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資報記者 蘇啟桃
科創板審核會議密集召開,申報企業陸續來到發審委面前。6月20日,西部超導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部超導”)也即將迎來上會。
雖然名字里有“超導”,主要從事高端鈦合金材料、超導產品和高性能高溫合金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但其實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是來自于高端鈦合金材料,占比一直在八成左右。此次沖擊科創板,公司擬募集的8億元也是用于發動機用高性能高溫合金材料及粉末盤項目、償還銀行貸款。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盡管公司極力表示其技術的先進性和模式創新性,但反映在具體的財務數據上,并不太好看。
凈利潤逐年下滑
資料顯示,西部超導是目前國內唯一實現低溫超導線材商業化生產的企業,也是目前全球唯一的鈮鈦( NbTi)錠棒、超導線材、超導磁體的全流程生產企業。且公司生產的高端鈦合金主要用于航空領域,包括飛機結構件、緊固件和發動機部件等。
但是從業績來看,公司業績卻持續下降。2016-2018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9.78億元、9.67億元、10.88億元,對應的各期凈利潤分別為1.59億元、1.42億元和1.34億元,明顯逐年下滑。
就在凈利潤下滑的同時,公司毛利率也逐年下行,2016-2018年分別為41.32%、38.63%、36.77%。
對與凈利潤和毛利率的逐年下滑,公司解釋稱,主要是由于高端鈦合金的毛利率波動導致。報告期內,公司主要原材料海綿鈦、中間合金等價格上漲,造成公司成本增加。公司高端鈦合金的平均價格雖逐年提高,但平均增速低于平均成本增速,最終導致毛利率和凈利潤有所下滑。
業績依賴稅收優惠和政府補助
需要注意的是,就是這連續下滑的業績還依賴稅收優惠和政府補助。
招股書披露,西部超導2017年通過高新技術企業復審,取得陜西省科學技術廳、陜西省財政廳、陜西省國家稅務局、陜西省地方稅務局聯合頒發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2017-2019年享受15%的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
與此同時,公司還收到各級政府部門給予的科研補助、財政獎勵以及其他補助,用于公司的科研項目研發、項目建設及補償公司其他日常經常支出。
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計入公司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分別為3979.58 萬元、4384.25萬元和 4126.46萬元,而各期凈利潤分別為15946.17萬元、14290.10萬元和13389萬元,也即公司享受的政府補助占各期凈利潤的比重分別高達24.96%、30.68%、30.82%,占比逐年加大。若再加上每年獲得的稅收優惠額,比重只會更大,但金融投資報記者找遍招股書也未找到公司披露每年享受的稅收優惠額數據,具體的占比情況成謎。
一邊不停募資一邊持續大筆分紅
有趣的是,盡管西部超導業績依賴稅收優惠和政府補助,凈利潤還逐年下降,但在利潤分配上公司卻不“含糊”,近幾年連續大比分紅。2016-2019年分別派現1.04億元、1.19億元、1.19億元和1.19億元,4年累計派現4.61億元,相當于每年分紅就分掉了前一年凈利潤的絕大部分。
而公司一邊大手筆分紅,另一邊卻不停募資。公司2014年在新三板掛牌,自掛牌以來,公司實施了兩次股票增發。2015年公司發行股票1500萬股,募資凈額為2.19億元,資金主要用于償還貸款和補充流動性;2016年公司再度實施增發,發行5000萬股股票募資8.5億元,用于航空用特種鈦合金擴能技改項目及償貸等。而此次沖擊科創板,公司又擬募資8億元用于發動機用高性能高溫合金材料及粉末盤項目和償還銀行貸款。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公司募資的不斷增多,其資產負債率卻逐年走高。2016-2018年公司資產負債率分別達到42.22%、44.02%和50.44%。
應收票據和賬款占營收比例超100%
除了上述的疑問,西部超導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高企問題也值得關注。
?
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公司應收票據分別為3.16億元、5.52億元、5.07億元,應收賬款分別為4.60億元、4.42億元、6.17億元,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合計7.76億元、9.94億元、11.23億元,而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9.78億元、9.67億元、10.88億元,這也即意味著,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占營業收入的比例高達79.32%、102.76%和103.22%,且呈逐年遞增狀態。
盡管公司解釋稱應收賬款增加主要系下游軍工行業企業付款周期較長所致,但應收賬款周轉速度較慢,占用公司資金明顯增加了財務風險。
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逐年遞增的趨勢是否還會繼續?公司一邊高負債,一邊大筆分紅,為何不先將利潤用于項目或者還貸款呢?公司各期享受的稅收優惠額究竟有多少?一系列的問題,金融投資報整理并發至公司,但截至記者發稿仍未獲回復,公司能否經受住科創板的檢驗,本報將持續關注。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