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360》報道:常州的萌萌剛讀三年級,放假在家后,不到兩天的時間里,就偷偷花了兩萬兩千多元買手游裝備,這可把家長給急壞了。這筆錢還能要回來嗎?
萌萌的父母說,孩子上小學三年級,學習成績還不錯,因為他們打工比較忙,就把手機給孩子玩。沒想到兩天后就發現,手機綁定的銀行卡上少了兩萬兩千多元。
父母嚇壞了,還以為是銀行卡被人盜刷了,后來發現對賬流水單上收款的是一家手機游戲公司,趕緊回家問孩子。孩子交待,他在玩一款叫《生死狙擊》的手游,充了幾萬。
記者打開這款游戲后注意到,游戲里的金幣通過充值來獲取,價格最少為1元,最多為998元,充值到一定程度,還能獲得專屬特權,而萌萌的角色已經達到了VIP10級,也就是總共充值了兩三萬元。那么,萌萌是怎么知道手機支付的密碼的呢?原來是在爸爸媽媽視頻通話時,孩子聽到了密碼。
那么這筆錢能不能退還呢?萌萌的爸爸打通了手游開發商的客服電話。但手游開發商,浙江無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客服表示:因為看不到是誰在完成支付操作,所以判定不了,無法退款。
不過記者注意到,這款手游里沒有任何關于實名認證的提示,也沒有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統。律師表示,這并不符合實名注冊的要求,如果家長可以證明是孩子瞞著爸媽充值,可以要求退錢。
“如果瞞著父母,父母不知情,事后父母也沒有追認的話,這個是不發生法律效應的。”江蘇樂天律師事務所律師萬政表示。律師還提醒,如果家長要打官司,一定要準備充分的證據,比如對游戲進行截屏,孩子怎么登錄的游戲,用什么賬號登錄的,怎么玩游戲的,給游戲充值的清單流水,然后進行公證。
必要的時候,孩子也可以出庭,如果游戲是孩子玩的,他對游戲一般會比較熟悉,錢是什么時候花的,游戲中的哪一個環節購買了什么裝備,花費了多少。因為這類問題如果不是孩子玩的,他不會了解得這么清楚,這也是很重要的證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