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網匯信APP訊 : 盡管中國車市還未到徹底回暖的時候,但大眾汽車已經迫不及待地開始在中國市場的投入上“加大力度”。
匯信獲悉,4月14日周日,德國大眾汽車集團CEO Herbert Diess在大眾新車發布會上表示,大眾將把更多的研發業務分配給中國,而中國作為其生產中心的角色正在不斷強化,大眾將逐漸拓展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布局,而中國市場在其中起到關鍵作用。
同日,大眾集團發布了五款全新SUV,其中包括一款純電動旗艦SUV ID.ROOMZZ,該款電動車隸屬于大眾預備打造的新能源車型ID.系列,預備2021年在中國首先推出,隨后推廣至全球市場。
為何青睞中國市場?
匯信指出,大眾對中國市場格外重視的原因來自多個方面。
首先,中國是大眾汽車最主要的市場之一,中國市場上的交付量占據大眾全球交付量的近40%。目前,大眾集團已經在中國與上汽、一汽、江淮汽車展開合作,其中上汽大眾、一汽大眾在2018年的稅前利潤率高達兩位數。
其次,中國車市有望在2019年回暖,新能源車擁有格外廣闊的市場前景。江淮大眾作為2017年新成立的合資公司,主要業務是負責開展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的研發與生產,未來將成為大眾集團的重點關注領域。目前雙方持股比例為50:50,而近日,有市場傳言稱,大眾正在計劃收購江淮汽車股權,消息致使上周江淮汽車股價大幅波動。
而根據本月早些時候中汽協發布的數據,中國車市在今年三月實現了較為強勁的環比反彈,乘用車銷量同比降幅較過去有所收窄。新能源車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同比大增96.2%及83.4%。
最后,大眾在歐洲及北美市場上“排放門”問題仍未得到解決,除了巨額罰款之外,大眾預計還將在減排方面支付更高的成本,這將大大壓縮該公司在這兩個市場上的利潤。
根據大眾汽車本月早些時候發布的交付量報告,該集團2019年3月在中國的交付量同比減少了9.4%,其中大眾品牌汽車同比下滑9.9%,主要原因系中國4月起生效的增值稅稅率下調致使消費者延遲購車。
但與此同時,大眾SUV在中國市場份額顯著上升,該集團也正在全球范圍內贏得更多市場份額,該公司預計未來將在中國車市取得更好的成績。
據路透社援引大眾電動車業務負責人Thomas Ulbrich表示,大眾將在2023年中期開始擴大集團旗下斯柯達、西雅特、奧迪、大眾品牌共33款電動汽車的生產,目前,該公司正在全球范圍內進行16家工廠的改造,以支持電動車的批量生產。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