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投資肯定就有風險,如何控制好風險才是最為重要的。
在市場整體趨勢向好之際,投資者不能過于盲目樂觀,更不能忘記了風險的存在而隨意追高。股市風險不僅僅存在于熊市,牛市和平衡市中也一樣有風險。如果不注意規避股市中隱藏的風險,就會很容易虧損。因此,在股市中控制風險首先要遵循的原則是:
一停,二看,三通過。
一停:停止盲目的、無計劃的買賣操作,有獲利的籌碼要及時兌現利潤,深度套牢的股票也不要急忙割肉。
二看:就是了解股市中的各種情況,仔細研判行情的未來發展趨勢,研判個股的運行規律,認真地選好股票,等待趨勢的徹底轉強。
三通過:當市場整體趨勢重新轉暖,個股成功有效地突破阻力位后,當投資者對市場的研判符合股市客觀運行態勢時,可以根據當時情況,適當加重倉位。
其次,還要掌握和控制股市風險,具體原則如下:
1、樹立止損意識。有些投資者認為,止損是熊市的策略,牛市和平衡市不需要止損,這是不正確的。其實,在任何市場環境中,當個股出現見頂跡象,或者持有的是非市場主流品種以及逆勢下跌的股票都需要止損。特別是在基本面等市場環境出現重大變化或對行情的研判出現重大失誤時,投資者更要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
2、調整持倉比例。在股市中要根據市場的變化及時對持倉比例做適當調整,特別是一些倉位較重的甚至是滿倉的投資者,要把握住大盤短線快速沖高的機會,將部分獲利豐厚的個股適當清倉賣出。保留一定存量的后備資金,以便應對股市中不確定因素的影響。
3、優化投資組合。在當前股市中,投資者要通過不斷調整倉位結構,留強汰弱的優化投資組合,不僅可以在未來行情中獲取理想的投資收益,還能有效回避股市下跌帶來的風險。
4、不要將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當大盤止跌企穩,并出現趨勢轉好跡象時,對于戰略性建倉或鏟底型的買入操作,可以適當分散投資,分別在若干個未來最有可能演化成熱點的板塊中選股買入,這是控制股市中非系統性風險的重要方法。
股票投資風險控制原則
根據市場環境,投資者要重點掌握好以下幾種風險控制原則:
一要控制資金投入比例。在行情初期,不宜重倉操作。在漲勢初期,最適合的資金投入比例為30%。這種資金投入比例適合于空倉或者淺套的投資者采用,對于重倉套牢的投資者而言,應該放棄短線機會,將有限的剩余資金用于長遠規劃。
二是適可而止的投資原則。在市場整體趨勢向好之際,不能盲目樂觀,更不能忘記了風險而隨意追高。股市風險不僅存在于熊市中,在牛市行情中也一樣有風險。如果不注意,即使是上漲行情也同樣會虧損。
第三,選股要回避"險礁暗灘"。碰上"險礁暗灘"就要"翻船",股市的"險礁暗灘"是指被基金等機構重倉持有、漲幅巨大的"新莊股",如近期的有色金屬股。其次,問題股、巨虧股、戴帽戴星股。不可否認,這類個股中蘊含有暴利的機會,但投資者要認識到,這種短線機會往往不是投資者可以隨便參與的,萬一投資失誤,就將損失慘重。
第四,分散投資,規避市場非系統性風險。當然,分散投資要適度,持有股票種類數過多時,風險將不會繼續降低,反而會使收益減少。
第五,克服暴利思維。有的投資者喜歡追求暴利,行情走好時總是一味地幻想大牛市來臨,將每一次反彈都幻想成反轉,不愿參與利潤不大的波段操作或滾動式操作,而是熱衷于追漲翻番暴漲股,總是希望憑借炒一兩只股就能發家致富。愿望雖然是好的,但追漲殺跌地結果卻是所獲無幾。
“1248”倉位管理,分批買入法
1248倉位管理法,顧名思義,它其實就是一種分批買入法,這個管理方法的關鍵點就是越買數量必須是越大。假設,如果你看好中路股份的話,那么在你沒有把握的時候,可以先輕倉買入1000股,當你確定比較有把握的時候,在買入2000股,有絕對把握的時候在買入4000股,在絕對把握的話,就可以買入8000股,所以這個方法的關鍵點就是每一次買入都盡量加倍的買入。所以這也是這個名稱的由來。相應的圖形如下。
投資者在什么時候運用1248資金買入法呢?總結出了兩種情況,具體如下:
1、 資金熟悉的好股票回調的時候。當看好一只基本面很好的股票時,你不像追高,而是想要逢低買入的話,你就可以在一個相對低點買入100股或者1000股,等這只股票回調時跌幅每達到一個臺階時,加倍買入一次。
例如沒跌幅達到5%的時候,就加倍買入一次,這樣就可以逐漸的攤低成本還可以買在一個相對低點。本人曾將持有的長線股蘭花科創就一只用這種方法買入。這里的相對低點標準,就是:股價跌幅達到70%以上,市盈率10倍以下,市凈率3倍以下,上市公司的業績不但不能預減還要預增。
2、短線操作趨勢還不明的時候。當你看好一只個股,但是還需要觀察以下,就線買入計劃買入量的十分之一,等到股票走勢符合你原來的預想時,就可以把其余的分幾批買入,或者干脆把剩余的一次性買入。
90%散戶都輸給了倉位管理,下面繼續給大家整理常見的三種倉位管理法:
一、【漏斗型倉位管理法】
初始進場資金量比較小,倉位比較輕,如果行情下跌,后市逐步加倉,進而攤薄成本,加倉比例越來越大。這種方法,倉位控制呈下方小、上方大的一種形態,很像一個漏斗,所以,可以稱為漏斗形的倉位管理方法。常見的倉位比例有2:3:5或者1:2:3:4。
優點:初始風險比較小,在不爆倉的情況下,漏斗越高,盈利越可觀。
缺點:這種方法建立在后市走勢和判斷一致的前提下,如果方向判斷錯誤,或者方向的走勢不能超過總成本價位,將陷于無法獲利出局的局面。在這種倉位管理方式下,越是反向波動,持倉量就越大,承擔的風險會越高,當反向波動幅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必然導致全倉持有,而此時,只要方向再向相反方向波動很小的幅度,就會導致爆倉。
二、【矩形倉位管理法】
初始進場的資金量,占總資金的固定比例,如果行情下跌,以后逐步加倉,降低成本,加倉都遵循這個固定比例,形態像一個矩形,可以稱為矩形倉位管理方法。常見的倉位比例有1/3、1/4、1/5。
優點:每次只增加一定比例的倉位,持倉成本逐步抬高,對風險進行平均分攤,平均化管理。在持倉可以控制,后市方向和判斷一致的情況下,會獲得豐厚的收益。
缺點:初始階段,平均成本抬高較快,容易很快陷入被動局面,價格不能越過盈虧平衡點,處于被套局面。同漏斗形方法一樣,越是反向變動,持倉量就越大,當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全倉持有,而價格只要向反方向變動少許,就會導致爆倉。
三、【金字塔形倉位管理法】
初始進場的資金量比較大,后市如果行情按相反方向運行,則不再加倉,如果方向一致,逐步加倉,加倉比例越來越小。倉位控制呈下方大,上方小的形態,像一個金字塔,所以叫金字塔形的倉位管理方法。常見的倉位比例有5:3:2或者4:3:2:1。
優點:按照報酬率進行倉位控制,勝率越高動用的倉位就越高。利用趨勢的持續性來增加倉位。在趨勢中,會獲得很高的收益,風險率較低。
缺點:在震蕩市中,較難獲得收益。初始倉位較重,對于第一次入場的要求比較高。
對三種倉位管理方法比較:
1、漏斗形倉位管理法和矩形倉位管理方法,是在第一次入場之后,行情按相反方向運行,但仍確信后期走勢會按照自己的判斷運行,進行倉位管理。金字塔形倉位管理方法是在進場后,若行情按相反方向運行,則不進行加倉操作,如果到達止損,則進行止損。前兩種方法屬于逆市操作方法,后者則是順勢操作方法。
2、漏斗形倉位管理法和矩形倉位管理方法,正確的前提是,后市行情按照預判的走勢進行,而且倉位越來越重,在沒有爆倉的情況下,可以獲得盈利,對于投資者來說,風險更大。金字塔形倉位管理方法,至多是損失第一次入場資金的一定虧損比例,而不是全部資金的風險,所以,金字塔形倉位管理方法承擔的風險更小。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