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地里發現被焚燒的女尸,她是誰,她怎么會出現在這里?燒焦的尸體,留下了什么有價值的線索?
第一幕
玉米地發現被焚女尸
2014年9月,正在單位值班的王少平正在研究資料,電話鈴聲劃破了辦公室的寧靜,“好的,準備一下馬上出發。”
整理工作箱,整理下警服,王少平趕緊推門出去。
遼中縣劉二堡鎮靛莊子村玉米地內發現一具女尸,據初步現場描述,尸體全身赤裸,有被燒過的痕跡。
王少平趕到現場,發現顯然是一起他殺后焚尸滅跡的案件,且現場破壞嚴重。
根據遭到焚燒比較嚴重的兩個部位,推測兇手不想讓被害人被認出來,并且與被害人有過性接觸,擔心留下痕跡,想毀滅證據。
尸體頭面部被燒的辨認不清,周圍也未遺留任何能夠證明死者身份的東西,憑經驗給出大概年齡范圍,死者是一名年輕女性。
死者到底是誰?拋尸地點和死者或者兇手有沒有什么聯系?要想弄清楚一切來龍去脈,偵破案件,首先要查清楚女死者的身份,弄清楚尸源。
第二幕
尸檢查出死者為失足女
案件發生后,警方高度重視,組建專案組展開偵破,首先就是查清尸源。
專案組為此做了大量工作,包括根據女尸大概特征發協查通報,沿途調取案發地周圍監控錄像,挨家挨戶走訪,查找失蹤人員網上信息等,但均未取得工作進展。
通過尸檢查出一些線索,成為偵破此案的唯一突破口。專案組把希望寄托在王少平身上。
對一具被破壞嚴重的尸體進行解剖檢查,是一件艱難的工作。王少平很冷靜,他發現尸體雖然大多數部位都遭到破壞,但其手部的破壞比較小。
“如果能從手部提取到一些痕跡,一定能查到一些線索。”操作臺上,王少平小心翼翼,終于成功提取到一些物證。
經過調查,提取的物證證明了被害人的身份,張某(女,49歲,沈陽市于洪區人),5年前因賣淫被公安機關處理過。
第三幕
一個藥瓶鎖定嫖客殺人證據
查清楚死者身份,無疑給陷入僵局的偵破工作亮起一盞明燈。專案組調查到,張某雖然被公安機關處理過,但平日仍舊從事賣淫活動,只是更加隱蔽,只對熟人才進行交易。而且就在焚尸案發生的同時,張某與身邊人失去聯系,突然失蹤。
根據這一情況,專案組很快查到張某失蹤前最后的關系網絡,很快發現男子姜某嫌疑很大,并在大潘地區將其抓獲。
為了提取到關鍵證據,警方對姜某駕駛的轎車進行了徹底搜查,在車內找到一瓶“潤滑劑”,并證實是被害人張某所有。
姜某殺人焚尸案件的證據確鑿。經過審訊,姜某交代了犯罪事實。
第四幕
嫖資起糾紛 嫖客錘殺失足女
姜某是外來打工人員,曾經與死者張某有過不道德交易,并長期保持著這種關系。
案發前,姜某和張某再一次約見在玉米地附近,在姜某車內,兩人發生關系。
事后,張某向姜某索要嫖資,而姜某卻說上一次給多了,這一次要少給一半,張某不同意。
兩人因為嫖資發生爭執,并在車內動手打起來。
憤怒之下,姜某隨手抄起車內的一把錘子,將張某打死。殺人后,姜某將張某拋尸玉米地。
姜某冷靜地想到自己和張某的關系,同時又想到張某死前剛與其發生過關系,必須毀滅罪證,于是從車內抽出一桶汽油澆在張某尸體上,尤其是頭部和陰部,點火焚尸。
殺人焚尸后,姜某仍不解氣,拿著提前從張某身上取得的手機、鑰匙,找到張某家中進行盜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