比賽中,24支代表隊帶來了異彩紛呈、活力四射的啦啦操表演,經過激烈的角逐,體育學院代表隊榮獲特等獎,音樂學院代表隊榮獲一等獎,化學化工學院代表隊、教育科學學院代表隊、生命科學學院代表隊榮獲二等獎,傳媒學院代表隊、外國語學院代表隊、農學院代表隊、護理學院代表隊、數學學院代表隊獲三等獎。經過為期三天的網絡投票環節,臨床醫學院、蒙醫臨床學院以1365票獲得本次比賽的最佳人氣獎。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為獲得特等獎的代表隊頒獎
為獲得一等獎的代表隊頒獎
為獲得二等獎的代表隊頒獎
為獲得三等獎的代表隊頒獎
政法與歷史學院代表隊
教育科學學院代表隊
蒙古學學院代表隊
外國語學院代表隊
文學院代表隊
音樂學院代表隊
美術學院代表隊
體育學院代表隊
數學學院代表隊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代表隊
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代表隊
化學化工學院代表隊
機械工程學院代表隊
農學院代表隊
動物科學技術學院代表隊
蒙醫藥學院代表隊
醫學院代表隊
護理學院代表隊
生命科學學院代表隊
經濟管理學院代表隊
傳媒學院代表隊
馬克思主義學院代表隊
旅游與航空服務學院代表隊
中國民族類高校課程聯盟2019年會在我校召開
6月21日,中國民族類高校課程聯盟2019 年會在我校隆重舉行。中央民族大學、中南民族大學、北方民族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湖北民族大學、四川民族學院等13所高校的領導、課程負責人等160余人參加會議。我校黨委副書記、校長陳永勝,黨委委員、副校長任軍,貴州民族大學副校長王林,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副校長李克軍,通遼職業學院副院長李偉樹,超星集團副總經理劉強參加會議。會議由我校教務處處長楊恒山主持。
會上,陳永勝校長代表學校致歡迎詞,任軍副校長作了題為《建設混合式“金課”培養一流應用型人才》、中央民族大學教務處處長馮金朝作了題為《課堂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上海大學教授顧俊作了題為《“金課”取向的思政教學設計》、北方民族大學丁黎明教授作了題為《信息化智慧教學新模式的探索與成效》、貴州民族大學副校長王林作了題為《大數據有大未來—貴州大數據優勢與教育職能化契機》、劉強副總經理作了題為《“一平三端”打造“中國民族類高校課程聯盟”智慧教學新生態》的主題報告。
會議成立了“中國民族類研究生課程聯盟”、“中國民族類高校在線教育研究院”,并舉行了“中國民族類高校東北區在線教育基地”揭牌儀式。
會后,與會代表參觀了我校校史館、蒙醫藥館和博物館。此次會議有效落實了一流課程“雙萬計劃”,加快了民族類“金課”建設進程,推進了民族類院校教育的振興與發展。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中國民族類研究生課程聯盟”正式成立
陳永勝校長講話
任軍副校長作報告
中央民族大學教務處馮金朝馮處長作報告
會場
我校第二屆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比賽圓滿結束
6月22日,學校第二屆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比賽在西拉木倫校區新蒙醫藥教學科研大樓舉行。本次比賽共有40名教師參加,分文科組、理科組和蒙古語組同時進行,其中文科組15名,理科組17名,蒙古語組8名。校黨委委員、副校長任軍現場督導比賽。
本次比賽旨在深入貫徹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引導各族教師自覺踐行“四有”好教師標準,深入挖掘各類課程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將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統一、教書與育人相統一,把思想政治教育巧妙地融入到教學過程中。
比賽激發了思政課教師創新教學方式方法的積極性,強化了專業課教師“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的責任意識,推動了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育人效應。對落實學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構建“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文科組評委
理科組評委
文科組參賽教師
理科組參賽教師
蒙古語組參賽教師
我校在線課程《世界文明史》 網上選課人數破萬
據最新統計數據,我校在線課程《世界文明史》選課人數已經突破萬人,涵蓋了我國34個行政區域以及美國、俄羅斯、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蒙古國等20余個國家的學習者。該課程是我校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推進實施教育部課程建設“雙萬計劃”的重要舉措,也是淘汰“水課”打造“金課”的代表成果。
《世界文明史》課程自2018年12月30日在“學堂在線”平臺上線,以培養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為宗旨,使學習者通過了解世界文明的多樣性及其交往互鑒的過程,掌握文明的發展脈絡與規律,進而提高自身文化素養,為開展社會科學領域的創造性研究打下堅實基礎。本課程的授課任務由我校世界史國家級教學團隊承擔。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學校舉辦“愛我祖國 興我中華”大學生演講比賽
為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強各族大學生“五個認同”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激勵各族學生爭做新時代追夢人。6月20日晚,由學生處主辦,“民大之聲”校園廣播站承辦的“愛我祖國 興我中華”大學生演講比賽在西拉木倫校區實驗樓107教室成功舉辦。學生處副處長衣海會、校團委素質拓展部部長斯欽畢力格、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昝桂麗、學生處思教科科長徐曉影、軍事理論教研室主任尹科偉擔任評委。
經學院初賽和學校復賽,共有13個學院選派的參賽選手入圍決賽,他們以“我與共和國共奮進,爭做時代追夢人”為主題,用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講述了新時代大學生與祖國共成長的多彩故事。從華裔勞工的愛國之情,到“一帶一路”的共建共享,13名選手引領全場觀眾回瞰了中華民族的風雨歷程,繪制了一幅幅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宏偉畫卷,各族師生反應熱烈,掌聲不斷。
經評委認真評選,李坤林(經濟管理學院)獲一等獎;李畚加(政法與歷史學院)、于點(旅游與航空服務學院)獲二等獎;王治達(農學院)、李佳欣(外國語學院)、云佳(護理學院)獲三等獎;趙燕(美術學院)、韓永發(教育科學學院)等7名同學獲優秀獎。
本次比賽是學校“愛祖國 擔大任 做新人”系列活動之一,旨在加強各族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復賽現場
護理學院參賽選手 云佳
教育科學學院參賽選手 韓永發
經濟管理學院參賽選手 李坤林
旅游與航空服務學院參賽選手 于點
馬克思主義學院參賽選手 陳張晶
美術學院參賽選手 趙燕
蒙古學學院參賽選手 陳海英
農學院參賽選手 王治達
生命科學學院參賽選手 馬爽
數學學院參賽選手 邢云新
外國語學院參賽選手 李佳欣
音樂學院參賽選手 楊麗珂
為一等獎獲獎選手頒獎
為二等獎獲獎選手頒獎
為三等獎獲獎選手頒獎
合影留念
“2019數字媒體產教融合發展系列論壇·內蒙古自治區站”在我校成功舉辦
6月21日,“2019數字媒體產教融合發展系列論壇·內蒙古自治區站”在我校圖書館大報告廳舉行。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肖永亮為師生們做了題為《數字媒體與再設計》的學術講座。校黨委委員、副校長任軍參加論壇。傳媒學院院長李曉輝、黨總支副書記張敬周,鳳凰數字媒體教育華北區域負責人連坤經理與傳媒學院師生聆聽了講座。
肖永亮教授與師生們分享了自己的成長經歷,從設計美學的角度梳理了設計與再設計的發展脈絡,回顧了數字媒體技術的發展史,展望了數字媒體技術教育的新格局,并對我校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發展前景和發展模式提出了具體建議。
傳媒學院院長李曉輝指出,2016年12月,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聯合鳳凰數媒產教集團(原鳳凰教育)啟動實施了“高校數字媒體傳教融合創新應用基地”項目,我校成為“項目”首批13所合作院校之一。傳媒學院作為學校“高校數字媒體傳教融合創新應用基地”項目的牽頭實施單位,已有數字媒體技術和廣播電視編導兩個專業參與其中。2019年數字媒體產教融合發展系列論壇,為師生們提供近距離與知名專家對話交流和學習的機會,論壇分享行業實踐工作經驗,解讀專業崗位用人需求,將進一步深化我校數字媒體領域產教融合工作,促進應用型本科院校數字媒體類專業的轉型發展和應用型數字媒體人才的培養。
肖永亮教授:1978年,考入北京師范大學,1987年赴美國留學,現任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文化創業產業研究院執行院長、數字媒體研究所所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國際艾美獎評委、世界傳媒節評委、中共中央宣傳部“五個一”工程和“四個一批”人才評委、中國專利獎評委、“長江學者”評委等。主要從事數字媒體、創意產業、數碼藝術學、電腦算法理論、人工智能、軟件開發應用、網絡系統管理、計算機圖像處理、三維動畫游戲等研究。代表作有《泰坦尼克號》、《異形4:浴火重生》、《星際迷航》、《冰河世紀》、《邦尼》等等。1999年,《邦尼》一片榮獲了第7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肖永亮教授成為獲奧斯卡金像獎(動畫片類)的第一位中國人。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會場
李曉輝院長講話
會場
合影留念
東北亞農業和農村發展研究院會議在我校召開
6月14至15日,東北亞農業與農村發展研究院第二次四方研究院會議在我校召開。蒙古國生命科學大學副校長Batchuluun.J、內蒙古農業大學國際交流學院副院長寶音以及四方研究院、我校相關領域的部分教師參加會議。校黨委委員、副校長修長百參加會議并講話。
會上,內蒙古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喬光華、中國農科院海外研究中心王晶研究員、蒙古國生命科學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Baasansukh.B 、我校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孔繁利分別介紹了本單位概況及研究領域,四方針對各自的研究領域廣泛交流了意見,并提出了具體設想,為下一步深入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修長百副校長講話
蒙古國生命科學大學副校長Batchuluun.J講話
內蒙古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喬光華講話
蒙古國生命科學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Baasansukh.B__講話
合影留念
我校舉辦2019屆畢業生馬金貴詩集發布會暨研討會
6月20日,我校2019屆畢業生馬金貴詩集《沒有故事的故事》新書發布會暨研討會在思源樓203會議室舉行。文學院院長郝青云、通遼市文聯《科爾沁文學》編輯王楚、哲里木詩社社長邰婉婷、通遼市詩詞學會副會長王旭,我校教師馮淑然、徐穎濤、張婧及我校春草詩社部分成員參加會議。會議由文學院教師劉永主持。
會上,馬金貴介紹了自己的詩歌創作思路和創作過程并向文學院和春草詩社贈書,與會人員圍繞馬金貴的詩歌作品進行了深入討論。郝青云院長指出,為學生開新書發布會暨研討會的意義重大,非常值得,是學院為畢業生奉獻的一份特別的禮物。
馬金貴:1995年生,回族,寧夏西吉縣人,文學院2019屆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中國小說學會會員、寧夏作協會員,先后在《詩刊》《星星詩刊》《詩潮》等國內具有影響力的詩歌刊物發表作品,并入選《中國90后新詩排行榜》等選本,新出版的詩集《沒有故事的故事》是其大學四年創作的結集,在內蒙古和寧夏詩歌界引起了廣泛關注。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劉永老師主持會議
活動現場
近日,自治區團委印發了《關于表彰2018年度“全區優秀共青團員、團干部”和“全區五四紅旗團委、團支部”的決定》,共表彰了258名“全區優秀共青團員”,182名“全區優秀共青團干部”,402個基層團組織。
在本次表彰中,我校團委被評為“全區五四紅旗團委”,經我校基層團組織和個人申報,校團委評議推薦的教育科學學院團總支被評為“全區五四紅旗團支部(總支部)”,醫學院團總支書記王燁被評為“全區優秀共青團干部”,文學院學生李超楠、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生寶春根被評為“全區優秀共青團員”。
農學院3宿舍18名成員集體考上研究生
又是一年畢業季,在農學院2019屆本科畢業生中,有3個宿舍的18名大學生分別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東北農業大學、青海大學等高校錄取,即將開始嶄新的學習生活。
被錄取為研究生的18名大學生是濱河園區4號樓210宿舍的蘇飛燕、張雨珊、烏蘇雅、黃金秀、崔天宇、趙潔;221宿舍的陳子英、段佳茹、李鵬飛、王希鳳、楊杰、季美靜;220宿舍的牛岸秋、岳文清、李佳燕、陳晨、高志穎、盧俊艷。
近年來,農學院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大力加強學風建設,建立本科生考研激勵機制,研究生培養工作不斷獲得新突破。2019年本科畢業生共256人,考研被錄取人數為136人,53.1%的畢業生被錄取為研究生。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2015級農學專業210宿舍
2015級農資專業220宿舍
2015級農資專業221宿舍
圖文排版:王欣雨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