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儂會垃圾分類了伐?“是不是感覺一臉懵?
最近一段時間在上海,無論是精明的阿姨,還是可愛的小囡囡,都被垃圾分類搞得焦頭爛額,因為干的并不一定是干垃圾,濕的也并不一定是濕垃圾,你以為的可回收物也并不一定是可回收物,所以簡直讓人崩潰。
不是簡單的一個桶變四個桶就可以了,搞得現在扔垃圾都要冒著很大的勇氣,因為你不是哪里會出現一位大爺或者大媽,十分客氣地問:“你是什么垃圾?”真的是可怕!
說到這里讓我想到初到加拿大生活時的情景。
在加拿大無論城市還是鄉村,垃圾分類是必須要做到的。
遙想當年分別居住過house還有公寓,我至今仍留有記憶。
首先是公寓,一般公寓里是有專門的垃圾房的,里外兩大間:外邊一間是放生活垃圾的,一個很大的鐵箱子,生活垃圾一定要裝袋,系緊口才能扔進去;里邊一間是可回收垃圾,一大排小垃圾桶,上邊有圖片和說明,要分別放入不同的垃圾桶內,扔紙箱一定要是干凈的(如果是裝奶油蛋糕的盒子,上邊有奶油了,要歸入生活垃圾),紙箱無論大小一定要拆開,從大鐵箱指定的口塞進去才可以,其他的按垃圾桶上的標識一點點分類。有時扔一次垃圾要用很長時間,要做到細致入微。
每天定時會有專門的車把垃圾拉走,將大鐵箱子整體拉走,消過毒的空箱子放在原處。公寓居住幾百戶人家,大家都能自覺遵守,垃圾房內有很好的通風系統,進去沒有一點異味,地面沒有一點雜物,既干凈又整潔。大部分公寓都是這樣,也聽說有的也不干凈,有異味。其實只要是大家稍微注意一些,垃圾房就會比較干凈。
接下來說一下我住house的時候垃圾是如何解決的。
我曾經所在的城市是加拿大倫敦市,市政府為居民發放三種顏色的垃圾桶,大家要按照規定,使用每個顏色的垃圾桶:綠色桶是裝廚余和家庭垃圾;藍色桶是裝可回收垃圾;灰黑色桶是裝不可回收垃圾。我們只需要每周按照固定的時間把分好類的垃圾拿到家門口就會有收垃圾的車來把垃圾拉走。注意:綠色有機垃圾每周扔一次,而灰桶和藍桶,隔周扔一次。
原因是食物垃圾容易腐爛發臭,時間長了會滋生細菌,因此,每周收一次,需在早上7點之前將垃圾桶擺放到路邊。但是郁悶的是,我會經常忘記把垃圾拿到家門口,這樣的話就會囤積垃圾,等待下一次的收垃圾時間。可是這樣會出現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收垃圾是有數量要求的!我的印象中好像綠色的垃圾桶是不能超過2桶還是3桶,因為有一次他們居然給我留下了部分的垃圾,沒有全部收走,郁悶之極。
在加拿大生活,讓人們對環保越來越重視,這里講究神馬神馬都回收。垃圾分類雖然沒有像日本那么詳細,不過也分為了有機垃圾和可回收垃圾。有時候想為環保做點貢獻,卻時常分不清到底哪個屬于可回收,哪個屬于不可回收的物件。
下邊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綠桶:(有機垃圾)
可以放入綠桶的垃圾:適用于所有食品垃圾,如水果皮核、蔬菜、米面殘羹、魚肉骨、咖啡渣、茶葉渣。同時還用于女士衛生巾、嬰兒尿不濕、動物糞便以及被食物污染的紙張、紙巾等。這些垃圾收集后被送到有機肥加工廠,成為產品有機肥或有機土在各大超市出售。中國人做飯用的油比較多,不要直接倒入下水道,用廚房紙擦掉油后也可放入綠桶。
經常誤放入綠桶的垃圾:嬰兒清潔紙巾、化妝棉片、棉簽、牙線;頭發、動物毛、羽毛、木片、煙頭、酒瓶木塞、吸塵器袋子、BBQ殘渣等。
是否可以在綠桶里放垃圾袋?可以,而且黑袋子也是可以用,但只允許用一層塑料袋。例如,你在廚房的小垃圾桶,已經套了垃圾袋,那么就不要再用大垃圾袋裝一遍了。這個塑料袋可以是你超市買菜的塑料袋,沒有必要是特殊再生塑料袋。
藍桶:(可回收垃圾)
可以放入藍桶的垃圾:各種飲料瓶,紙盒罐、紙質購物袋、洗滌用品的瓶盒罐、油漆罐、噴霧劑罐、玻璃瓶、鋁箔、鋁罐、鐵罐、報紙書籍等。卷筒紙用完后剩下的卷筒也可以放入回收。在放入回收垃圾前,確保所有的瓶罐都是洗干凈的。
經常誤放入藍桶的垃圾:電燈泡,玻璃水杯,玻璃窗。
是否可以在藍桶里放垃圾袋?
不需要。要求是松散的放在桶里,而且不能再用垃圾袋裝好的。Blue bin的垃圾量不能超過箱子,如果你的可回收垃圾很多,要么更換大的尺寸,要么再申請多一個,都是免費的。
黑桶(灰色):(不可回收垃圾)
可以放入的垃圾:適用于所有不可回收垃圾,包括被食品污染的鋁箔、蠟紙、非回收型禮物包裝、被污染的塑料制品、木屑等。咖啡杯是不可回收的,所有經常喝咖啡的人可以帶自己的杯子。
有害垃圾:電池,燈泡,不用的電話,煤氣罐等。
7月1日起,我國上海已經邁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有46個重點城市也在加快垃圾分類的各項環節建設。很多人在實施過程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惑,希望我在加拿大這些方面的經歷能夠幫助到大家。
加拿大留學邵老師原創文章
轉載請明注出處!
Id:go2canada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