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節,長安,李必坐在新成立的情報局靖安司,等著望樓傳來的消息。
張小敬隨姚汝能走進西市,先來了一個水盆羊肉、火晶柿子、胡餅全套。
許鶴子梳著“雙環望仙髻”,在斗采花車上與萬人合唱《清平調》。
三個狼衛為了躲避官兵的追蹤,戴上面具、在街上跳起胡旋舞……
為什么這么多不同身份、不同國籍、不同信仰的人,都愿意聚集在“大都會”長安?
為什么1400年過去了,我們依然在通過影視作品,一次次想要重現唐朝的恢弘氣象?
張愛玲七歲寫唐朝小說,想復現那個“興興轟轟、橙紅色的時代”,但是只寫了一張便沒寫下去。
侯孝賢大學時就迷唐傳奇,一直等到自己68歲時,才拍了那部一直夢想著拍的晚唐武俠片——《刺客聶隱娘》。
他動用八千多萬資金,花了兩三年時間查唐代資料讀唐史,八年拍了44萬英尺膠片,呈現心中的唐朝。
候導拍的唐朝像詩,沉靜、緩慢地流淌。
而他的同行陳凱歌,身為同款唐朝“鐵粉”,從唐汲取的能量卻完全不同。
“在那樣一個時代里,外國人可以在中國做官,對文人特別尊重,詩人之間互相贊美,李白和杜甫之間的那種情感,都非常難得。”
陳凱歌花了六年功夫,為拍《妖貓傳》,造了一座唐城。
“我在思考中國發展過程中,什么不應該遺忘,用什么替代爆米花大片,用什么證明我們在進步。可能跟絢爛多姿的唐文化連接,才能有新的途徑、新的道路開辟出來。”
陳導拍的唐朝絢爛、恢弘,又帶著一種神秘。
而他的另一位同行徐克,則在《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中,把盛唐拍得怪獸橫行、奇幻磅礴…
我們不禁好奇起來:影視劇作品拼湊的唐的面貌背后,真實的盛唐到底是什么樣子呢?
它曾像19世紀的不列顛、20世紀的美利堅一樣,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外交各方面碾壓諸國。它疆域的遼闊壯美,詩書的浪漫奔放,心態的自信雍容,令同時代的人和后來的人都魂牽夢縈。
唐因何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橫亙在人類文明史上的現象級存在?答案的確不是一兩部電影呈現得清楚的,需要借助幾代歷史學教授、學者們的研究成果,才能幫我們厘清模糊、混亂的唐朝知識,補上這重要一課。
三聯中讀研磨推出精品課
“我們為什么愛唐朝——黃金時代的10個側面”
聯合榮新江、辛德勇、韓昇、張大春等11位
來自北大、人大、復旦等頂尖高校的明星教授、文學大咖
為你重現一個真實的盛唐景象
把這么多權威的教授、資深學者聚齊,三聯花了三個月時間。有些老師專心學術,一般不太參與音頻課錄制,這次卻懷著普及學術、為大家普及一手唐文化的心情,參與了此次課程錄制。
最終確認的11人講師陣容,均任職于北大、人大、復旦大學、陜西師范大學等國內頂尖名校,他們在唐朝的不同研究領域(歷史、文學、哲學、宗教等)均取得了不俗成果。
每年都有許多有志于唐朝學術研究的年輕學子們,爭相去報考他們的碩博士。
而這一次,你不用再皺著眉研讀他們的學術著作,老師們將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從這10個維度帶你零死角感受唐朝的風貌:全球視野、帝王與政治、女性、對日交流、西域交流、佛教、書畫、樂舞、唐詩、城市建構。
700分鐘,為你還原影視劇、文學背后真實的歷史,重構大家對于"黃金時代的中國"的認識。
音頻分為11章
共32+節課,共長達700分鐘
原價99元
限時特惠6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