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助手越來越受歡迎,但該技術一直在關注隱私和準確性方面出現很多問題。在所謂 AI 技術的背后,總有一群人在監督或審查你的一舉一動。
根據英國《衛報》報道,蘋果公司的 Siri 語音助手的質量控制或評級是該公司的一項日常工作,蘋果承包商定期會聽取并分析該公司 Siri 語音助手中收集的錄音,其中會有關于醫療、毒品交易和性行為等機密信息。
(來源:CNET)
該報道指出,蘋果公司沒有在消費者的隱私條款中明確解釋或披露這個信息,也就是說,該公司并沒有明確讓消費者知道這件事。但有舉報人給衛報提供線索,稱一小部分 Siri 錄音信息將會被傳遞給在全球范圍內為蘋果公司工作的承包商。他們的任務是收聽相關的錄音,對各種因素進行評分,包括語音助手的激活是故意的還是偶然的,是否可以預期 Siri 可以提供幫助,以及 Siri 的反應是否合適等,提高蘋果用戶使用 Siri 的精準性和準確率。
舉報人表示:“有無數的錄音記錄,包括醫生和病人之間的私人討論,商業交易,看似犯罪交易,性接觸等等。這些錄音附有顯示位置,聯系方式和應用數據的用戶數據。”
雖然 Siri 包含在大多數蘋果設備中,但舉報人強調,Apple Watch 和 HomePod 是最常見的錯誤錄音來源,由于用戶意外激活可能會導致將最敏感的數據發送給蘋果。
“手表意外觸發的規律性非常高。” 這篇報道指出,“手表可以錄制一些 30 秒的片段,不會那么長,但你可以很好地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
“有時你可以聽到醫生和病人,談論病人的病史。或者你會聽到一個人,可能有汽車引擎背景噪音,你不能肯定地說,但這是一個毒品交易......你絕對可以聽到它的發生。甚至,你會聽到那些被意外記錄性行為的人(發出的聲音)。”
蘋果公司官方回復“衛報”關于這則信息的真實性時,承認了該報道是準確的。并解釋稱,只有不到 1% 的 Siri 激活錄音被分析以改善相關服務。
圖|蘋果公司回復衛報的內容(來源:The Guardian)
“分析了一小部分 Siri 請求,以改善 Siri 和聽寫。請求與用戶的 Apple ID 無關。Siri 響應在安全設施中進行分析,所有審核人員都有義務遵守蘋果公司嚴格的保密要求。“該公司補充說,這是一個非常小的隨機子集,不到每日 Siri 激活的 1%,用于評分,使用的那些(錄音)通常只有幾秒鐘。
據了解,舉報人稱目前沒有處理 Siri 錄音的方式,審查的承包商只報告 Siri 服務的技術問題,而不是基于他們聽到的內容進行分析。對于敏感錄音信息,承包商并沒有解決或者進行處理,蘋果方面亦未有指示。即便如此,這些員工認為,他們對聽到的私人信息感到不適,擔心這些信息可能會被濫用。
與此同時,舉報人稱,“在那里工作的人沒有經過太多的審查,可以自由查看和收聽錄音數據,類型相當廣泛。識別用戶私人信息并不困難,特別是在意外觸發時會聽到地址、姓名等敏感信息。”
除了蘋果以外,其他國外的語音助手同樣也有承包商來收聽敏感信息的情況。就在本月早些時候,有比利時媒體報道稱,谷歌承包商會聽到 Google Assisitant 里的一些敏感數據,該報道發布之后,谷歌與蘋果官方進行了同樣的回應,承認了這個消息的真實性。并解釋稱,僅有 0.2% 的 Google Assisitant 錄音數據會被人收聽以改善語音助手的準確率。同樣的,此前有報道指出,亞馬遜使用人來審查 Alexa 的互動錄音數據。
經過多年的發展,語音技術正在改變我們與數字世界互動的方式。近日,美國投資機構 Mangrove Capital Partners 發布了 2019 年“語音技術報告”。預計到 2025 年,語音技術市場規模將達到 1 萬億美元,超過移動應用市場。
但是隱私問題,將會讓更多人對于語音助手愈加不信任。可以想象,如果在語音助手中說出短信內容,里面包含更多的私密信息,包括銀行卡、電話號碼、地址等,在你發生性行為的時候,旁邊還有人會同步聽到,官方也沒有處理這種敏感數據的方式,是不是會讓你更加恐懼呢?
值得注意的是,在蘋果官網的隱私政策中,有這樣一條規定:
我們可能會收集各種信息,包括你的姓名、郵寄地址、電話號碼、電子郵件地址、聯系方式偏好、設備識別碼、IP 地址、位置信息、信用卡信息以及檔案信息 (在通過社交媒體聯系的情況下)。
而你,可能連看都沒看,就點擊了同意。
(來源:蘋果官網的隱私政策頁面)
誠然,互聯互通已經成為了各家主打的功能,而蘋果也需要不斷通過和第三方機構或應用開發商共享一些數據,提高語音助手的 AI 識別率,形成所謂的 Siri 閉環生態圈。與面部識別背后的打點師一樣,這些都是人工智能技術背后的人類。
但是數據是沒有邊界的,暫時蘋果也沒有辦法對這些語音數據進行銷毀或處理,這都讓人害怕。如果有一天,因為一段錄音泄漏了個人隱私,有陌生人威脅你怎么辦?陌生人悄悄將你銀行卡里面的余額提走怎么辦?拿你親屬的生命安全要挾你怎么辦?
這些,蘋果都沒有在隱私政策中提到,它也永遠無法提到。
作者:林志佳
參考:
https://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19/jul/26/apple-contractors-regularly-hear-confidential-details-on-siri-recordings
https://www.apple.com/cn/legal/privacy/szh/
https://9to5mac.com/2019/07/26/siri-privacy-concerns-report/
https://techcrunch.com/2019/07/26/siri-recordings-regularly-sent-to-apple-contractors-for-analysis-claims-whistleblower/
責任編輯: