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
高溫+暴雨天氣頻繁,水產養殖考驗重重
據中國天氣網消息,預計未來三天,我國中東部地區會出現今年來最大規模高溫天氣,同時雨水與高溫悶熱交替出現,既要防暑,也要防雨。
今年最大規模高溫來襲
昨天我國黃淮及其以南大部地區天氣悶熱,特別是湖北、安徽、江蘇不少地方,氣溫33-36℃,濕度50%以上,多地體感溫度超過45℃。
預計未來三天,遼寧西部、華北中南部、黃淮、江淮、江漢、江南、華南等地將出現35℃以上高溫天氣,河北南部、黃淮西部、江淮、江南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37℃以上。
從氣候上來說,每年7月下旬到8月上旬這期間,全國有超過一半的區域會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段,因此防暑降溫的攻堅戰此時才算真正打響。同時“七下八上”也是華北、東北的主汛期,這一時段的降雨特點是強度大、持續時間短、局地性強、降水時段集中,因此公眾需多關注天氣預報,防范短時強降雨、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云、貴、東北等地有分散性強降雨
預計今后三天,我國的降水多集中在副熱帶高壓的西側和北側,云南貴州及東北地區等地有分散性強降雨。今天,黑龍江中北部、吉林中部、山東南部、蘇皖北部、四川盆地南部和東部、貴州西部、云南大部、西藏東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雨或暴雨,局地有大暴雨(100~180毫米)。
明天,內蒙古東南部、東北地區中東部、蘇皖北部、湖北西南部、云南大部、西藏東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其中,黑龍江東北部、江蘇北部、云南西部等地局地有暴雨(50~80毫米)。
后天,7月26日08時至27日08時,黑龍江東南部、吉林中部、河南東部、安徽北部、江蘇中北部、四川盆地西部、云南西部、西藏東南部、臺灣島等地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其中,吉林中部、江蘇中部、臺灣島南部等地局地有暴雨(50~70毫米)。
高溫+暴雨,警惕泛塘死魚!
7月以來高溫暴雨天氣頻繁,很多養殖池塘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缺氧泛塘,倒藻的現象,令養殖戶很無助,看著一池塘魚死亡卻毫無辦法,令人痛心,泛塘倒藻給養殖戶帶來很大的損失,現就池塘泛塘的原因以及如何預防提出如下防范措施。
池塘泛塘的原因
1、養殖戶長期沒下肥,導致水體過瘦,缺乏藻類。由于水中的溶氧有90%來自于藻類的光合作用,水質較瘦,水中藻類不足,水體中的溶氧量自然而然減少,再加上連續陰雨天沒有光照更會加劇水體缺氧程度。
2、養殖戶盲目使用有機肥,導致水體過肥,水體中的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導致水體的透明度很低,連續陰雨天有機物和藻類耗氧量急劇增加。
3、水體中的耗氧生物過多,比如水體中常見輪蟲、枝角類大量繁殖在池塘中聚集成團,耗氧耗肥嚴重。
4、養殖戶長期不改底,不換水,池塘底部殘餌糞便積累,底部溶氧不足,水體中氨氮、亞硝酸鹽過多等有毒物質積累。
5、放養密度過大,晚上一餐投喂量過量,夜間耗氧量大。
6、連續的陰雨天氣,池塘中的藻類難以進行光合作用,使得大部分藻類容易老化死亡,養殖戶沒有及時察覺和處理,導致水質慢慢變清發紅,這種現象叫做倒藻,進而導致水中溶氧突然下降就會引起魚類嚴重浮頭甚至翻塘的后果。
池塘泛塘如何預防
1、在暴雨來臨期間可以潑灑白云石粉或者小蘇打,白云石粉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鈣,小蘇打的主要成分為碳酸氫鈉,這兩種物質可以提高池塘中的總堿度,提高水體的免疫力。
2、在養殖期間養成定期改底的習慣,改底的時候選擇過硫酸氫鉀這一類的氧化性改底產品,氧化池塘底部有機質,能夠降低池塘底部的耗養,并減少細菌的滋生。
3、下雨期間減少投喂或者不投喂,尤其是晚上的這一餐,不要投喂。
4、使用智能設備時刻監測池塘中溶氧的變化,做到心中有數,預防缺氧。
5、在陰雨天晚上池塘中潑灑增氧顆粒,提高池塘底部溶氧。
轉載聲明
本文轉自中國天氣網、廟前現代農業,如有版權問題或轉載出處有誤,敬請聯系后臺或wx@fishfirst.cn。
↓↓↓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