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充分發揮研究會平臺作用,幫助企業用文化助力品牌發展,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轉換賦能企業品牌發展,讓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真正使品牌價值成為企業利潤的最大來源,由上海炎黃文化研究會莊子文化專委會主辦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賦能企業品牌發展”研討會5月24日舉行。
讓文化真正轉換為品牌價值
莊子專委會顧問、原東海艦隊副司令嚴躍進將軍,上海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楊益萍、副會長朱蔭貴、副秘書長王源康,莊子專委會主任、上海兆祥郵輪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莊兆祥,莊子專委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嚴國興、副主任劉平教授、馮紹霆教授和莊曉明、莊嚴、莊苑、上海兆祥郵輪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莊朵朵以及企業家一同參加了研討會。
主持人莊心冰(朵朵)女士
新時代,中國產品要向中國品牌轉變,其中文化是關鍵。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中可以轉換賦能企業品牌發展的內容極為豐富。如何實現企業的品牌價值?
莊兆祥董事長以5月22日由兆祥集團發起成立的上海世天郵輪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與招商局郵輪制造有限公司簽訂了中國自主設計、自主建造、自主運營的中國首艘超豪華郵輪建造合同這一極具說服力的鮮活案例,向與會者證明:文化植入品牌,品牌價值方能增百倍。
莊兆祥董事長在對世天郵輪項目作進一步評析時指出:世天郵輪項目的成功靠的就是文化。
莊兆祥董事長認為,郵輪是一種生活方式,就是一種文化。郵輪,上面是一座五星級賓館,下面是一艘船,中間裝的是一種文化;只有把文化植入品牌,讓文化真正轉換為品牌價值,這才是企業利潤的最大來源;沒有文化的實業是苦力活,企業一定要有文化。
莊兆祥主任作主旨演講
莊子專委會顧問、原東海艦隊副司令嚴躍進在致辭中說,中國的企業要善于挖掘、研究、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嚴躍進以講述主持中國清代宮廷建筑設計200年的匠師家族“樣式雷”的故事,鼓勵當今的企業家要自覺培育工匠精神。
顧問嚴躍進將軍致辭
上海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朱蔭貴在致辭中說,制造業是基礎,用文化發展中華企業的榮光,代表了一種質量、一種服務,體現了一種國家的氣質、國家的精神。朱蔭貴將文化對企業的作用歸結為四大功能:凝聚功能、滲透功能、品牌功能、發展功能。
炎黃研究會副會長朱蔭貴先生致辭
研討會上,莊子專委會副主任、復旦大學劉平教授作了“洪門忠義文化及其當代價值”的演講,演講通過介紹洪門源流、洪門組織、洪門儀式和洪門功績以此來引出洪門的忠義文化及其當代價值。
劉平教授分享《洪門忠義文化及其當代價值》
提供給企業發展的價值建議
研討會上,與會專家教授和企業家共同研究總結了企業需要、專委會可以提供的前10項價值是:1、定制企業文化講座;2、上海炎黃文化研究會高端人脈資源(將軍、教授、書畫家);3、郵輪產業鏈導入;4、“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實踐基地”牌匾;5、“理事單位”社會地位;6、提供高端、稀有、限量的大型官方背景的活動信息,與官方背景進行更深度的結合;7、中國文化、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助力企業發展壯大;8、助企業樹立品牌文化,定制個性化企業文化;9、政府引導和支持,給實體和企業營造實現“匠心精神”寬松環境;10、中華文化的根基在中醫智慧,藥食同源落地在生活中,用中華文化開啟慧命,實現延續生命。
企業家投票
莊子是“工匠精神”的踐行者
同一天,上海炎黃文化研究會莊子文化專委會還主辦了一場由莊子專委會副主任、原上海市檔案局副巡視員、研究館員、復旦大學歷史系兼職教授、博導馮紹霆主講的“莊子與工匠精神”講座。
馮紹霆教授首先以講故事的形式,娓娓道來,將《莊子》中的工匠一一呈現給聆聽者。歸納出:在莊子筆下,工匠能人們個個都把心和事緊緊融合在一起,心無雜念,專注于所從事的正道事業;不被其他外物干擾,心神飽滿、心志不分、久久為功,通過發揮自我的天性和隨順事物的天性,使得器物或事業巧奪天工,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接著,馮紹霆教授分析了莊子的工匠精神的內核。馮紹霆教授認為:在莊子看來,工匠精神是一種“純素之道”。在《莊子·刻意》篇中,莊子專門闡述了“純素之道”的含義,他說:“純”是“不虧其神”,“素”是“無所與雜”,“純素之道”的要旨在于守養心神、凝神聚氣,心無旁騖、排除雜念,使得精神飽滿、源源不斷,進而專心致志于正道事業并與時偕行。這就是,一方面心中“純粹而不雜”,另一方面“動而以天行”,順應天地自然變化規律而行動。鍥而不舍地持守與天地大道同一的“純素之道”,使得形體和精神凝一并達到精通的境界,“守而勿失,與神為一。一之精通,合于天倫”。這就是莊子筆下“工匠精神”的深刻意蘊:“工匠精神”是在天下正道事業中將心注入、物我兩忘的精神。
馮紹霆教授認為,一、莊子的“工匠精神”特征是:不僅僅為了創造而創造,工匠創造活動應當和現實生活緊密融合。這種融合,既可以是審美的,也可以是經世致用的。二、莊子的“工匠精神”體現的理念是:道家的“無為而治”。《莊子·養生主》中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天大的小事”,也就是我們今天常說的“細節決定成敗”,需要當下大工程的每一個參與主體都膽大心細,把復雜的事情化為“簡單”做,在自己的專業上追求極致,已達成“大工程”整體的成功。三、莊子的“工匠精神”的理論意義在于彰顯它內在思維的共同志向、共同價值觀。四、莊子“工匠精神”的實現途徑是:純粹而不混雜,專一而不變化,淡泊而無所做為,行動時順著自然。五、莊子“工匠精神”的當代價值是:研究道德化實踐標準與工匠精神及內在傳承性。用一個成語來表示,就是“薪火相傳”。確實需要有筋骨、有溫度的,像莊子那樣的源文化來反映當下這個時代的風貌和精神。
最后,馮紹霆教授指出,莊子是工匠精神的踐行者。馮紹霆教授說,嚴國興副主任與他已編撰出自《莊子》的成語故事發布在“上海莊子文化研究”的公眾號上,作為自己學習莊子,以通俗的形式傳播莊子文化的一種途徑。莊子在文章中講述這些弘揚“工匠精神”的寓言故事時,他闡述的主題常常是另有所指。如:《莊子·養生主》一篇,莊子闡述的主題是:道統領萬物的思想;《莊子·知北游》一篇,莊子闡述的主題是:用抽象的方法認識世界;《莊子·達生》一篇,莊子闡述的主題是:棄世避俗,遁于方外。但莊子在這些文章中,都出現了描寫栩栩如生的工匠達人的寓言,這是為什么呢?
馮紹霆教授認為,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莊子本人就是一位工匠精神的踐行者。我們常常說“文如其人!”莊子為了進一步闡明自己的思想、觀點,在文章中引入許多寓言小故事,而這些小故事的主人公們,往往有莊子自己的影子,融入了自己的理念和修為。因此,把莊子稱為偉大的“工匠精神”的踐行者是毫不為過的。
今年5月24日正好是農歷四月二十,是廣東省揭西縣上砂鎮的傳統節日,是清泉莊公誕辰515周年紀念日,講座結束后用廣東客家擂茶比賽的方式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紀念先人,慎終追遠。
莊董事長致辭
莊心冰(朵朵)女士介紹擂茶
炎黃研究會楊益萍會長體驗做擂茶
莊董事長母親上臺親自做擂茶
擂茶比賽
莊心冰(朵朵)女士和莊董事長母親與擂茶比賽獲獎者合影
右一為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劉平先生
右二為上海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楊益萍先生
左一為兆祥集團副總裁莊心冰(朵朵)女士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