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城市,都有這樣的影院:歷經歲月洗滌的建筑體,總彌漫著一種“時光漫過水岸,歲月洗滌流年”的味道,在這個豪華的現代化時代里,總顯得“遺世獨立”……但他們伴隨了幾代人成長,把電影文化刻在人們腦海深處。這些便是老字號電影院,他們中有些甚至都誕生于解放前,經歷一個個輪回,記錄著中國電影的興與衰,見證了中國數字電影時代的輝煌。
在中國電影進入新時代之后,老牌影院已不再如昔日的“容光煥發”,它們將如何生存以及突圍?
歲月變遷,江湖生變
浙江慶春電影大世界,杭州老影院里的典型。開業于1999年8月8日,開設了12個專業廳和1個情侶影廳,是浙江第一個多廳影院,在當時稱之為全國最大的電影超市。那時,多廳影院在全國仍是“稀有物種”,慶春電影大世界此舉被業內公認為是國多廳影院建設的開始,它也由此成為帶動多廳影院發展的“老大哥”。
自1999年8月8日開業到12月31日,累計票房達到537萬元。2000 年,慶春電影大世界取得全國票房冠軍。隨后幾年也都是全國影院人氣冠軍,在新型多廳影院不斷涌現,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 2004 年票房歷史性地達到 2008 萬元,位居全國前五名。
與慶春電影大世界毗鄰的是新華影都,步行距離不到1公里。新華影都是杭州電影有限公司所屬影院,目前有7個電影放映廳,觀眾席位745個。在票上雖然處于弱勢,但一直以來,兩家影院都“相安無事”。這也印證了周邊人群觀影需求與影院數量之間的大致平衡。但近些年,這樣的“平衡”開始被逐漸打破。
自環城東路那頭起,路上分別排著杭州保利、慶春電影大世界、至潮主題影城、新華影都、勝利影城、杭州百美匯影城,離得稍遠的還有龍游路的浙江奧斯卡電影大世界、西湖銀泰的海上明珠國際影城、南宋御街的金逸影城和飛鳥私人影院等等。去年年底,距離慶春百米不到的地方,新開了一家影院。
這樣的形勢,直接導致兩家影院的票房明顯下降。有著多廳影院“老大哥”之稱的慶春電影大世界在票房上的影響力也開始日漸下降。
老影院的生存難題
縱觀杭州的幾家資歷較老的影院,只有翠苑電影大世界、奧斯卡電影大世界、慶春電影大世界等少數幾家票房還在千萬級別以上,這主要得益于老城區的地理位置優勢,周邊都是居民區,觀影人群基數龐大。
同時,與現代化影城的高質量服務和高標準收費相比,老電影院票價也更便宜些,近幾年的平均票價都在30-40之間,人流量雖不似購物中心內那樣密集,但依舊有不少人愿意在老電影院內觀影。但“吃老本”,顯然不是長久之計。但老影院想要“突圍”,卻面臨著幾重大山。
01
建筑老舊,改造困難
由于老影院興建于商業綜合體還未興起的時代,因此獨棟的建筑構造也成為日后局限慶春發展的一大難題。慶春在提升觀影體驗上并不是沒有努力過,只是取得的成效并不樂觀。
2014年,慶春電影大世界進行了一次裝修上的翻新。2016年,慶春再度翻新,選擇將2樓的影廳撤去,改為建立單獨的售票大廳,影廳變為12個,座位數789個。里里外外的幾次翻新,對影廳的改造卻非常有限,最大的廳也只能容納80個人。一層樓高4米,把銀幕的大小限定死了。跟現在大多數新建影院相比,慶春已經很難跟上。
02
業態稀少,引入還需考量
獨棟的建筑也導致周邊業態稀少,進入慶春影院大樓,只有一樓有一家餐飲店。如今慶春也引進了一些異業,包括共享電腦、賣品店、按摩椅等等。“通過收場租或者分賬的形式,一定程度上減少一點經營壓力吧。” 慶春影院經理張錦杰表示。
“很多新技術、流行設備出來的時候,我們也都有關注的,但是綜合影院的情況考慮之后就會發現并不合適。比如我們想引進按摩椅廳,但一方面改造成本比較大,另一方面是替換按摩椅也會犧牲原有座位數,而且據其他改裝過的影院反映的情況來看,效益沒有達到預期水平。”
新華影都經理方德梅透露。很多時候,老影院面對新技術的接受度極其有限,一方面是因為老影院改造實現難度大,另一方面是新技術適應有風險,影院和院線在投入上有些猶豫不決。
就像是平靜的湖面泛起的層層漣漪,影院市場的震蕩也影響甚廣。2016年整個電影市場開始降溫后,曾經火爆的杭州影市開始陸續出現關門的影院。近日,位于杭州杭海路上的藍鉆影院也關門了。“最后我們這些老影院可能只能被邊緣化,淪為票房市場的一個微小補充了。”張錦杰感嘆道。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